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刚把青菜择好,妈妈就把炖得软烂的排骨从砂锅里盛出来,油亮的肉块上裹着浓稠的酱汁,香味瞬间填满了厨房。“去把你爸叫回来吃饭,” 妈妈擦了擦手,拿起酱油瓶,“他肯定又在超市跟街坊聊天,忘了时间。”
林枫笑着应下,走到超市门口,果然看到爸爸正跟李大爷聊天,手里还拿着本旧杂志 —— 是李大爷刚拿来的《刑侦案例》,说给林枫看。
“爸,吃饭了,妈把排骨炖好了。”
“哎,来了,” 爸爸跟李大爷道别,接过林枫手里的杂志,“这是李大爷给你的,他说里面有个分尸案,跟你上次办的有点像。”
“知道了,” 林枫接过杂志,“下午我看完张叔的书,就看这个。”
回到家,饭菜已经摆好了:红烧排骨、清炒青菜、番茄蛋汤,还有林枫从书店带回来的烤红薯和糖糕。妈妈把红薯放在爸爸面前:“老周的红薯,你上次说爱吃,快尝尝。”
爸爸拿起红薯,咬了一口,笑着说:“还是老周的红薯甜,比菜市场买的好吃。”
林枫拿起筷子,夹了块排骨,还是妈妈熟悉的味道 —— 冰糖炒色,加了点料酒去腥味,最后淋上陈醋,酸中带甜,软烂脱骨。
“妈,您这排骨炖得越来越好吃了,比饭店的还香。”
“好吃就多吃点,” 妈妈给林枫夹了块带脆骨的排骨,“你平时办案子辛苦,得多补补。对了,陈阿姨早上跟我说,她花店的新月季开得真好,让你晚上去拿,给咱们阳台摆上。”
“好啊,” 林枫点点头,“晚上散步的时候去拿,顺便跟陈阿姨说声谢谢。”
妈妈又说起街坊的事:“昨天王婶来超市买盐,跟我说她孙子期中考试考了第一名,还说要谢谢你,上次你帮她孙子修了自行车,不然他上学都得走路。”
“那都是小事,” 林枫笑着说,“王婶太客气了。”
“可不是小事,” 爸爸放下红薯,擦了擦嘴,“街坊们的事,不管大小,你都得用心。你小时候,王婶还帮你带过饭呢,你忘啦?”林枫当然没忘。
小时候爸爸妈妈忙超市,有时候顾不上给他做午饭,王婶就把他叫到家里,给他盛一碗炸酱面,里面卧个荷包蛋。那时候的炸酱面,是他童年最香的味道。
吃完饭,妈妈收拾碗筷,林枫则把厨房的灶台擦干净。他想起早上在书店看的刑侦案例,从布袋子里拿出《刑侦案例解析》,坐在客厅的藤椅上看。妈妈端着杯菊花茶走过来,放在他面前:“别看得太入迷,下午睡会儿觉,不然晚上该困了。”
“知道了妈,” 林枫翻开书,看到张叔夹在里面的李师傅写的锯子型号,赶紧拿笔抄在笔记本上,“对了妈,张叔说李师傅给了锯子型号,让韩鹏去机械厂问问,说不定能帮上以后的案子。”
妈妈坐在旁边的沙发上,缝着爸爸的外套扣子 —— 早上爸爸摆货时,扣子掉了一颗。“李师傅也是热心,他以前在机械厂上班,懂这些。你以后要是需要,就去问问他,别不好意思。”林枫点点头,继续看书。
阳光从窗户照进来,落在书页上,暖烘烘的。他看到书里的分尸案案例,联想到之前的花盆案,忍不住在笔记本上写:“骨片切割痕需匹配工具材质,参考李师傅提供的锯子型号”。爸爸在超市忙完,走进来看到林枫在写笔记,笑着说:“还是你细心,我小时候上学,要是有你这认真劲,也能当警察。”
“爸,您那时候是没机会,” 林枫抬起头,“您要是当警察,肯定比我厉害。”
爸爸笑了,坐在林枫旁边,拿起李大爷给的旧杂志:“我看看这案子,跟你上次办的有啥不一样。”
下午两点,阳光斜斜地照在客厅里。林枫看完张叔给的书,把笔记整理好,放在书包里 —— 明天带到警局,给韩鹏看看锯子型号。妈妈在阳台浇花,看到林枫过来,笑着说:“张叔的书看完了?下午没事,你去睡会儿觉,晚上咱们去散步。”
“不用睡,” 林枫走到阳台,帮妈妈浇月季,“我再看会儿李大爷给的杂志,里面有个案例挺有意思的。”
妈妈点点头,指着阳台角落的空花盆:“陈阿姨给的月季,晚上拿回来就种在这里,你爸昨天还说阳台太空了,正好添点颜色。”
林枫看着空花盆,想起陈阿姨早上浇花的样子,又想起书店的墨香、超市的货柜,觉得这周日的午后,真是满得让人心里发甜。他拿起杂志,坐在阳台的小凳子上看,妈妈在旁边浇花,阳光落在书页上,风里带着月季的清香。偶尔有街坊路过,跟妈妈打招呼,妈妈就笑着回应,顺便聊两句家常。
“小林,在家看书呢?” 是住在三楼的赵大妈,手里拿着个针线筐,“你妈说你爱吃饺子,我包了点白菜猪肉馅的,给你们送点。”
妈妈赶紧接过饺子,笑着说:“谢谢赵姐,你真是客气。晚上来家里吃排骨,刚炖好的。”
“不了,” 赵大妈摆摆手,“我晚上要去女儿家,你们自己吃。对了,小林,谢谢上次你帮我修的水龙头。”
“不用谢赵大妈,” 林枫抬起头,“下次水龙头坏了,您直接跟我说。”
赵大妈走后,妈妈把饺子放进冰箱:“都是邻里街坊的,能帮衬就帮衬点。”林枫点点头,继续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