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烨和父亲商量了一下,决定让满姑和良姑一组,另外请三伯和三伯母一组,而母亲负责收钱,父亲负责记账,共两组专收龙虾。
工资还是原来的300元一天,从早上 8 点干到晚上 10点,连续 12 个小时。
刘子烨找了建叔,给他下了 30 个架子的订单,这次要求高了一些,要求架子不用时可以叠成一个平面,展开后可以固定不动,当然这对他来说难度并不高。
然后又和建叔去了前面水泥坪,画出水泥坪的建设范围,要求将水泥坪用铁栅栏围起来,上面再搭一个棚子,多出来的架子就可以直接放在水泥坪里面。
这些要求也不难,但是有些费时间。
建叔大致算了一下材料和人工,做30 个铁架子并搭好一个棚子,总价为 8000元,加急的情况下3天完工。
刘贵付了 5000 元做材料和定金,让建叔尽快开始,然后就和母亲余梅打了一声招呼,两父子黄麻桥坐车去 15公里外的三岔镇。
三岔镇原本是三条路相交,一边通往县城,一边通往星城,一边通往岳市。
到了近代聚集成镇,就称之为三岔镇。
这个时候的镇子远没有 20 年后大,只有两条街,但是学校、超市、农贸市场、理发店、家具店等等城市具有的商店都一应俱全。
三岔镇周边全是水田,河流池塘也很多,这边的龙虾比起黄麻桥只多不少。
2002年,从黄麻桥到县城的城乡巴士已经开通了,1个小时一趟。
在黄麻桥买了两根冰棍,两瓶水。
现在多少手上有一些钱,吃喝起来也大方了一些。
这次运气不错,等了不到20分钟车子就过来了。
通往三岔镇的水泥路是最近几年才建好的,路还很好走。
一路畅通无阻,不到半个小时,车子就到了三岔镇。
刘子烨和父亲下了车,刘贵问:“我们来镇上找能代收龙虾的人,能找到吗?不应该去镇边上农村里面去找?”
刘子烨笑道,“我们要找的人自然在周边的农村里面。但是要快速找到,还真的需要从镇上开始。”
父亲刘贵很奇怪,“难道是因为这上面人多,多问几个人肯定能问到收龙虾的人?”
刘子烨道:“当然不是瞎问,爸,镇上肯定有餐馆,餐馆肯定有拿水产的渠道。有拿水产的渠道,我们就能找到龙虾的渠道。直接找餐馆能省我们很多时间。”
刘贵顿时明白了,思考了一下,又皱眉道:“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人家也不可能平白给你说啊。”
还没说完,就看到刘子烨拍了拍口袋,里面放了好几百块钱。
“当然是凭这个。”
“好小子,以前怎么没有发现你这么聪明”
……
两父子一边闲聊一边朝前面走去。
此时的镇上还没有经过后面的改造。
整个面貌看上去灰扑扑的。
街面上人不少,两边的门面生意还不错。
刘子烨注意到后面2006年来上网的网吧,此时还没有开起来。
从下了车的这条街朝前面走,向左拐了一个弯,没有看到餐馆。
再往前面走了30m,正对着一个菜市场。
从菜市场门口向右拐进入另外一条街,走了没几步,右边便发现了一家名为“好再来”的餐馆。
两人走到餐馆门边,刘子烨小声对,刘贵说道:“爸,你先进去打招呼提这个事,我要先进去讲这个事,我现在人太小了,人家估计不会理我。
你照我这么说……”
两人商量好之后进了餐馆,餐馆里面并没有客人。
“两位要吃什么?”
一个有着蓬乱头发的中年人迎了上来,脸略为肥胖,嘴里还叼着一支烟。
父亲笑着递上一支白沙,说道:“你好,老板,我们是星城做水产的,想要在这边找个收水产的小贩,但是来这边不熟,向您来请教来了。”
老板接过烟,看了看,夹在耳朵上。
一脸平淡地吸了口烟道:“我是有一些收购水产的路子,但是他们量太小,可能对你们没有什么用啊。”
看到老板对他们的来意没什么兴趣。
刘子烨和父亲对视了一眼。
刘贵说道:“老板,不管他有没有用,如果能从您这边打听到,那能省不少功夫,这是 50 元,老板拿去抽烟。”
中年人看着刘贵手上的 50 元钱,眼睛都有些冒金光,三两句话就送他 50 元,他就没干过这么轻松的事。
一甩手上的烟头扔在地上踩熄,将钱麻利地放在裤兜里面,快步走到收银台前,一边快速地翻本子,一边说:“两位老板稍等,我这就给你们找。”
不到一分钟,中年人刷刷地在烟盒上写下了三个号码:“这是附近的水产贩子。这个吴友的价格便宜,但不经常来,不知道干嘛去了。
这个王平倒是很勤奋,经常有货供应,但是斤斤计较,价格没什么好谈的。
这个马军倒是有货,价钱稍微便宜,但是这家伙狡猾,稍不小心就被坑。”
有了 50 元,老板不仅表情生动了许多,说话也利索了,说了好多有用的信息。
刘贵赶紧接过,说道:“谢谢了老板”
然后回头对刘子烨说道:
“那我们就不打扰老板了,现在就去找他们聊聊吧,你去喊个车。”
刘子烨说:“好的。”
刚走出门,看到门口停着一辆摩托车,刘子烨返身回来,就对刘贵说:“爸,你看老板有车,他也熟路,不如租他的车,让他带我们过去吧。”
“也行。”
刘贵点点头,回头问老板:“老板,再给您 50 元,您能带我去他们三家聊聊吗?不会耽误多长时间。”
中年人刚想答应,但是又觉得两个人阔气,要不要趁机加一点?
转念又一想,他们刚刚说出去租车虽然麻烦了一点,但是不会超过 30 元,万一加价他们直接走了就亏死了。
在犹豫的时候听到那个小孩儿说:“爸,老板看起来不太愿意,我们就别耽误他生意了,我们另外找吧。”
中年男人赶紧从前台走出来,快步朝摩托车走去,一边赔笑道:“两位客人,怎么会不愿意,难得遇到阔气老板,这就走。”
等三人都上了摩托车,中年男人向厨房忙活的老婆打了一声招呼就立即出发了。
沿着镇外的小路走了一会儿,到了吴友家,得知人不在家之后,又去了王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