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Y. 集团核心实验室,数据深海。距离解密 “蝰蛇” 数据库已过去七十二小时,苏叶和傅景深几乎没有合眼,始终守在控制台前。此刻的主屏幕不再是杂乱无章的数据流,而是被高度结构化、关联化的情报网络图 —— 以蓝色节点标注 “普罗米修斯” 项目核心信息,红色节点标记 “冥府” 相关人员与指令,黄色节点串联起苏氏夫妇与杨致远的行动轨迹,无数线条将这些节点连接,形成一张错综复杂的信息迷宫,有些线条明亮清晰,有些则黯淡模糊,还有些在延伸至某个节点后突然中断,通向无解的死胡同。
苏叶站在巨大的交互式全息投影前,身影被淡蓝色的光笼罩,眼中布满了细密的血丝,显然已极度疲惫,但眼神却如同最精密的探针,一丝不苟地扫描着每一条信息脉络,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关联。傅景深站在她身侧,手中端着一杯温热的黑咖啡,轻轻递到她手边,声音低沉而温柔:“先喝一口,补充点体力。线索不会跑,但你的身体撑不住。” 他的目光同样凝重地落在全息图上,真相的重量如同无形的压力,让实验室的空气都变得粘稠沉重。
“启动‘筛网’程序,过滤掉所有‘冥府’主动释放的干扰信息 —— 包括伪造的杨博士行踪记录、虚假的加密货币交易流水、以及故意泄露的错误坐标。” 苏叶接过咖啡,却没有喝,只是放在一旁,声音因长时间未休息而沙哑,却依旧清晰有力,“聚焦杨博士的个人行为模式:他惯用的 RSA-4096 加密算法特征、他十年如一日资助的‘高原之光’慈善机构、以及他学生时代留下的雪山静修爱好 —— 这些是他深入骨髓的习惯,不会轻易改变,也最难伪装。”
AI 系统立刻执行指令,全息图上大量红色和灰色的节点瞬间消失,只留下少数几个闪烁的绿色节点。苏叶的指尖在全息图上轻点,拖拽出三条极其微弱的电子足迹:第一条是三年前,有人使用杨博士惯用的加密算法,匿名访问过 “高原之光” 慈善机构的内部捐赠系统,捐赠了 5000 美元,Ip 地址来自巴基斯坦北部的一个偏远小镇;第二条是两年前,一笔无法追踪的门罗币被转入 “高原之光” 的账户,转账备注是杨博士最喜欢的诗句 “雪山不语,自有回响”;第三条则是一张十年前的模糊风景照 —— 照片被藏在一个早已废弃的个人博客缓存中,背景隐约可见连绵的雪山和古老的石墙,拍摄角度偏向东南方,似乎是在某个高处向下取景。
“这些行为带有强烈的杨博士个人印记。” 苏叶喃喃自语,大脑如同高速运转的处理器,将碎片化的线索与她对杨博士的了解交叉验证,“他研究古密码学,擅长用隐喻和符号传递信息;他信佛,曾说过‘雪山是离天最近的地方,能让人保持清醒’;他资助‘高原之光’,不仅是出于善心,更是因为那是他和我父亲当年一起发起的项目,对他有特殊意义。”
突然,苏叶的目光锁定在全息图右下角 —— 一个刚刚由 AI 算法基于所有线索推算出的、概率高达 92% 的地理坐标区域:位于青藏高原边缘,横跨中国与巴基斯坦边境、人迹罕至的喀喇昆仑山脉深处。这里平均海拔超过 5000 米,终年积雪,气候恶劣,是全球环境最严酷的地区之一,也是极少数没有被现代文明完全覆盖的 “无人区”。
“放大该区域!调用‘长城’卫星系统的高精度地质遥感数据,同时调取近十年的民用卫星图像历史库,进行时间轴回溯对比。” 苏叶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指尖因用力而微微颤抖。
屏幕画面迅速切换,展现出喀喇昆仑山脉连绵不绝的雪峰 —— 山峰如同银色的利剑,直插云霄;深邃的峡谷中覆盖着厚厚的冰川,冰川表面的裂缝如同狰狞的伤口;山脚下稀疏的植被在寒风中摇曳,几乎看不到人类活动的痕迹。卫星图像以每年为单位快速回溯,从 2025 年到 2015 年,画面中的雪山和冰川几乎没有变化,只有偶尔的雪崩留下痕迹。
“停!” 当画面回溯到 2018 年时,苏叶突然喝道,手指指向其中一张卫星图片的某个区域,“放大这里!北纬 36°12,东经 75°34!”
