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金宣宗贞佑三年(1215 年)的深秋,中都(今北京)已是寒意浸骨,通往皇城的御道两旁,落叶被寒风卷起,打着旋儿落在覆盖着薄霜的青砖上。一支规模不大却仪仗规整的队伍正缓缓前行,队伍中央的马车装饰虽不奢华,却透着一股庄重之气,车帘缝隙中,偶尔能瞥见一抹素雅的青色宫装衣角 —— 车内端坐的,正是即将入宫的徒单氏。

徒单氏出身于金朝显赫的徒单家族,这一家族自金太祖时期便与皇族完颜氏紧密相连,历代多有女子入宫为妃嫔,男子在朝中担任要职。徒单氏的父亲徒单顽僧,当时任绛州防御使,虽非朝中顶级权贵,却也是家世清白、门风严谨。徒单氏自幼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受儒家礼教与女真传统家风的双重熏陶,不仅容貌清丽,更以温婉贤淑、孝顺恭谨闻名乡里。

此时的金朝,早已不复世宗、章宗时期的鼎盛。蒙古铁骑的频频南下,让中都的空气始终弥漫着紧张与不安。贞佑二年(1214 年),金宣宗为避蒙古兵锋,被迫将都城从金中都迁往南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史称 “贞佑南迁”。徒单氏便是在这样一个王朝风雨飘摇的时刻,被选入宫中,成为当时还是皇太子的完颜守绪(即后来的金哀宗)的妃嫔。

初入宫廷的徒单氏,面对的是巍峨却压抑的宫墙、繁琐的宫廷礼仪以及因王朝危局而显得格外沉闷的氛围。但她并未因此怯懦或抱怨,而是始终秉持着在家时的恭谨与孝顺。当时,皇太子完颜守绪的生母明惠皇后早已去世,抚养他长大的是宣宗的皇后王氏(即后来的仁圣皇后)。徒单氏深知,在宫廷之中,获得长辈的认可至关重要,而她表达这份心意的方式,便是无微不至地侍奉仁圣皇后。

仁圣皇后王氏出身名门,性情温和,却因王朝局势动荡而时常忧心忡忡,身体也日渐孱弱。徒单氏每日清晨天不亮便起身,亲自到仁圣皇后的宫中问安,为皇后整理衣物、端茶送水;皇后用餐时,她总是先仔细品尝,确认温度适宜、口味合宜后,才恭敬地侍奉皇后进食;到了夜晚,她更是常常守在皇后寝宫之外,只要听到皇后有丝毫动静,便立刻进去嘘寒问暖。有一次,仁圣皇后感染风寒,卧床不起,徒单氏亲自煎汤熬药,日夜守在床边,衣不解带地照料了整整半个月。期间,她不仅要时刻关注皇后的病情变化,还要安抚因担心皇后而焦虑的皇太子完颜守绪,同时还要处理自己宫中的日常事务,常常累得双眼布满血丝,却始终毫无怨言。

仁圣皇后看在眼里,心中十分感动。她曾拉着徒单氏的手,对身边的宫女和太监说:“此女虽年少,却有古人之孝德,守绪能得此妃,实乃幸事。” 徒单氏的孝行不仅赢得了仁圣皇后的喜爱,也让皇太子完颜守绪对她愈发敬重与信任。当时,完颜守绪虽为皇太子,却面临着诸多压力:蒙古军的步步紧逼、朝中大臣的派系纷争、父亲宣宗对他时而信任时而猜忌的复杂态度,都让他内心备受煎熬。而徒单氏的温柔体贴与善解人意,成为了他疲惫心灵的一剂慰藉。每当完颜守绪因朝堂之事心烦意乱时,徒单氏总会静静地陪在他身边,听他倾诉,用温和的话语开导他,为他梳理思绪。她从不干涉朝政,却总能在恰当的时候给予完颜守绪鼓励,让他重新振作起来。

