5:30闹钟响起的前一分钟,苏寒已经睁开了眼睛。
窗外还是深蓝色的,只有东边的天际线泛着一丝鱼肚白。她轻手轻脚地起身,生怕惊醒隔壁的奶奶。
书桌上的台灯亮起时,照亮了一本翻旧的《中考真题汇编》,书页边缘贴满了彩色索引贴——红色标记易错题,蓝色是高频考点,绿色则是她独创的陷阱题合集。
苏寒缩短晨练时间为45分钟,回家匆匆洗漱完,坐到桌子前在错题本上写下今天的日期:
【5月17日,距中考25天。】
笔尖沙沙划过纸面,最后一道几何题的辅助线被她画了三次,直到每条角度都精准得像用尺子量过。
早读课前的教室里空无一人,苏寒的脚步声在走廊回荡。
钥匙插入锁孔时,她摸到门把手上还沾着昨夜的露水——这已经是连续第25天第一个到校。
黑板右侧的中考倒计时被值日生擦掉又重写,数字从变成了。
苏寒从讲台抽屉里取出半截粉笔,在下面画了道浅浅的横线,像给时间按下暂停键。
她的座位抽屉里放着三样东西:
1. 奶奶蒸的药膳馒头(用塑料袋包着防干)
2. 自制单词卡(正反面分别是英语和化学方程式)
3. 小瓶郑老配的提神药油(薄荷脑混合冰片)
当同学们陆续进教室时,苏寒已经做完半套物理模拟卷。
午餐时间,苏寒坐在食堂最角落的位置。面前的铝制饭盒里装着百合炒虾仁——补脑的。她左手拿着筷子,右手捏着自制的小卡片,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文言文虚词用法。
之乎者也被她编成了rap节奏,筷子在饭盒边缘敲着节拍。邻桌的学渣张大嘴巴看着她把《岳阳楼记》倒背如流,却不知道她昨晚背到凌晨一点……
苏寒边吃边背书,林媛媛端着饭盒走过来坐到对面:“苏寒,你听说了吗?省城华宇集团的副总来找校长,要保送你进省城重点高中?”
苏寒的筷子顿了一下。上周姜叔确实带来过这个消息,但她婉拒了——
前世的职场经历告诉她,人情债是最难还的高利贷。
还有,她想在高中三年能继续陪着奶奶。
我想自己考。她翻开真题集,露出里面夹着的照片:奶奶站在107号院门口,背后是爬满蔷薇的砖墙。照片背面写着县一中高中部步行12分钟。
放学铃响后,苏寒留在空荡荡的教室里。夕阳把她的影子拉长投在墙上,像棵努力拔节的竹子。
她打开特制的25天冲刺计划表:
17:00-18:30自习课:数学压轴题专项
18:30-19:00——吃饭+听英语听力
19:00-21:30——理化合卷模拟
21:30-23:00——政治历史突击
书包侧袋插着三支不同颜色的笔:红笔改错,蓝笔批注,绿笔写解题思路。
夜晚,堂屋的灯亮如白昼。苏寒面前摊着最后一套模拟卷,奶奶在厨房熬安神汤,当归和酸枣仁的味道飘满屋子。
当时针指向九点,她突然停下笔,从书包深处摸出个铁盒——那是三年来攒下的成就徽章:
第一枚:卫衣分红的第一张十元纸币
第二枚:星空系列的第一粒备用纽扣
第三枚:郑老送的迷你药碾
指尖触到盒底的三叶草贴纸时,窗外的月光正好照在倒计时日历上。
奶奶悄声进来,放下一碗冒着热气的汤圆,每个都捏成了小书的形状。
吃了状元丸,老人用围裙擦手,准能考好。
苏寒微笑端起碗小口吃着……
奶奶拿走碗后,苏寒在笔记本上写下:中考依然不是终点,而是自己亲手设计的又一件人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