技术人员立刻将该区域放大,并启动多光谱分析程序。经过处理后的图像显示,在一片几乎垂直的悬崖峭壁中段,有一片约 20 平方米的区域 —— 岩石纹理和阴影分布与周围的自然形态存在极其微小的不协调感:周围的岩石因风化呈现出不规则的锯齿状,而这片区域的边缘却相对平滑;在特定角度的阳光下,这片区域的阴影比其他地方略浅,似乎有人工开凿的痕迹。更关键的是,这片区域的位置正好与那张老照片的拍摄角度吻合 —— 从这里向下俯瞰,能看到照片中模糊的石墙轮廓。
“结合杨博士在留言中提到的‘鹰巢’、‘轮回之地’,他曾说过‘修道院是灵魂轮回的暂歇处’,还有这张老照片的角度…” 苏叶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的兴奋,眼中重新燃起光芒,“就是这里!一座依托天然岩洞修建、用岩石和伪装网隐藏的… 深山修道院!杨博士一定藏在这里!”
随着她的话音落下,全息图上该区域被红色高亮标注,精准的地理坐标(北纬 36°12,东经 75°34)出现在屏幕角落。杨致远博士,这位隐藏了十年的关键人物,最终的藏身之地终于浮出水面 —— 他就像一位古代的苦行僧,将自己放逐到世界的屋脊,躲在极限的自然环境与信仰的寂静之中,守护着足以颠覆 “冥府” 的秘密。
几乎在坐标锁定的瞬间,傅景深口袋里的加密通讯器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显示着 “秦屿 - 紧急” 的字样。他脸色微沉,立刻按下接听键,将通讯器贴近耳边:“说。”
“傅总,情况紧急!” 通讯另一端传来秦屿急促而凝重的声音,背景中能听到键盘敲击的快速声响,“我们的网络监控系统监测到多个不明信号源,正在尝试渗透 E.Y. 的外部防火墙,查询的关键词包括‘喀喇昆仑山脉’、‘高原修道院’、‘杨致远’。对方的攻击手法很专业,使用的木马程序带有‘冥府’残余的技术特征 —— 他们应该是通过‘蝰蛇’数据库的残留痕迹,反向追踪到了我们的搜索方向。反应太快了,我们刚锁定博士的位置,他们就嗅到了味道!”
秦屿的话确认了最坏的担忧 ——“冥府” 的残余势力并未彻底覆灭,他们的触角依然延伸在暗处,并且死死盯住了杨博士这条最终线索。一旦 “冥府” 先找到杨博士,不仅杨博士会有生命危险,他手中的 “君主” 语音记录和 “意识锚点” 算法也会被销毁,十年的追寻将功亏一篑。
苏叶与傅景深对视一眼,无需任何言语,便瞬间达成了共识 —— 必须立刻行动,与 “冥府” 抢时间!
“立刻准备!启动‘疾风’行动计划!” 傅景深对着通讯器斩钉截铁地下令,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第一,调派景晟最精锐的‘龙牙’战术小队 —— 就是擅长高海拔作战的那支,配备全套极地作战装备和轻型武器。第二,让集团法务部和外事部立刻联系相关部门,申请最高权限的跨境飞行通道 —— 目标是中国新疆喀什机场,再从那里转乘直升机前往目标区域。第三,通知所有参与行动的人员,在喀什机场集合,一小时内必须出发!”
挂断通讯器,傅景深转向苏叶,眼神坚定如磐石:“我跟你一起去。喀喇昆仑山脉的环境太恶劣 —— 零下 30 度的低温、稀薄的空气、随时可能发生的雪崩和暴风雪,再加上‘冥府’可能在路上设伏,你一个人去太危险。有我在,至少能多一层保障。”
苏叶没有反对。她知道傅景深的决定是正确的,此时的每一秒延误都可能意味着永久的失去。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快速走到控制台前,将杨博士的坐标、修道院的卫星图像、以及 “冥府” 的技术特征等关键数据,下载到一个经过特殊加密的军用级固态硬盘中,然后将硬盘贴身收好 —— 这是他们找到杨博士的唯一凭证,绝不能丢失。
“还有,通知我们在巴基斯坦北部的友好力量 ——‘白沙瓦安全咨询公司’,让他们提前在边境线附近部署人员,提供必要的后勤支持和情报预警。” 苏叶补充道,她的思维已经完全切换到战术模式,考虑到了每一个可能的风险,“‘冥府’很可能会在跨境路段设伏,我们需要当地人的帮助,避开他们的眼线。我们必须抢在‘冥府’之前找到杨博士,拿到他手中的证据!”
实验室的白色灯光下,苏叶和傅景深的身影如同即将出鞘的利剑,褪去了疲惫,只剩下决绝与坚定。刚刚破解线索的短暂兴奋,已被迫在眉睫的危机感和沉重的使命感取代。前方等待他们的,是世界屋脊的严酷环境,是虎视眈眈的 “冥府” 残余势力,更是一位风烛残年、掌握着最终真相的老人。
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敌人对抗、与死神较量的高原远征,就此拉开序幕。
(第一百八十一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