在中都的几年里,徒单氏凭借着自己的孝行与贤德,不仅在后宫站稳了脚跟,更赢得了宫廷上下的一致赞誉。她没有利用自己的身份谋取私利,也没有参与后宫的争风吃醋,而是始终保持着低调与谦逊,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侍奉长辈、辅佐皇太子上。这段时光,虽处于王朝的动荡期,却也成为了徒单氏人生中一段相对平静而温暖的岁月,为她后来成为皇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元光二年(1223 年)十二月,金宣宗完颜珣病逝于南京开封府的宁德殿,皇太子完颜守绪在群臣的拥戴下,于次年正月正式登基,改元正大,是为金哀宗。哀宗登基之初,金朝的局势已经到了极为严峻的地步:蒙古军已经占领了金朝的大片领土,东自山东,西至陕西,都处于蒙古军的威胁之下;朝中吏治腐败,官员们或贪生怕死,或结党营私,真正能为王朝分忧解难的大臣寥寥无几;百姓更是因长期的战乱与繁重的赋税,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

哀宗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登基后便试图振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整顿朝纲、加强军备,希望能挽救金朝于危亡之中。而在后宫方面,册立一位贤德的皇后,稳定后宫秩序,为自己提供一个安稳的后方,也成为了哀宗的当务之急。在众多妃嫔中,徒单氏凭借着多年来的孝行、贤德以及与哀宗之间深厚的感情,毫无悬念地成为了皇后的不二人选。

正大元年(1224 年)五月,金朝举行了隆重的皇后册立大典。这一天,开封府的皇城之内,虽因王朝的危局而难掩萧条,却也因这场大典而增添了几分喜庆之色。徒单氏身着华丽的皇后朝服,头戴九龙四凤冠,在宫女的搀扶下,一步步走上大庆殿的台阶。殿内,哀宗端坐于龙椅之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目光都集中在这位即将成为金朝皇后的女子身上。

当礼官高声宣读册后诏书,将象征皇后权力的凤印与册宝交到徒单氏手中时,她的心中百感交集。她深知,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此时的金朝,早已不是那个四方来朝的强盛王朝,而是一个随时可能倾覆的 “危卵”,而她这个皇后,也注定无法像前代皇后那样安享荣华富贵,而是要与哀宗一同,承担起风雨飘摇的王朝命运。

册立为皇后之后,徒单氏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以 “母仪天下” 的标准规范言行。她深知后宫的稳定对于前朝的重要性,因此始终秉持着公正、温和的态度处理后宫事务。当时,后宫中还有几位哀宗的妃嫔,其中不乏出身名门、容貌出众者,但徒单氏从不因自己是皇后而骄横跋扈,反而对其他妃嫔关怀备至。有位崔妃,因出身低微而在后宫中时常感到自卑,徒单氏便主动与她亲近,不仅在生活上照顾她,还时常开导她,让她感受到后宫的温暖。在徒单氏的影响下,金朝的后宫始终保持着相对和谐的氛围,没有出现过严重的争宠或争斗事件,这在王朝末年的后宫中,实属难得。

除了打理后宫,徒单氏还时刻关注着王朝的局势,用自己的方式为哀宗分忧。当时,开封府的粮食供应十分紧张,为了节省粮食,徒单氏主动提出削减自己宫中的用度,将节省下来的粮食捐赠给守城的士兵和城中的贫苦百姓。她不仅自己以身作则,还劝说后宫的妃嫔、宫女们一同缩减开支,为王朝节省物资。在她的带动下,后宫上下都积极响应,纷纷拿出自己的首饰、衣物等变卖,所得钱财全部用于支援前线军备。

徒单氏还十分重视对皇子的教育。哀宗与徒单氏育有一子,名唤完颜宁甲速(后封为太子),徒单氏对他的教育格外用心。她不仅为皇子挑选了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儒臣作为老师,亲自监督皇子的学业,还时常教导皇子要体恤百姓、敬畏天命,让他从小便明白自己将来肩负的责任。在徒单氏的教导下,完颜宁甲速从小便表现出聪慧、仁厚的品性,深得哀宗的喜爱与大臣们的认可。

