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离开后,公寓里彻底安静下来。乔琳没有立刻动身去研究所,她站在客厅中央,罕见地有片刻的失神。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煎蛋的焦香和白粥清淡的米气,与昨夜留下的茶香、桂花香微妙地交织,构成一种陌生的、属于“共同生活”过的气息。
她走到餐桌前,手指无意识地划过光洁的桌面,那里刚才还摆放着碗碟。周正将一切都收拾得干净利落,仿佛不曾来过,唯有这弥漫不散的烟火气,证明着那个寻常又有些不寻常的清晨。
体内的青莲本源依旧平和地流转着,像一泓温润的泉水,悄无声息地滋养着她的四肢百骸。它确实对这顿由他人精心准备、充满暖意的早餐有所回应,那是一种更趋于沉静、更易于掌控的滋养感,而非能量上的剧烈波动。这让她再次确认,青莲本源的作用仅限于自身,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无法外显,更无法作用于他人或环境。它改善的是她的根基,是这具身体最本质的健康与潜力,而非赋予她任何超乎常人的能力。脸还是那张脸,但皮肤似乎更莹润了些,五官的线条在日复一日的滋养下,趋于一种自身条件能达到的极致协调与精致,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焕发,需要细看才能察觉,绝非突兀的改变。
她需要食物,大量的食物,来支撑这种改善所需的能量。想到这里,乔琳打开冰箱,看了看里面依旧空旷的景象。周正说得没错,除了鸡蛋和几颗有点蔫了的青菜,确实没什么了。青莲本源无法掠夺外界一丝一毫的灵气,它所有的反哺,都建立在乔琳自身摄入、转化的能量基础上。合约的限制如同无形的枷锁,却也让她每一步都走得踏实,所有的提升,都源于她自身的努力与这个世界的规则之内。
收拾好心情,乔琳拿起包出门。清晨的阳光已经变得明亮灼热,走在去研究所的路上,她能清晰地感觉到身体的状态极佳,精力充沛,思维清晰。这是青木养身功长期修炼与青莲本源持续滋养共同作用的结果,让她能够承受高强度的科研工作与精神压力。
到了研究所,她立刻投入到工作中。上午主要是处理一批新的实验数据,复杂的图表和符号在她眼中如同有序的音符,她需要从中解读出物理规律的低语。期间,有相熟的同事路过她的办公室,打了个招呼,随口笑道:“乔琳,今天气色很好啊,皮肤好像也更亮了,用了什么好东西?”
乔琳从屏幕上抬起头,神色平静如常:“可能是昨晚睡得比较好。”她早已习惯这种细微变化带来的偶尔关注,也早已准备好无懈可击的理由。内在的改变是真实的,但外在的表现,完全可以归因于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充足的睡眠——虽然她的“充足”往往伴随着极度的效率与自律。
同事不疑有他,笑着寒暄两句便离开了。乔琳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数据上,内心毫无波澜。重生以来,她早已学会如何在这个普通的世界里,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唯一的“异常”,同时完美地隐藏它。
下午,博士生孙薇准时来到她的办公室讨论模型进展。孙薇是个很有灵气的学生,但有时容易陷入细节的泥潭。乔琳耐心地听着她的汇报,偶尔提出关键性问题,引导她跳出框架思考。
“这里,你假设的条件过于理想化了,”乔琳指着屏幕上的一行公式,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考虑一下实际环境中存在的背景噪声干扰,虽然微小,但累积效应可能会让你的模型预测出现系统性偏差。”
孙薇恍然大悟,连忙记录下来。她看着眼前这位比自己年轻却已是项目骨干的师姐,眼中满是钦佩。乔师姐不仅学术能力强,那种沉静专注、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气场,更让人心折。她的皮肤真好,几乎看不到毛孔,五官清晰而干净,坐在那里就像一尊精心雕琢的白玉,自带光华。
讨论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结束时孙薇感觉收获颇丰,思路豁然开朗。她离开后,乔琳才感到一阵轻微的疲惫和饥饿感袭来。青莲本源的滋养并非万能,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依然消耗巨大。她拿出随身携带的能量棒和高蛋白饼干,就着温水慢慢吃着,补充消耗。
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周正发来的消息,言简意赅:“到图书馆了。晚上不过去,记得吃晚饭。”
附了一张照片,是他手边的一摞书和一杯咖啡,窗外是图书馆高大的落地窗和绿树。
乔琳看着那条信息,手指在屏幕上停顿片刻,回复了一个字:“好。”
没有多余的问候,没有黏腻的关心,却有一种彼此知晓、各自安好的默契。他尊重她的空间和节奏,用他特有的方式存在着,不疾不徐,如同细水漫过砂石,自然而然。
她放下手机,将最后一点饼干吃完。饥饿感被压了下去,精力也在缓慢恢复。她望向窗外,研究所院子里树木葱茏,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的光点。
乔琳知道,母亲王亚珍和妹妹许妍各自有着她们的生活轨迹。父亲去世后,那个家早已名存实亡。许妍与陆晨分手后,似乎也沉淀了许多,最近联系时,语气里多了几分专注事业的坚定。而她自已,行走在既定的学术道路上,身边多了一个安静陪伴的同行者。
体内的青莲本源依旧在缓慢而坚定地流转,改善着她的体质,优化着她的状态。它不能让她飞天遁地,不能让她点石成金,它只是让她在这个必须遵循规则的世界里,能更好地成为乔琳本身。
收回目光,乔琳重新面向电脑屏幕。数据流再次滚动起来,她的眼神恢复了绝对的专注。晨光已然过去,白昼正长,她还有很长的路要独自跋涉,但此刻,她的内心是前所未有的沉静与充实。脚下的路是她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身边的陪伴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而内在的蜕变,则在日复一日的积累中,静默而坚定地进行着。这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