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子刚发完那条“现在可以庆祝了”的消息,手机还没放下,邮箱提示音就响了。
不是投行的确认函,也不是合作方的恭喜邮件,而是一封来自监管系统的加急通知。
标题写着:**补充材料提交提醒**。
他盯着屏幕看了两秒,手指滑动打开正文。三条新增要求列得清清楚楚——财务口径说明、关联交易披露完整性、核心技术专利归属证明。时限:十八小时。
办公室里还残留着刚才欢呼后的余温。有人把香槟塞子卡在门缝里没拿下来,另一头挂着半幅没撕完的横幅,上面印着“我们上市了”。财务总监靠在沙发上打盹,手里还攥着计算器。
老夫子转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原本写着“等批文”的位置重重写下三个字:
**没完呢**。
他拨通内线:“所有人,十分钟后会议室,闭门会。”
不到八分钟,人全到齐了。没人笑,也没人提庆祝的事。大家都知道,真正的终点不是投资人点头,而是那张纸落地。
“金手指启动。”老夫子低声说。
界面弹出,自动抓取监管问题,比对原始底稿。三秒后,系统标记出需要调取的文件路径。法务组立刻开始整理扫描件,技术负责人同步调取专利登记记录。
“他们问的是口径。”财务主管翻着报表,“我们国内和海外收入确认周期差了七天,要不要统一调整?”
“不改。”老夫子说,“真实数据不能为了整齐去动。我们解释清楚就行。”
“可万一他们觉得我们在玩花样……”
“那就让他们查。”他打断,“我们每一分钱都经得起看。问题是,怎么让他们看得明白。”
他坐到电脑前,亲自起草回复函。第一段写完又删掉,太官方。第二段还是不满意,像在辩解。直到第三遍,他只写了两句话:
“我们的收入确认标准符合中国会计准则,并已在年报附注中明确标注。若需进一步对比国际准则差异,我们可提供转换测算表。”
旁边同事看了直点头:“就这么说,干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凌晨一点,材料打包完成。两点,加密上传系统。三点零七分,提交成功。
老夫子起身活动肩膀,回头看了眼窗外。城市灯火渐稀,写字楼大多熄了灯,只有他们这层还亮着。
他回工位时,听见两个高管在茶水间说话。
“我觉得差不多了,刚才投行那边都发消息说稳了。”
“要不咱们先订个餐厅?等批文一下,直接开席。”
老夫子停下脚步,没进去。
五分钟后,晨会提前召开。
“谁说大局已定?”他站在会议室中央,“批文没下来之前,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松。”
底下没人接话。
“从现在起,进入静默冲刺期。”他说,“所有对外宣传暂停,新闻稿压着不发。法务组每两小时检查一次邮件系统,防止泄密。公关团队取消一切媒体接触,连朋友圈都不准提公司名字。”
有人小声嘀咕:“至于这么紧张吗?”
“至于。”老夫子看着他,“去年有家公司,路演全过,最后一小时被举报关联方造假,直接撤材料。你们想当反面教材?”
会议室安静下来。
“我不是不让大家高兴。”他语气缓了些,“但高兴的时候,最容易出错。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庆祝,是守到最后。”
散会后,他单独留下合规负责人。
“金手指开了舆情监控没有?”
“开了,关键词包括‘上市推迟’‘监管问询’‘内部消息’,一旦有异常波动会报警。”
“好。另外,把上次国际审计签字页再核一遍,我要确保每一个签名都能追溯到原件。”
对方点头离开。
上午九点,团队陆续回到岗位。没人说话,各自盯着屏幕刷新状态。有人泡了咖啡忘了喝,凉在桌角。有人反复点击监管系统登录页,像是多刷几次就能让结果早点出来。
十点十七分,系统提示音响起。
老夫子正在看一份合同条款,抬头看了眼弹窗。
**收到来自证监会的邮件**。
标题是:**关于贵司注册申请的进展通知**。
不是“批准”,也不是“驳回”,只是“进展”。
他没动。
整个办公室的人都盯着他。
“开吗?”助理轻声问。
他摇头:“等十分钟。”
“为什么?”
“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急。万一是测试邮件,或者流程节点更新,我们反应太大反而显得心虚。”
十分钟后,他输入密码,登录专用账户,点开邮件。
正文很短。
第一句写着:“经审核,你公司提交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材料,符合注册条件,准予注册。”
后面跟着一串编号,以及正式批文的下载链接。
他看完,没说话,起身关上了办公室的门。
坐下,打开录音功能,低声说了句:“成了。”
声音不大,像自言自语,又像说给谁听。
然后他拿起手机,在高管群里发了一条消息:“批文已获,按原计划推进。”
消息发出三秒,回复瞬间刷屏。
财务总监发了个握手的表情。市场部负责人打了十几个感叹号。法务主管回了句“终于”,后面跟了个哭脸。
老夫子没再看手机。他打开电脑,把批文编号输入金手指验证系统。三秒后,绿色对勾跳出,显示“真实有效,来源可信”。
他又拨通监管联络人的电话。
“您好,我是老夫子。想确认一下,我们刚收到的注册通知,是否为最终生效版本?”
对方核实了几秒钟,回答:“是的,贵司已完成全部审批流程,可正式启动发行程序。”
“谢谢。”
挂断电话,他靠在椅背上,闭眼三秒。
睁开时,眼神已经变了。
不再是紧绷的防守姿态,也不是等待宣判的克制,而是一种沉下来的踏实。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楼下马路开始堵车,早高峰的人流涌入地铁口。对面大楼的LEd屏正播放财经新闻,画面一闪而过,出现了一个熟悉的LoGo——正是他们公司的标志。
他看了一会儿,转身拿起外套。
批文的事还没对外公布,但他知道,接下来的每一分钟都不能停。
发行定价、路演纪要归档、承销商协调、上市仪式安排……事情堆成山。
他走出办公室,朝会议室走去。
门推开时,高层们已经坐好。
他站在主位前,没先说话,而是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纸,放在桌上。
是批文的打印件。
所有人都看到了。
但没人出声。
他知道他们在等一句话。
他开口了:“接下来,我们要做一件事——”
话没说完,桌上的手机震了一下。
新邮件提醒。
他低头看了一眼发件人。
是一家国际评级机构。
标题写着:**关于贵司信用评级上调至投资级的初步评估意见**。
他抬眼看向众人,嘴角动了动。
“——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不是侥幸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