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总部,地下核心实验室。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海面。杨帆左臂缠绕着绷带,站在观察窗前,目光沉静地注视着下方无菌操作台。陈岚和她的核心团队正全副武装,小心翼翼地处理着那几块从变异体巢穴带回来的、散发着不祥绿光的晶体碎片。这些碎片,是解开一切谜团的关键。
操作台上,高精度的激光切割器正在分离一小片样本。当样本被置于超高倍率电子显微镜下时,屏幕上呈现出的图像,让所有目睹的研究员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那并非纯粹的无机矿物结构!
在深邃的绿色基底中,镶嵌着无数极其微小的、呈现出复杂几何形态的单元。这些单元并非死物,它们仿佛拥有某种低限度的“生命”特征,在能量的驱动下,进行着极其缓慢但确实存在的收缩与舒张,如同……某种从未见过的微观细胞的代谢活动!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细胞”结构内部,持续不断地释放出那种独特的、带有强烈基因指向性的绿色辐射能量粒子!
“这不是地球已知的任何矿物或生物结构!”陈岚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她快速调阅着数据库,“成分分析显示,它含有大量未知的有机-无机复合物,其元素同位素比例与太阳系内任何已知物质都不匹配!还有这些……这些结构逻辑,完全超出了我们的生物学认知范畴!”
为了进一步验证,她将一块稍大的晶体碎片放入一个完全隔绝外界能量的黑箱中,只连接着高灵敏度的能量探测器。几分钟后,探测器传回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数据——即便在绝对黑暗和能量真空的环境中,那块晶体碎片内部的能量读数,竟在以极其缓慢的速度……自我恢复!它仿佛能从虚空中汲取某种未知的能量,补充自身的消耗!
“自主吸收并转化能量……这……这特性……”一名老研究员扶了扶眼镜,声音艰涩,“更像是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生命载体’或者‘能量电池’!”
陈岚深吸一口气,将目光投向了旁边全息投影上展示的、由侦查小队绘制的巢穴结构地图,尤其是中心石室那块巨大母体晶体下方、探测显示能量反应异常深邃的区域。
一个大胆的、令人惊悚的推测在她脑中逐渐成型。
“首领,”她转向观察窗后的杨帆,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结合晶体成分、活性特征、能量自主性,以及巢穴地图显示其能量源来自更深处……我推测,黑松林辐射区的根源,并非自然形成的地质现象。”
她操作控制台,调出了旧时代关于天体物理和地质学的部分残缺资料。
“我们很可能……正在面对一个地外来源的物体。”陈岚一字一顿地说道,“推测模型如下:在末日灾变时期,或者更早,一块携带着这种特殊‘活性晶体’物质的陨石,撞击并坠毁在这片区域。巨大的冲击力形成了我们看到的山洞结构,而陨石的核心部分,可能就埋藏在洞穴的最深处,也就是那块巨大母体晶体的正下方!”
她指着地图上那个能量深邃点:“这块陨石,或者说其核心成分,就是所有绿色晶体的母体。它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持续释放特殊辐射的能量源。地表我们看到的巨大晶体,以及散落的碎片,可能是陨石主体在漫长岁月中风化、增生,或者与当地岩石、生物(比如那些变异体祖先)相互作用后形成的‘次级产物’。”
“陨石释放的辐射能量,改造了周边的环境,催生出了黑松林的异象,也造就了那些蜥蜴变异体。变异体通过吸收这种能量进化,并围绕着能量源建立巢穴,甚至其首领能与晶体深度融合,获得智慧。整个生态链,都建立在这块天外陨石的基础之上!”
杨帆静静地听着,陈岚的推测与他在巢穴中的观察、与林锐异化的经历、与那些变异体的行为模式,严丝合缝地对应上了。他想起末日初期的混乱记载中,确实提到了全球范围内异常的“陨石雨”和随之而来的环境剧变。只是当时幸存者们都忙于应对丧尸和生存,无人有能力去深究这些天象背后的秘密。
“如果黑松林的情况并非个例……”杨帆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深远的忧虑,“那么,类似的,由这种天外‘活性晶体陨石’造成的辐射区……在这片废土之上,可能不止一处。”
这个推测,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
黑松林的威胁,瞬间从一个区域性的、可理解的(尽管危险)变异生物问题,上升到了关乎整个星球生态、文明起源乃至未来命运的未解之谜层面。这些来自星海深处的“礼物”,究竟是导致末日的元凶,还是带来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进化”契机?它们散落在世界的哪些角落?又催生出了怎样光怪陆离、恐怖或强大的存在?
联盟面对的,不再仅仅是一群变异野兽和一个能量异常点,而是一个可能遍布全球的、源自地外的巨大谜团和潜在威胁。寻找并了解其他的辐射区,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探索与认知,似乎成为了一个必然的选择。
实验室内的灯光映照着众人凝重而充满探索欲的脸庞。知识的边界被猛地推开,显露出其后浩瀚而危险的未知。接下来的每一步,都需更加谨慎,却也更加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