然而,徒单氏的努力与付出,却难以扭转金朝走向灭亡的命运。蒙古军在成吉思汗死后,由窝阔台继承汗位,继续对金朝发动猛烈进攻。正大六年(1229 年),蒙古军攻克金朝的军事重镇河中府(今山西永济),打开了通往开封的门户;正大八年(1231 年),蒙古军分兵三路,大举南攻,其中拖雷率领的西路军更是绕过金朝的军事防线,从汉中一带东进,直逼开封;天兴元年(1232 年)正月,蒙古军在三峰山(今河南禹州西南)与金军主力展开决战,金军大败,主力几乎全军覆没,金朝的军事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

三峰山之战后,开封城彻底暴露在蒙古军的兵锋之下。蒙古军随即包围了开封,日夜攻城。开封城内人心惶惶,粮食短缺的问题愈发严重,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哀宗在宫中焦急万分,一方面组织士兵顽强抵抗,一方面派使者与蒙古军议和,但都以失败告终。徒单氏看着哀宗日渐憔悴的面容,心中充满了担忧与心疼,却也无能为力,只能更加细心地照料哀宗的饮食起居,为他加油打气。

有一次,开封城被蒙古军猛烈攻打,城防出现了危机,哀宗亲自登上城墙督战,直到深夜才回到宫中。徒单氏早已在宫门口等候,看到哀宗满身尘土、疲惫不堪的样子,她忍不住落下泪来,亲自为哀宗擦拭身上的尘土,端上温热的饭菜。哀宗看着徒单氏通红的双眼,握住她的手,叹息着说:“朕无能,让你跟着朕受苦了。若将来城破,朕定不会让你受辱。” 徒单氏摇摇头,坚定地说:“陛下是金朝的君主,臣妾是金朝的皇后,臣妾愿与陛下生死与共,无论将来如何,臣妾都不会离开陛下。”

这番对话,不仅体现了徒单氏对哀宗的深情,更展现了她作为皇后的气节。但残酷的现实,却即将将这份深情与气节,推向一个令人心碎的结局。

天兴元年(1232 年)十二月,蒙古军对开封的围攻愈发猛烈,开封城的防守已经到了极限。哀宗深知开封城迟早会被攻破,为了保留金朝的一丝血脉,也为了寻找机会重振金朝,他决定放弃开封,逃往蔡州(今河南汝南)。

逃亡的过程充满了艰险。哀宗先是安排尚书左丞李蹊等人护送皇太后、皇后徒单氏以及太子完颜宁甲速等人留在开封,自己则率领少量亲信大臣和士兵,趁着夜色偷偷逃出开封城。徒单氏得知哀宗要独自逃亡的消息后,心中虽充满了不舍与担忧,但她也明白哀宗的用意,因此没有哭闹,而是强忍着泪水,叮嘱哀宗一路保重,注意安全,等待他将来重整旗鼓,回来解救她们母子与城中百姓。

哀宗逃离开封后,开封城内的守军失去了主心骨,士气更加低落。不久之后,开封守将崔立发动政变,杀死了金朝的宰相完颜奴申、完颜习捏阿不等人,随后打开城门,向蒙古军投降。崔立为了讨好蒙古军,不仅将开封城内的金银财宝、宫女妃嫔悉数献给蒙古军,还将皇太后、徒单皇后以及太子完颜宁甲速等人扣押起来,准备作为献给蒙古大汗的 “礼物”。

当蒙古军士兵闯入皇宫,将冰冷的铁链套在徒单氏和太子身上时,徒单氏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哭泣求饶,而是始终保持着皇后的尊严。她紧紧地抱着太子,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悲愤。她看着眼前这些烧杀抢掠的蒙古士兵,看着昔日繁华的金宫如今变得残破不堪,心中充满了对金朝灭亡的悲痛,也充满了对蒙古军残暴行径的痛恨。

崔立将徒单氏、太子以及其他皇室成员押解到蒙古军大营后,蒙古军将领速不台对他们进行了审讯。速不台见徒单氏容貌秀丽、气质不凡,又得知她是金朝的皇后,便想让她屈服于自己。他对徒单氏说:“如今金朝已亡,你若肯归顺于我,我便饶你和太子一命,还能让你享尽荣华富贵。” 徒单氏听后,怒视着速不台,厉声说道:“我乃大金皇后,岂能屈从于你这异族贼寇!我生是大金人,死是大金鬼,你休想让我背叛金朝!”

