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时间,田地里活不多,秦寿登门的时候王德发正好在家。
“秦大夫来了,快进屋坐。”
在院子编竹篓的王德发余光扫到秦寿,马上拍了两下衣襟起身招呼,一张圆润的脸上两颗本就不大的眼睛,笑得眯了起来。
进堂屋时,看向秦寿手中提的布袋,思索来意,毕竟这位医术高超的年轻大夫,可不会无事来他家串门。
在屋子做针线的杨兰花听到动静,拎着一壶茶水进来,用的是家里最好的茶叶。
“婶子别忙活了。”见杨兰花打开柜子,从里面拿糕点,秦寿拦下。
杨兰花没听,将糕点装入碟子放在桌上后,才坐下。
秦寿说起了改良麦种的事情,要是村里人有意愿,今年春耕可以用新麦种播种。
杨兰花听着两人的谈话,不由把目光落在秦寿身上。
身姿挺拔,穿着一身干净的青衫,过去那副病怏怏、苍白透明的脸也变的红润有血色,这会说话的声音温润平缓。
只看外表,就和其他人完全不一样,她家老二读了十年书,和村里人比也能说得上一句有书卷气,但放在眼前的青年身边,和土里刨食的泥腿子没任何区别。
长的好不说,不但医术高超,德行都是杨兰花没见过的好,穷人看病不收诊费,有些实在困难的,药都是免费送的。
因着村里有个方圆百里都有名的大夫在,看病的人络绎不绝,这两年不少人家都会准备一间干净屋子供人过夜,甚至短租、长租的都有。
病人多了,药材需求量大,免费教人辨认药材,收的价格也高,村里人又多了一份收益。
今年还听说有几家准备种些药材,秦大夫会指导,这么想着,杨兰花也起了心思,准备等人走了,和当家的商量商量,也留出半亩地种药材。
不过很快杨兰花就没空想东想西了,听到秦寿说的麦子产量,和王德发同频高声道:“什么?!”
“六百斤!!!”
秦寿颔首:“中等田正常耕种,产量就在六百斤上下,上等田和下等田波动在百十斤。”
“这是真的吗,秦大夫?”
王德发知道以秦寿的为人,绝不会拿这种事乱说,但以他的理性判断,粮食亩产翻倍也是天方夜谭的事。
“我已经试种两年了,亩产有七百多斤。”
秦寿没有说谎,在院子右手边的地里这两年都种了半亩麦子,没怎么打理,但因为天地能量浓度高,产量自然也不错。
今年拿出来麦种,是因为他修为即将突破,等麦子成熟时,已经到了下一个境界,足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麻烦。
虽然没亲眼见过大宗师,不知他们战斗力如何,但高出两个境界,总归不可能还是自己的对手。
“太好了,秦大夫高义!”
王德发激动的一拍大腿,接着有些紧张问道:“不知道秦大夫那的新麦种有多少?”
“一千两百斤,大虎哥家里村长不用管,将种子分给有意愿种的人家就好。”秦寿说道。
“好,等会我就通知乡亲们,这个种子钱,秦大夫你看多少?”
王德发一口应下,问起了麦种钱,不说如此高产的种子,就是普通麦子一千两百斤也不是小数目。
“都是乡里乡亲,免费种就好,要是我改良的种子能改善乡亲们的生活,也是我的幸事。”秦寿摇了摇头说道。
知道秦寿不差这点,王德发就没有多劝,只是承诺道:“你放心,发到每家的种子,一定会种到地里面的。”
说完事情,时间快到中午,杨兰花极力留秦寿吃饭,秦寿没答应,夫妻二人只好送他出门。
看着走远的青衫身影,杨兰花胳膊肘捣了捣旁边的王德发:“瞧秦大夫这高大笔直的身板,哪有半分当初瘦弱的影子,从镇上刚回村时,传闻不大好,数着日子过活了,我看如今啊,村里没几个汉子有他身体壮实,好人有好报啊!”
“是啊,看着是要长命百岁了喽,村里担心的人,怕是都要走在秦大夫前头。”挨了一肘子王德发也没生气,乐呵呵说了一句。
……
民以食为天,虽说村里人都很相信秦寿的人品,但毕竟关系到一家老小的生计问题。
最后九十多户人家中,有四十多户领取了新麦种,大多是家里比较富裕些的,腾出一半亩地出现问题,也损失得起。
平均一家三十多斤粮种,可以种一亩多些的地。
马大虎家当初按人头分了四亩地,这几年又买了四亩,其中种麦子的有六亩,在春耕时都种上了从秦寿家带来的麦种。
秦寿将麦种送走后,就不再关注此事,按节奏过自己的日子。
书房。
将新的一枚有关土的符纹记录在【符典】后,秦寿心满意足合上书页。
“三百六十种基础符纹,通过组合已经能合成绝大部分想达到的功能了。”
将【符典】放在书架最中间一排,秦寿在满墙的大书架上扫了一眼,从几年前寥寥几本书,到现在的满架。
这些书大部分都是秦寿各方面的研究成果,越重要的,越靠近书架中间。
“小叔!小叔,我来找你玩了!”
听着门外传来口齿清晰的稚嫩声音,秦寿朝院门走去。
只见一个穿着浅蓝色衣服,带着虎头帽的白团子在青石路上飞奔过来,后面跟着大步疾走的马大虎。
“跃儿,想小叔没?”将扑向自己的白团子抱起,颠了一下,秦寿笑着问道。
“想,有这么想~”胖乎乎的人儿说着,两条小胳膊张大往身后伸,表示有那么多想。
“这臭小子和车轮一样,溜溜往前滑,现在追着都吃力,过两年不知道会皮成啥样!”马大虎有些喘气道。
“小孩子,有劲才好。”将马跃头上有些偏的虎头帽戴正,秦寿看向马大虎说道。
进屋拿出糕点给孩子吃,两人闲聊起来。
看着拿了一块糕点,颠颠跑去竹林的马跃,马大虎说道:“这小子,这段时间说了好几次要来你这,要种麦又要做豆腐,哪有闲工夫带他串门,鬼精鬼精的,知道昨天麦子种好了,方才豆子磨好,知道我有时间,喊了一声,头也不回的朝你这跑。”
“哈哈哈,我看他是想找铁蛋和翠花耍,这小嘴叭叭说着想我,屋里一刻也呆不住。”秦寿笑着说道。
提到铁蛋和翠花,马大虎不由啧啧称奇:“说来也奇怪,那两白熊呆在你这居然不走了,听说它们都生活在深山老林,有捕兽人抓了一只,在县城卖出了二百两的高价。”
“可能是我这风水好,长出来的竹子比别处香甜吧。”秦寿打趣说道。
两人说了一会话,也出门朝竹林走去,只见青石旁靠坐着两只一人高的大熊猫,马跃小小的一团,正殷勤的剥着竹笋。
给铁蛋大爷似的喂了一根嫩嫩的竹笋,马跃踮起脚尖高兴的摸了一把毛茸茸的熊耳。
翠花最先注意到秦寿两人,赶忙拿起竹笋自己剥起来,侧过身时,还给了铁蛋的屁股一爪子。
“咩~”铁蛋不满的叫了一声。
这一嗓子,也让马跃看到秦寿两人,两颗黢黑的眼睛散发出惊人的光亮,直接凑近摸铁蛋腹部最柔软的毛毛,圆圆的脸上一脸享受。
“这臭小子!”马大虎笑骂一声。
秦寿也有些忍俊不禁:“这属于是人仗人势了。”
马跃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傍晚,直到天色暗下来,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