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上一章,晋察冀根据地在战后肃清潜伏特务的行动取得成果,而此刻,一场盛大的表彰大会即将拉开帷幕,为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带来新的曙光。
1945 年 9 月,阜平军区广场上红旗招展,人山人海。晋察冀军区抗战胜利表彰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战士们身着整洁的军装,精神抖擞地排列在广场上,周围是前来观礼的根据地群众,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阜平军区广场早已挤满了人。翠儿带着妇救会的姑娘们,把绣着“抗战胜利”的锦旗往主席台挂,针脚里还夹着狼牙山的枣花叶——那是刘小枣昨天采来的,说要让牺牲的父亲也沾沾喜气。
赵刚的军大衣上别着朵大红花,是林悦亲手给别上的。
他总觉得不自在,手在衣襟上蹭来蹭去:“陈哥,待会儿领奖可别结巴,台下那么多老百姓看着呢。”
陈宇没说话,只是摸了摸怀里的两只怀表。
带血的那只表盖被他摩挲得发亮,新刻的划痕里还嵌着邮局地窖的泥土。
远处传来锣鼓声,张天明司令员的嗓门隔着人群传过来:“都到齐了?准备开始!”
(上午九点·表彰大会现场)
朝阳把广场照得金灿灿的,毛主席的画像挂在主席台中央,红绸子在风里飘得像团火。
钱副政委拿着名单,声音洪亮得像打铜锣:“现在宣布受表彰名单——赵刚,保卫科科长!”
赵刚“咚”地敬了个礼,军靴踩在木板上,震得台板发颤。
他接过勋章时,手指在背面的五角星上抠了抠——那是用日军炮弹壳熔铸的,还带着点铁腥味。
“王秀兰,情报科科长!”钱副政委又喊。
王秀兰的麻花辫甩到身后,新做的蓝布褂子上,林悦帮她绣了只鸽子。
她的指尖在勋章盒上叩了叩,还是情报科特有的摩斯密码节奏——意思是“继续加油”。
轮到陈宇时,台下突然安静了。张天明司令员亲自给他挂勋章,指尖在他胸前的枪茧上停了停:“小陈,这枚‘一级战斗英雄’勋章,你受得起。”
勋章的金边硌得胸口发烫,陈宇望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突然看见老张的儿子刘小枣举着父亲的货郎担,担子里插着圈野菊。他的喉咙发紧,开口时声音有点抖:“这胜利,不是哪个人的功劳。”
“是国共合作的功劳!”他突然提高声音,目光扫过国军代表席,周旅长正端着茶杯,闻言愣了愣,随即放下杯子鼓起掌来。
“更是全体军民的功劳!”陈宇的指尖在勋章背面划了个圈,像在抚摸什么,太阳穴突然一阵熟悉的刺痛——
1939年12月的新兵营,连长把枪塞给他,枪托上还留着前辈的汗渍:“陈宇,记住了,保卫根据地,就是保卫家国。”那天的太阳也这么晃眼,连长的绑腿上沾着卢沟桥的泥土。
“陈科长!”林悦的声音拽回现实,陈宇猛地晃头,看见台下的人都在鼓掌,手掌拍得通红。
他突然想起什么,对着话筒喊:“还有老王、小李,优秀保卫工作者等等!”
老王的老花镜滑到鼻尖,接过证书时,手指在“侦查组”三个字上摸了又摸。
小李拽着他的袖子,眼睛亮得像星星:“王叔,咱以后可得更卖力,不能辜负这奖状!”
