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宝阁”位于洛阳城最繁华的南市,三层楼阁,飞檐斗拱,气派非凡。今日因这小型鉴宝会,门前车水马龙,衣着光鲜的仆从护卫林立,空气中也仿佛弥漫着一股金钱与权势交织的特殊气息。
花辞树与冷月作富家公子与护卫打扮,阿吉则依旧是机灵小厮模样,三人递上请柬,经过门口护卫仔细查验后,方才被引入阁内。
鉴宝会设于“百宝阁”三楼一间极为宽敞雅致的厅堂内。此时已是宾客云集,多是些大腹便便的富商、气度沉稳的收藏家,亦有几位身着官服、神态矜持的官员。众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交谈,目光却不时扫向厅堂前方以红绒布覆盖的展台。
花辞树三人寻了一处不显眼的角落站定,看似随意打量着厅内陈设和往来人群,实则暗中观察。
阿吉眼尖,低声道:“公子,看那边,那个穿着紫金色团花绸袍、被几个人围着的,就是魏会长。”
花辞树循声望去,只见一位年约五旬、面皮白净、身材微胖的中年人,正手捻着一串琥珀念珠,与身旁几人谈笑风生。他笑容和煦,眼神却透着商人的精明与久居上位的从容,看似随和,实则气场强大。此人正是洛阳商会会长,魏崇明。
“他手上那串念珠,颗颗饱满,色泽金黄,是上好的蜜蜡,价值不菲。”冷月低语,目光却落在魏崇明腰间悬挂的一枚羊脂白玉佩上,“那玉佩……雕工似乎是前朝宫廷风格。”
花辞树微微颔首,这魏崇明果然如传闻般,喜好收集珍玩,且品味不俗。他的目光在魏崇明身上细细扫过,试图找出任何可能与“胭脂案”或莲花星轨组织相关的蛛丝马迹。
就在这时,魏崇明似乎感应到目光,转头向花辞树这边看来。他的目光在花辞树身上停留一瞬,带着一丝审视,随即又落在冷月身上,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艳,但很快便恢复如常,对着花辞树这边微微颔首,算是打了个招呼,便又转回头去与旁人交谈。
“他很警惕。”花辞树低声道。
鉴宝会正式开始。一位掌柜模样的老者上台,一番场面话后,开始逐一展示今日的“珍宝”。多是些西域传来的宝石、精巧的鎏金器、前朝的名人字画,引得台下众人阵阵低呼,竞价声此起彼伏。
花辞树三人对这些兴趣不大,他们的注意力始终在魏崇明及其周边的人身上。他们注意到,魏崇明虽然看似对每件宝物都饶有兴致地点评几句,但眼神深处却始终平静无波,仿佛这些珍玩并未真正入他眼。直到一件物品被呈上来时,他的眼神才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那是一件只有巴掌大小、造型古朴的青铜匣子,匣身布满绿锈,看上去毫不起眼。掌柜介绍道:“此物乃一胡商自丝路带来,据说是从一处荒漠古城遗址中所得,材质不明,无法开启,但其上纹路古朴,或有些许研究价值。”
众人的兴趣似乎不大,这青铜匣子既非金玉,又无法打开,形同鸡肋。然而,花辞树却瞳孔微缩!那青铜匣子靠近锁孔的位置,隐约可见一个极其模糊的、与莲花星轨图案有几分相似的刻痕!
魏崇明轻轻咳嗽了一声,他身旁一位管家模样的人立刻会意,开始出价。由于竞争者寥寥,价格很快就被抬到了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
“这匣子有古怪。”冷月低声道。
“魏崇明认识这图案,或者知道这匣子的来历。”花辞树肯定道。
就在魏崇明以为势在必得之时,一个略显阴柔的声音响起:“我出双倍。”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开口的是一位坐在角落、面色苍白、身着锦袍的年轻公子,他身后站着两名目光锐利的随从。有人认出,这是洛阳刺史的外甥,姓张,平日里也是个喜好猎奇的主。
魏崇明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随即笑道:“既然张公子喜欢,老夫便不夺人所好了。”他竟直接放弃了竞价。
最终,那青铜匣子被那张公子以高价拍得。
花辞树心中疑窦更深。魏崇明显然想要那匣子,却因张公子的插手而轻易放弃,是顾忌对方身份,还是……另有图谋?
鉴宝会继续进行,但花辞树已无心再看。他暗中示意阿吉,留意魏崇明及其手下接下来的动向,尤其是是否会与那张公子接触。
鉴宝会结束后,宾客们陆续散去。魏崇明与几位官员寒暄着向外走去。花辞树三人也混在人群中离开。
就在“百宝阁”大门外,花辞树眼角余光瞥见,魏崇明身边那名之前参与竞价的管家,正悄无声息地靠近了张公子的一名随从,快速低语了几句,并塞过去一件小东西。那随从不动声色地接过,点了点头。
虽然距离较远听不清内容,但这一幕足以说明问题!
“魏崇明果然没有放弃那匣子!”阿吉低声道。
“他在私下接触张公子的人。”冷月眼神锐利。
花辞树目光沉静:“看来,我们对这位魏会长,需要更深入的‘拜访’了。阿吉,查清楚那张公子的底细,尤其是他拍下那青铜匣子后的动向。”
“是!”
三人随着人流,消失在洛阳城华灯初上的街道上。鉴宝会虽未与魏崇明有直接交锋,但暗中的观察与发现,已让他们抓住了对方的一条尾巴。那神秘的青铜匣子,以及魏崇明对此物的志在必得,无疑是一条极其重要的新线索,或许能借此撬开魏府紧闭的大门,窥见其内隐藏的秘密。
(第一百七十四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