速不台见徒单氏如此刚烈,心中十分恼怒,便下令对徒单氏和太子进行折磨。他们将徒单氏和太子关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不给他们充足的食物和水,还时常对他们进行辱骂和殴打。太子完颜宁甲速年纪尚小,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折磨,很快便病倒了。徒单氏看着儿子奄奄一息的样子,心如刀绞,她用尽自己仅有的力气,将儿子抱在怀里,用自己的身体为儿子取暖,不停地呼唤着儿子的名字。但在蒙古军的残酷折磨下,太子最终还是不幸夭折了。

失去儿子的痛苦,如同晴天霹雳般击垮了徒单氏。她抱着太子冰冷的尸体,痛哭失声,哭声中充满了绝望与悲愤。但她并没有因此彻底崩溃,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 即使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也要坚守住金朝皇后的气节,绝不能向蒙古军屈服。

不久之后,速不台决定将徒单氏、皇太后以及其他金朝皇室成员押解到蒙古的都城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献给蒙古大汗窝阔台。押解的队伍从开封出发,一路向北,路途遥远而艰辛。徒单氏和皇太后被关在囚车之中,囚车的四周都钉着粗重的木板,只留下小小的窗口用于透气。车内阴暗潮湿,蚊虫滋生,每到夜晚,寒风从窗口灌进来,冻得她们瑟瑟发抖。

一路上,她们不仅要忍受身体上的折磨,还要遭受蒙古士兵的侮辱与戏弄。有些蒙古士兵见徒单氏容貌出众,便时常隔着囚车对她进行言语骚扰,甚至试图伸手去抚摸她的脸颊。徒单氏每次都会奋力反抗,用囚车内仅有的东西(如稻草、木板碎片等)砸向那些士兵,同时大声辱骂他们。她的反抗虽然换来的是更多的殴打,但她始终没有放弃,用自己的方式扞卫着最后的尊严。

在押解的过程中,皇太后因不堪忍受折磨,再加上对金朝灭亡的悲痛,不久便病逝了。徒单氏看着皇太后的尸体被蒙古士兵随意地扔在路边,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凉。她知道,自己身边最后的亲人也离开了,如今只剩下她一个人,孤独地面对这残酷的命运。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生的希望,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能够有机会向世人诉说金朝灭亡的悲惨遭遇,诉说蒙古军的残暴行径。

经过数月的艰难跋涉,押解队伍终于抵达了和林。此时的和林,正处于蒙古帝国的鼎盛时期,城内宫殿宏伟,市井繁华,但这一切对于徒单氏来说,都只是异族的景象,没有丝毫的吸引力。她被带到了窝阔台的面前,窝阔台见她虽历经磨难,却依然保持着皇后的气质与气节,心中不禁有了一丝敬佩,但更多的是作为胜利者的傲慢。

窝阔台对徒单氏说:“你既然是金朝的皇后,如今金朝已亡,你便应当归顺于我蒙古帝国。只要你肯臣服,我便可以封你为妃,让你过上好日子。” 徒单氏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窝阔台,说道:“我乃大金之后,岂能为异族之妃!我今日落到你的手中,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你要杀便杀,不必多言!”

窝阔台见徒单氏如此冥顽不灵,心中十分不悦,但他也不想轻易地杀死这位金朝皇后,毕竟她还有一定的利用价值。于是,窝阔台没有立刻处死徒单氏,而是将她囚禁在和林的一座寺庙之中,让她为蒙古的祖先祈福。徒单氏深知窝阔台的用意,是想让她在屈辱中度过余生,但她并没有因此屈服。在寺庙中,她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气节,每天除了必要的饮食起居,便独自坐在佛像前,默默地为死去的亲人、为灭亡的金朝祈祷,从不与寺庙中的蒙古僧人或其他囚犯交流。

徒单氏被囚禁在和林寺庙中的日子,是她人生中最为黑暗、最为屈辱的时光。寺庙的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她不仅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如扫地、挑水、舂米等),还要忍受寺庙中蒙古僧人的刁难与欺凌。那些蒙古僧人见她是亡国的皇后,便时常对她进行辱骂和羞辱,甚至故意不给她足够的食物,让她忍饥挨饿。