表彰大会的锣鼓声隐隐约约传来,林悦正在整理新截获的电报。
电文是从北平发来的,说军统在收编特高课的特务,领头的是个六指男人。
“林姐,陈科长他们快回来了吧?”报务员小张往窗外望,广场的欢呼声浪一波波涌过来。
林悦把电报锁进抽屉,钥匙串上挂着陈宇送的狼牙山石头:“快了。”她摸出刚写好的晋升通知,“刘勇升警卫营副营长,赵刚接任保卫科科长——咱这团队,一个都没落下。”
窗台上的野菊开得正艳,是她特意从老张牺牲的城墙根移栽的。
风一吹,花瓣落在“情报处副处长”的胸牌上,像给银质徽章镀了层金。
(下午两点·军区办公室)
张天明司令员把份调令推到陈宇面前,红印章盖得方方正正:“军区决定,成立边区公安总局,你任副局长,统筹治安和情报。”他往地图上的保定画了个圈,“那边不太平,军统动作频繁。”
陈宇的手指在“公安总局”四个字上蹭了蹭,突然想起邮局地窖的暗号本:“是不是和收编日军特务有关?”
“不止。”钱副政委走进来,手里的情报还带着油墨香,“他们把特高课的暗号改了改,换了身皮继续活动。”
他压低声音,“有人看见,他们用的新暗号,和清乡党的‘忠’字标记有点像。”
陈宇的心猛地沉了沉,摸出怀表。带血的那只表盖内侧,张诚刻的“忠”字还清晰可见。
他突然想起李六指临死前的话,后背泛起层冷汗。
夕阳把宿舍照得暖洋洋的,陈宇在整理旧物,准备搬到公安总局的新办公室。
从狼洞沟带回的机床零件、保定档案室抢救的文件、老张牺牲时攥着的半颗枣核……一件件摆在桌上,像串起来的时光。
林悦走进来,手里端着碗枣粥,是用刘小枣送的枣熬的:“别整理了,先吃饭。”
她的目光落在桌上的怀表上,突然指着“忠”字符号,“这和军统新暗号的草图有点像,你看——”
她从口袋里摸出张草图,是小李破译的军统暗号,也是个“忠”字,只是笔画拐角处多了个小勾。
陈宇把怀表和草图并排放在一起,太阳穴又开始疼,这次却没闪回,只有种说不清的寒意。
“张诚……”他喃喃自语,指尖在两个“忠”字上划来划去,“他到底是哪边的?”
林悦没说话,只是往他碗里多加了勺糖。窗外的锣鼓声又响起来,是老百姓在庆祝战后重建启动。
有人在唱《东方红》,歌声顺着窗缝钻进来,和锅里枣粥的甜香缠在一起。
周旅长的参谋长王敬之正在给特务发新暗号本,封面上的“忠”字带着小勾。
他用手指敲了敲桌子,摩斯密码的节奏和特高课如出一辙:“记住,从今天起,你们就是国军的人。”
个六指特务突然站起来,手里的茶杯往地上一摔:“旅团长说了,只要用这暗号,关东军残部会接应我们!”(日语:必ず胜利する!)
王敬之的脸沉下来,掏出手枪:“在这里,只有军统,没有关东军。”枪声在房间里炸开,血溅在新暗号本上,把“忠”字染得通红。
陈宇站在宿舍窗前,望着北平的方向。
天边已泛起鱼肚白,狼牙山的轮廓在晨光里渐渐清晰。
他把两只怀表的表链系得更紧,金属碰撞的轻响里,仿佛听见老张儿子在喊:“陈科长,枣花开了!”
赵刚的大嗓门从楼下传来:“陈局!该去总局了,同志们都等着呢!”
陈宇深吸口气,转身拿起公文包。包里除了调令,还有那张军统暗号草图,和张诚的怀表一起,沉甸甸的。他知道,新的战斗开始了——不在枪林弹雨里,而在看不见的硝烟中。
【互动投票环节】
张诚的“忠”字符号与军统暗号相似,最可能意味着?
A. 张诚是军统潜伏者
b. 暗号被双方盗用
c. 存在第三方势力
你的选择是?请在评论区发表留言吧!
【彩蛋】
林悦在整理情报时,发现1941年送药材到延安的记录上,签收人签名的最后一笔,和张诚怀表上的“忠”字收尾一模一样。
下章剧情更加精彩,速追更订阅,看下章精彩剧集:北平暗战!军统的“忠字令”(1945年10月·北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