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前方是精心布置的陷阱,每一步都如同在刀尖上行走。通道内的景象开始急剧恶化,印证了“观测者”的调整。墙壁不再仅仅是覆盖菌毯,而是如同活物般缓慢蠕动,表面渗出具有腐蚀性的粘液滴落,在地面灼烧出滋滋作响的白烟。空间的稳定性持续降低,时而会产生短暂的失重感,或者某个区域的引力突然倍增,让人步履维艰。
“空间曲率波动达到危险阈值!”林楚枝不断调整着卡牌阵列,勉强稳定着周围一小片区域,她的额头布满细密的汗珠,“这样下去,我们可能会被随机传送到未知区域,或者直接被空间裂缝撕碎!”
“新型畸变体出现!”负责前方警戒的伊法娜低喝一声。
只见数只形态诡异的怪物从蠕动的墙壁中分离出来。它们拥有着类似甲壳生物的厚重外骨骼,物理防御极高,伊法娜的猎刀砍上去只能迸溅出火星。同时,它们头部如同花瓣般裂开,露出不断震颤的肉瘤,发出无声的精神冲击波,让众人头脑阵阵刺痛,动作也随之迟滞。
融合型畸变体——兼具物理坚韧与精神干扰。
“陆少将!”封冉喊道,同时手术刀划出弧光,并非攻击,而是在空中构筑出几个临时的“概念锚点”,短暂干扰了精神波的传递路径。
陆锡泽会意,卡牌切换。
【Form Ride - psyga!】
带有精神抗性加成的装甲覆盖全身,他手中的能量刃变得虚幻,攻击能一定程度上穿透物理防御,直击畸变体的能量核心。他与伊法娜配合,一个主攻,一个牵制,艰难地清理着这些难缠的敌人。
萨耶尔的身影在畸变体群中穿梭,她的攻击方式依旧狂暴,镰刀与血刺并用,但明显能看出,那些精神干扰也对她造成了影响,她的动作偶尔会出现不自然的僵硬,眼神中的疯狂更加炽烈,仿佛在依靠更极端的情绪来对抗外来的精神侵袭。
沈知榆没有直接参与战斗,她全力展开感知,如同雷达般扫描着周围环境的能量流动和空间结构。“左前方三十米,空间褶皱背后,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夹缝’!可以暂时躲避,修正方向!”
在她的指引下,众人且战且退,冲进了那个隐藏的空间夹缝。这里像是一个被遗忘的管道维修间,暂时未被菌毯完全覆盖,空间的扭曲感也减弱了许多。
“这样下去不行。”伊法娜喘着粗气,她的猎刀刀刃已经出现了卷口,“怪物又硬又麻烦,这鬼地方还在不断变糟!”
“观测者在用我们测试它的‘新玩具’。”封冉冷静地分析,“它在收集战斗数据,优化畸变体模板。我们必须改变策略,不能一味按照它设定的剧本走。”
林楚枝靠在墙上,快速处理着刚刚记录的战斗数据:“我正在分析这些新型畸变体的能量频率和结构弱点,需要时间……而且,就算找到了,它们下一批可能又会被优化。”
陆锡泽解除变身,节省能量:“那个坐标依旧是关键。即使是陷阱,我们也必须去。但在抵达之前,我们需要找到对抗这种‘数据化’围攻的方法。”
一直沉默感应着外界的沈知榆忽然开口:“它们在‘学习’我们。我们的攻击模式,能力特性,甚至配合习惯……都在被记录和分析。下一次遭遇,它们可能会更具针对性。”
这句话让所有人背后一凉。一个能够实时分析并优化敌人的“观测者”,其威胁程度远超单纯的强大怪物。
萨耶尔擦拭着镰刀上的污秽,忽然冷笑一声:“学习?那就给它点……无法理解的东西。”
封冉眼中精光一闪:“萨耶尔说得对。我们不能被它预测。需要混乱,需要……‘噪声’。”
她看向林楚枝:“楚枝,你能制造信息层面的干扰吗?不是防御,是主动释放大量无意义的垃圾信息,干扰它的观测和数据分析?”
林楚枝愣了一下,随即眼睛亮了起来:“可以尝试!把我的卡牌阵列从‘稳定逻辑’切换到‘信息过载’模式!但这会极大消耗我的精神力,而且无法持久。”
“不需要持久,只需要关键时候扰乱它的判断。”封冉又看向沈知榆,“知榆,你需要找到环境中的‘自然漏洞’——那些尚未被观测者完全掌控,或者因其自身规则冲突产生的薄弱点。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漏洞进行突进,或者设置陷阱。”
最后,她看向陆锡泽和伊法娜:“陆少将,伊法娜,你们的攻击需要更富变化,加入更多不可预测的假动作和战术欺诈。萨耶尔……”她顿了顿,“你的疯狂,或许就是我们最好的‘噪声’之一。”
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计划,意味着放弃部分稳定性和防御,拥抱混乱,以不可预测性对抗全知般的观测。
短暂的休整和战术调整后,众人再次出发。
这一次,林楚枝的卡牌不再散发稳定的光芒,而是如同失控的霓虹灯般疯狂闪烁,释放出海量的乱码和无效信息。果然,周围新型畸变体的动作出现了一丝不协调,它们的反应似乎慢了半拍,攻击也不再那么精准刁钻。
沈知榆指引着队伍,不再走“最优路径”,而是专门寻找那些能量流动异常、空间结构脆弱的“漏洞”区域穿梭。有时需要暴力破开一面看似坚固、实则内部已被蛀空的墙壁;有时需要冒险穿过一片引力紊乱的区域,虽然惊险,却有效地打乱了可能存在的监视和预设埋伏。
陆锡泽和伊法娜改变了战斗风格,虚实结合,时而佯攻,时而爆发,让畸变体的防御系统频频误判。而萨耶尔,则彻底放弃了章法,她的攻击变得更加癫狂、更加随性,血雾与霉雾弥漫,甚至偶尔会无差别地攻击周围的环境,制造出大范围的混乱区域,这种完全不符合逻辑的行为模式,显然给“观测者”的数据分析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他们就像一股无法预测的混沌洪流,在精心编织的数据罗网中横冲直撞。
终于,在经历了数次险象环生的遭遇战后,那个被标记为陷阱的坐标点——一个巨大的、如同地下车站调度中心般的广阔空间,出现在通道的尽头。
大厅中央,并非预想中的控制台或强大怪物,而是一个不断旋转、吞噬着周围光线的暗物质漩涡。漩涡周围,漂浮着无数闪烁着代码般光芒的锁链,它们连接着虚空,似乎在从整个副本世界抽取能量。而在漩涡的正上方,悬浮着一个巨大的、冰冷的金属眼球构造体,它正无声地“注视”着入口处的众人。
【检测到高浓度‘噪声’变量。数据分析受阻。】
【执行个体行为模式偏离度超过阈值。】
【启动清理协议:清除不可控变量。】
金属眼球——或许是“观测者”的一个终端或投影——发出了新的指令。
漩涡的旋转骤然加速,强大的吸力传来,同时,那些代码锁链如同活蛇般射向众人,锁链的尖端闪烁着分解物质的光芒。
陷阱,终于露出了它最后的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