但徒单氏始终没有被这些困难和屈辱打倒。她每天都会偷偷地用自己仅有的一点口粮省下一些,藏在破旧的衣袍夹层里 —— 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寺庙里那些同样被囚禁的金朝老弱宫女。有位曾在仁圣皇后宫中当差的老宫女,因腿脚不便无法完成僧人们安排的挑水任务,被僧人推倒在地,连晚饭都被克扣。徒单氏见后,悄悄将自己省下的半块麦饼递过去,低声说:“撑下去,咱们虽为囚徒,却不能丢了大金人的骨气。” 老宫女接过麦饼,泪水顺着布满皱纹的脸颊滑落,哽咽着说:“皇后娘娘尚且如此,奴婢怎敢轻言放弃。”

在寺庙的日子里,徒单氏唯一的精神寄托,便是回忆往昔在金朝宫廷的岁月。每当夜深人静,她躺在冰冷的稻草堆上,脑海中便会浮现出中都宫苑里的海棠花、开封大庆殿的琉璃瓦,浮现出仁圣皇后温和的笑容、哀宗灯下批阅奏章的身影,还有太子宁甲速稚嫩的呼唤。这些回忆如同微弱的烛火,在无边的黑暗中支撑着她,让她不至于被绝望吞噬。但回忆越是温暖,现实便越是残酷,有时她会在梦中回到金朝,醒来却发现自己仍在异国他乡的寺庙里,泪水早已浸湿了身下的稻草。

蒙古僧人见徒单氏始终不肯屈服,便想出了更狠毒的办法来折磨她。他们故意在她面前焚烧金朝的太庙牌位画像,以此来摧毁她的精神防线。当熊熊烈火燃起,画着金朝历代皇帝、皇后的画像在火中卷曲、燃烧,散发出焦糊的气味时,徒单氏如同被利刃刺穿心脏一般,猛地冲向火堆,想要抢救画像,却被僧人死死按住。她挣扎着、哭喊着:“住手!那是我大金的列祖列宗!你们这群异族贼寇,休得亵渎!” 僧人狞笑着说:“金朝都亡了,还谈什么列祖列宗?你若肯归顺大汗,我们便不再烧这些破画!” 徒单氏怒视着僧人,眼中满是血丝,却始终没有松口。

随着时间的推移,徒单氏的身体日渐衰弱。长期的营养不良、繁重的体力劳动以及精神上的巨大折磨,让她患上了严重的咳嗽病,每到寒冬,咳嗽便会加剧,常常咳得整夜无法入睡。但她依然坚持着,每天按时完成僧人们安排的任务,依然偷偷帮助其他受难的金朝宫人,依然在佛像前为金朝祈祷。她的坚韧与气节,不仅感染了寺庙里的金朝宫人,甚至让一些心存善念的蒙古士兵也对她生出几分敬佩。有位负责看守寺庙的蒙古小兵,见她寒冬里仍穿着单薄的衣袍,便偷偷将自己的一件旧羊皮袄塞给了她,低声说:“皇后娘娘,天寒,别冻坏了身子。” 徒单氏接过羊皮袄,眼中闪过一丝感激,却还是将羊皮袄转送给了那位腿脚不便的老宫女 —— 她知道,老宫女比自己更需要这件衣服。

窝阔台得知徒单氏在寺庙中依然坚守气节,甚至还在暗中团结金朝宫人后,心中十分不满。他原本以为,只要将徒单氏长期囚禁,让她受尽苦难,她迟早会屈服,却没想到她如此顽固。于是,窝阔台决定给徒单氏最后一次机会。他派人将徒单氏从寺庙中带到自己的宫殿,再次劝说她:“朕已给了你足够的时间,你若再执迷不悟,朕便只能将你处死,让你与金朝一同覆灭。” 徒单氏此时已身形消瘦、面色苍白,却依然挺直了脊梁,她看着窝阔台,平静地说:“我大金虽亡,但我身为大金皇后,绝不会向你屈膝。你要杀便杀,我早已做好了准备。”

