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摇篮’……‘清道夫’……”陈一一反复咀嚼着这几个充满隐喻的代号,试图从中拼凑出星海暗战的轮廓。这段残缺的求救或者说警示信号,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她心中漾开层层涟漪。
“信号采用的加密协议非常古老且独特,与‘巡天舟’数据库中的某些残留记录有部分相似性,但无法完全匹配。”dJ幽冥持续分析着,“可以确定的是,发送者掌握着极高的技术,并且处于极度危急的状态,以至于只能进行这种难以追踪的广域广播。‘清道夫’这个代号,与之前灰衣人请求派遣的‘清道夫’一致,很可能是指‘主上’麾下执行清除任务的精锐部队。”
情况很明显,有一个或许与上古守护者相关的势力(“星火”),其重要的基地或据点(“摇篮”)正遭到“主上”势力(“清道夫”)的猛烈攻击,并且他们意识到了某种更宏观的威胁(“观测者”在行动)。
“我们需要做出选择。”陈一一目光扫过星图,“是按照原计划,前往镜灵核心感应最强烈的下一个碎片坐标,还是……尝试去援助这个‘摇篮’,或者至少去查明情况?”
下一个碎片坐标位于一片名为“遗忘星河”的未开发区域,距离遥远,但根据“巡天舟”的记载,那里相对平静,风险可控。而“摇篮”的位置虽然未知,但结合信号中“告急”的紧迫性,以及“清道夫”的出现,无疑代表着极高的风险,甚至可能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针对任何回应求救信号者的陷阱。
dJ幽冥模拟了两种选择的利弊:“前往碎片坐标,我们能稳步提升自身实力,但可能错失了解盟友、获取更多关于‘主上’行动情报的机会,甚至可能坐视一个潜在盟友被摧毁。前往可能的‘摇篮’区域,风险极高,但若能成功接触‘星火’,或许能获得强大的助力,并打乱‘主上’的部署。”
陈一一沉默片刻,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罗盘冰凉的边缘。镜灵核心传来平稳的脉动,似乎在等待她的决断。她想起“寂云”老者虚影消散前那句“薪火已传”,想起界碑石前那位前辈决绝的背影。
“守井人”的职责,是守护,是维系平衡。若因畏惧风险而坐视可能的盟友陷入绝境,坐视“主上”的阴谋一步步得逞,那与放弃职责何异?
她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我们不能无视这个信号。‘星火’可能是我们重要的盟友,了解‘摇篮’的危机,也能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主上’目前的行动规模和重点。”
她顿了顿,继续道:“但我们不能盲目。首先,尝试利用前哨站的通讯阵列,反向追踪这个信号的来源,哪怕只能确定一个大致的星域方向。其次,将我们获得的关于‘阴影’、‘门’以及这段求救信号的信息,进行最高等级的加密,通过这个阵列,以定时、不定向、广域播报的方式持续发送出去。不仅发给‘镇渊司’,也覆盖所有已知的、可能存在古老传承或中立秩序的星域频率。”
“我们要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正在发生什么,哪怕暂时无法得到回应,也要埋下种子。同时,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主上’的视线。”
“最后,我们出发。目标,信号源大致方向。但在抵达可能的风险区域前,我们优先前往罗盘指示的、距离我们相对较近的另一个碎片感应点——位于‘碎星回廊’的那个。那里据‘巡天舟’记载,环境复杂,易于隐匿,我们可以在那里获取可能的碎片力量提升后,再视情况决定下一步深入‘摇篮’区域的程度。”
这是一个谨慎而富有攻击性的计划。既回应了潜在的求救,又没有完全放弃自身提升的机会,同时还在信息层面展开了行动。
“明智的选择。”dJ幽冥赞同道,“我立刻开始执行信号溯源和信息广播任务。预计需要十二个标准周期完成初步广播循环。”
接下来的时间里,前哨站的通讯阵列全力运转,将加密后的警示与求救信息,化作无形的波纹,不断射向浩瀚星海的各个角落。而dJ幽冥也成功地将那段残缺信号的来源,大致锁定在了一个名为“以太深渊”的庞大星云复合体的边缘方向,那片区域正好与“碎星回廊”相距不算太远。
十二个周期后,一切准备就绪。
“潜渊”再次启航,满载着物资、信息和坚定的决心,驶离了这座提供了宝贵喘息之机的秘密前哨站。
这一次,他们的航标不再仅仅是罗盘的碎片感应,还多了一份对未知盟友的关切,以及主动踏入风暴中心的勇气。
舷窗外,是永恒不变的星空,但陈一一知道,这片星海之下,暗流汹涌,一场跨越了万古的博弈,正等待着她的落子。
“潜渊”调整方向,引擎喷吐出稳定的光焰,义无反顾地驶向了那片已知与未知交织、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深邃星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