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家村,王元青抱着两只小鹅,有些怀疑地问:“小姨、小熙姨,你们确定这样能骗过小妹?我感觉那丫头机灵得很。”
沈熙也没把握,转头看向王来淑。王来淑一脸笃定:“放心,她再机灵也是个孩子,肯定会信的。” 说着,她朝薛强军喊道:“强哥,趁小妹没醒,你把那两只大鹅拉去厨房,跟我大哥一起收拾了,今天咱们吃铁锅炖大鹅!”
薛强军点点头,在柳家村这些天天天吃好吃的,他都不想走了:“放心交给我和来喜哥,杀鹅这事我俩在行。”
早上,王元娴跑到鹅棚,一眼就发现两只大鹅变成了小鹅,立马慌慌张张跑到王二狗和薛知宁的房间:“爷爷奶奶,不好了!我们家的大鹅怎么变小了?”
薛知宁强忍着笑 —— 这俩闺女干的事,还得让老头子圆谎。王二狗抱起小丫头,一本正经地解释:“这天太冷了,大鹅冻得缩小了也正常。”
王元娴瞪着大眼睛,认真问道:“真的吗?那我去给它们加点稻草,暖和了是不是就能长回来?”
王二狗点点头:“能!不过得等一阵子,等春天来了,它们就能变回原来的大小。”
小家伙一听,立马从王二狗怀里跳下来,跑去给鹅棚加稻草了。
薛知宁打趣道:“你骗小孩还挺有一套。”
王二狗叹了口气:“我有什么办法?还不是来淑这丫头嘴馋。她现在都是初中老师了,算高收入人群,可钱几乎全花在吃上面了。”
王来淑看到小丫头抱着稻草跑向鹅棚,就知道她上当了,赶紧追上去:“小妹,跟小姨去厨房,外面太冷了。今天咱们杀鸡,两大只呢!”
到了厨房,光秃秃的大鹅,顿时张大嘴巴,一脸震惊:“小姨,这么大的鸡我从来没见过!”
王来淑笑着戳了戳她肉嘟嘟的小脸:“这是你强叔从城里带回来的,当然大了。”
小丫头盯着大鹅腿,小声问:“这个是给我的吗?”
王来淑点点头:“对,给你的。你们几个小丫头,每人一个大鸡腿。”
小家伙想到能吃比自己脸还大的鸡腿,开心得不行,跑到客厅拉着赵柔的衣角说:“娘,强叔从县里买了两只大鸡,一个鸡腿比以前我吃的两个加起来还大!小姨说给我留的,我最喜欢小姨了!”
赵柔把闺女抱在怀里,憋着想笑 —— 你小姨把你最爱的大鹅炖了,你还最喜欢她。她轻轻蹭了蹭闺女的小脸:“别出去乱跑,外面冷,一会儿就能吃大鸡腿了。”
小丫头点点头:“知道了娘,我就在院子里跟大哥他们堆雪人。”
王来顺看着闺女跑远的背影,无奈道:“媳妇,你说咱闺女是不是太好骗了?就这么被糊弄过去了。”
赵柔白了他一眼:“闺女那是小,不是好骗。对了,年后你跟我回一趟娘家。”
王来顺赶紧摇头:“不去不去!上次回去你忘了?你嫂子以为你要回城,怕你占她儿子房间,还说我是臭种地的。”
赵柔轻轻晃着他的胳膊,撒娇道:“现在不一样了呀!你是所长,一个月挣四十块,我哥才三十块。我得回去炫耀炫耀,让我嫂子知道她过得没我好,也让我爸妈后悔当初偏心 —— 凭什么我是女孩子,就要处处为我大哥考虑?”
见媳妇态度坚决,王来顺揉了揉她的手:“行,听你的。虽然你爸妈不地道,但奶奶对咱们好,上次还偷偷给咱们塞钱呢。”
另一边,赵老头提着两斤猪肉来到乡政府。今天是除夕,乡政府早已放假,他是来给周亚平和吴建国拜年的,顺便说说村里孩子上学的事。
周亚平和吴建国的妻儿都回乡下陪老人过年了,两人干脆约着一起守岁。赵老头到的时候,意外看到李长寿也在。
“哎呦老赵,你怎么也来了?还带肉来,都除夕了,肉留着自己家吃多好。” 周亚平笑着迎上来。
赵老头把肉放到桌上,打趣道:“支书,老李不还带了鸡吗?要教育也先教育他。”
吴建国笑道:“那不一样,老李这鸡是从他亲家那儿弄的 —— 人家老王可是咱们乡的‘土财主’。”
周亚平给两人倒上热水,心里暖暖的 —— 都除夕了,还能惦记着他们。吴建国在团结乡待的时间最长,知道这两人肯定有事,直接问道:“你们也别绕弯子了,说说找我们到底什么事。”
李长寿率先开口:“支书,主要是来给你们提前拜个年,顺便问问年后能不能给我们大队派几个老师。我们大队的知青差不多都回城了,没几个老师教书了。”
赵老头一愣 —— 没想到李长寿跟自己一样,都是为了孩子教育的事来的。
周亚平看出他的异样,问道:“老赵,你该不会也是为这事来的吧?”
赵老头摇摇头:“乡长,不是,但也差不多。我想让我们大队的孩子去柳家村上学,可人有点多,怕老王不乐意,过来想让你们帮我出出主意。”
周亚平和吴建国都去过柳家村的学校,那规模比乡政府还大,学校还有块地,劳动课让孩子们自己种菜,条件好得很。
吴建国想了想:“老李,你要老师,我们这儿也没有啊。按理说咱们乡该有一所公办小学,一开始确实有,可之前各个大队有知青教书,加上大家不重视教育,一听来乡完小上学要花钱,都不愿意送孩子来,慢慢的学校就没老师了。”
李长寿和赵老头对视一眼,脸上满是羞愧。
李长寿叹道:“支书,以前是我们见识短。现在看到我女婿画一张图纸就赚几百块,才知道文化有多重要。而且以前饭都吃不饱,天天就想着让孩子活下去;今年日子好了,才觉得孩子得有点文化,不然活得跟我们一样,心里不是滋味。”
赵家湾的情况也差不多,尤其是那些去城里修房子的工人,看到城里孩子彬彬有礼,自家孩子说话时不时带脏话,心里更不是滋味,都下定决心要让孩子上学。
周亚平无奈道:“重建乡完小倒是容易,乡里拿得出这笔钱,可老师是大问题。咱们县教育水平最好的是县小学,其次就是柳家村小学。老王对教育舍得花钱,学校环境好,伙食也好,那几个老师还去县里培训过,教学水平没问题,学生还跟县里一样参加统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