窝阔台见徒单氏心意已决,便不再劝说,下令将徒单氏关押在宫殿附近的地牢中,不给她食物和水,让她在绝望中死去。地牢阴暗潮湿,四处弥漫着霉味和血腥味,地面上散落着白骨,让人不寒而栗。徒单氏被关在地牢里,没有哭泣,也没有抱怨,只是静静地坐在角落,回忆着自己的一生:从燕赵少女入宫,到成为金朝皇后,再到国破家亡沦为囚徒,她的一生,如同金朝的命运一般,从繁华走向衰败,最终归于尘土。

在被关押的第三天,徒单氏的意识已经开始模糊。她仿佛看到了仁圣皇后向她走来,笑着对她说:“孩子,苦了你了,跟我回家吧。” 她又仿佛看到了哀宗和太子宁甲速,他们站在金朝的宫门前,等着她一起入宫。她缓缓地闭上了眼睛,嘴角露出了一丝微弱的笑容 —— 或许在另一个世界,她能回到那个曾经温暖的金朝,与亲人团聚,不再受这世间的苦难。

徒单氏死后,窝阔台下令将她的尸体扔到野外,任由野兽啃食。一位曾受过户单氏恩惠的蒙古小兵,不忍心看到她落得如此下场,便趁着夜色,偷偷将她的尸体掩埋在和林城外的一片荒坡上,还在坟前插了一根小小的木牌,上面用女真文写着 “大金皇后徒单氏之墓”—— 这是徒单氏在世间最后的痕迹,也是一个亡国皇后最后的尊严。

徒单氏的一生,是金朝末年女性命运的缩影。她以孝贤闻名,以气节立身,在王朝风雨飘摇之际,尽自己所能辅佐君主、稳定后宫、体恤百姓,展现出了非凡的品德与智慧。然而,在时代的洪流面前,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渺小的,她最终还是没能逃脱国破家亡、沦为囚徒的悲惨命运。

在后世的历史记载中,关于徒单氏的记载并不多,《金史》中仅用寥寥数语概括了她的生平:“哀宗皇后徒单氏,宣宗时选入宫,为皇太子妃。哀宗即位,立为皇后。性孝谨,颇得仁圣皇后意。天兴末,与皇子宁甲速俱为蒙古所获,后不知所终。” 但正是这寥寥数语,却足以让我们感受到这位亡国皇后的悲怆与坚韧。

如今,八百多年过去了,和林城早已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徒单氏的坟墓也早已不知所踪。但她的故事,却依然在民间流传着。有人说,每到深秋时节,和林城外的那片荒坡上,便会开出一种淡紫色的小花,那是徒单氏的灵魂所化,在向世人诉说着她那悲怆而不屈的一生;也有人说,她的孝贤与气节,早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成为了后世女性学习的典范。

