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规矩
第一次卖鸡蛋的成功,让嫂子们兴奋得像孩子一样,叽叽喳喳地讨论着,笑声此起彼伏,一直持续到深夜,谁也没有丝毫睡意。
然而,当兴奋劲儿渐渐消退,现实问题便开始浮出水面。其中一个嫂子突然想到:“要是有人送来的鸡蛋是坏的,那可咋办呢?这损失算谁的呢?”
她的话音刚落,屋子里顿时安静下来,嫂子们面面相觑,都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过了一会儿,有人打破沉默:“那肯定不能大家一起担啊!谁的鸡蛋坏了,谁自己负责!”
“可要是在路上鸡蛋就坏了呢?这可怎么算?”另一个嫂子立刻反驳道。
这个问题让大家又陷入了新一轮的争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场面一下子变得嘈杂不堪,仿佛要吵翻天了。
玉华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等嫂子们的声音稍微小了一些,她才缓缓开口:“姐妹们,咱们这个合作社要想长久地办下去,就必须得有个规矩。不然,今天大家还和和气气的,明天可能就因为一点小事翻脸了。”
她的话让嫂子们都安静下来,纷纷看向她。玉华接着说:“我觉得咱们可以这样,每户送来的鸡蛋,都要提前检查一下,要是有坏的,就自己承担损失。卖出去的钱呢,统一记账,到了月底再一起分账。还有,每次咱们都留出一成的公积金,以备不时之需。至于大事,就大家一起商量着办,小事呢,就听管事的安排。你们看这样行不?”
嫂子们听了,都觉得玉华说得有道理,于是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行!就按你说的办!”
二、第一次“插队”风波
可没过两天,就有人来试探规矩。
张兰嫂子送来一筐鸡蛋,其中有几个明显裂纹。刘翠当场挑出来:“这几个不能算数。”
张兰嫂子不乐意:“哎呀,裂点壳还能吃嘛,卖出去也没人看得出来!”
当时,几个嫂子都犹豫了,不好开口。
玉华却把话说死:“不行!合作社的名声要紧。要是卖出去坏了,咱们以后就别想再做生意了。”
张兰嫂子脸涨得通红,嘴里嘟囔:“还不是鸡蛋,至于这么较真吗?”
可最后还是把裂的收回去了。
三、兵哥的介入
那天晚上,张兰嫂子在家里抱怨,正好让她男人听见。
“你们女人办事就知道争强好胜,鸡蛋算个啥!”
结果第二天早上,他竟当着众人说:“嫂子合作社怕是没啥前途,鸡蛋不就是个吃的,还搞规矩?!”
这话一出口,嫂子们脸色都变了。
李铁牛当场反驳:“军嫂们是靠自己本事挣钱,不偷不抢,有啥不行?我们当兵的,还得给她们撑腰!”
兵哥们纷纷附和:“对!嫂子们能干,咱们脸上也有光!”
这一场风波,反而让嫂子们心更齐了。
四、账本的威力
月底,合作社第一次分账。
玉华把账本一摊,每户的钱分得明明白白。
张兰嫂子拿到钱时,眼神闪烁,嘴上却再没说什么。
刘翠悄悄嘀咕:“规矩就是规矩,看谁还能挑刺!”
嫂子们都笑了。
五、隐隐的矛盾
可风波虽然压下去,暗地里的不满却并没完全消失。
有嫂子心里想:“分账是分到了,可要是有机会多卖点,能不能先偷偷留一手?”
也有人开始盘算:“合作社真能长远吗?要是半路黄了,我是不是亏了?”
玉华看在眼里,心里沉甸甸的。
她明白,合作社的路才刚起步,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