徒单氏或许不是历史上最着名的皇后,也没有做出过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她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 “孝”,什么是 “节”,什么是 “家国情怀”。在那个战火纷飞、礼崩乐坏的时代,她如同黑暗中的一点微光,虽微弱却坚定,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后世之人对 “尊严” 与 “气节” 的认知。她的故事,不仅是一个王朝的挽歌,更是一曲关于女性坚韧与不屈的赞歌,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天才小说推荐阅读:火影:我春野樱会算命!王爷太妖孽:腹黑世子妃重生穿越,渣男放养改造法医毒妃凤爷,您家小龙鲛又带崽出逃了失忆后我发现自己在柯学世界维京:北欧悍妇猎户家的神医小娘子病态!疯批!s级们都爱观察员青丘天狐执念之权谋与邪炁星穹铁道,开局直砸饮月君双绝皇后清妍传寻仙长春宫她总调戏我一些关于渡魂的诡异传说穿越符文之地找老婆从回94年代黑化鸣人的演技派人生四季无常偷窥发现高冷校草的另一面恶魂觉醒后,全宗门哭着求我原谅锦上添香撞鬼实录之灵异科穿书七十年代之我以我手绣我心快穿之我的复仇计划在惊悚世界努力还贷款原神:吹回起点的风林海边和陈心的爱情故事斗极品,勇摘金,重生八零不做娇妻规则怪谈:我本疯批,何惧诡异清纯男朋友,婚后竟然成了魅龙云海修仙家族传你们现代人精神还好吗?替身后她成了霸总白月光重生在末世堡垒里吃香喝辣盗墓之欠债还钱转生约:修仙徒弟家的神女师尊机械战士惜花芷护夏一世穿越之逆袭侯门千金快穿反派辅助系统竟然是恋爱番?打倒系统!亲吻我的小怪物奥特之星我欲修仙,奈何无灵根,点背!神医娇妻:摄政王的心尖宠快穿:抱歉男主,你老婆是我的了转生到仙界后,我创飞了大宗门细腰美人重生后,被禁欲太子狂宠重生后我靠创业征服校霸
天才小说搜藏榜:情陷女上司渣夫软饭硬吃,那就送他去归西末法我混成了茅山老祖黑化鸣人的演技派人生我竟是异界的大反派?征服王:塔尔塔洛斯嫡姐逼我做侧房,重生二嫁上龙床穿书七零,小作精嫁给男主他叔啦中元纪一个逗逼的成长历程贵族学院,少爷们吻了上来元素光魔法师重生末日后小撩精每天都在要贴贴重生之双面厨娘遇冷面秦王魔头郡主的摆烂日常工厂通古代,我暴富养出千古一帝血色京都坠入仙道从乱葬岗爬出,我嘎嘎杀疯了美强惨上神:娇妻大我两万岁B城爱情霸总前妻带球跑失败了梵极魔尊乱刀砍死!重生回宫嫁首辅,夫家悔哭了综影视景甜甜的穿越之旅侠岚:开局废物的我居然是双属性诸天抽奖:从一人开始光之国盘点之你那眼泪算什么1995,我终结乔丹兽世豆芽菜又强抢兽夫啦!天才的吃瓜修仙日常半个纸人也能干翻全场星辰之约:时光之舟的冒险糖炒年糕大叔溺宠小可怜妃来居上七零,我在城里吃瓜看戏一家三口带厨房穿越六零年代杂言诗集疯批霸总读我心后,被他按墙索吻苍碧大陆诡秘怪谈帝姬她又要暴走了第一邪师归港有雨八零沪市:和冷面军爷的风月官司神秘总裁的心尖宠末世何惧,看我浪翻全球娘要摆烂,娃却要改命精灵世界的德鲁伊一个书名咱这么难搞
天才小说最新小说:朝思暮想的小商姑娘神话供应链,混沌物流斩神:带着王者系统攻略全局祁同伟扶我一把,我送你入部烽火凰途之天命凤女冷面王爷的穿越小医官快穿:龙傲天男主总在自我攻略墨中有白匠心代码医手遮天:毒妃倾世大秦:来了个真神仙噬血婆婆与地狱儿媳萌娃闯进暴君心斗罗:我的武魂是修罗召唤器我们只是平平无奇散修团兽语童颜:心声空间从练习生到巨星后,偶像倒追我了斗罗:爱神降临嫡女谋权:九王娇妻请指教恶雌娇娇超好孕,众兽夫争当奶爸娇妾禅房好孕,清冷佛子夜夜缠腰民间鬼故事合集一千多篇星凡证道方一凡重回十八岁,爆宠我的英子瓦:与捷风的甜蜜生活小马宝莉:全点治疗的我无所畏惧废材被弃?我种菜治愈暴躁元帅!医仙娘子梦巡万界请叫我小仙女大小姐匪气十足,雄性们怎敢不服东京喰种:开局十二符咒首富百年得一女,大佬爹爹嘴笑歪剑来仙剑重生农女来种田秦时:职业导师生涯从挖墙脚开始郡主今天保住小命了么?天裁之镇妖变成小白毛,校花倒追我惊!豪门血包竟是玄门大佬光影之下,我的情绪代码你破译了斯内普的双世亡妻总裁的猎物法则起尘记最婆婆上身,从此宫斗第一名修仙,不吃人怎么行?请叫我葫剑仙我在星际造四合院丹帝之魂重生后签到冷宫,校霸追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