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兰听见德妃的发难,心猛地一沉,立刻屈膝跪了下去。
她不敢再犹豫耽搁,连忙侧头低声吩咐侍立在一旁的芳若:
“快,将东西呈给娘娘过目。”
芳若会意,小将一直捧在手中的鸟笼向前送了送。
墨兰深吸一口气,将早已准备好的说辞清晰而快速地陈述出来。
听到这海东青不仅能弥补十四爷献礼的缺失,甚至可能扭转皇帝对老十四些许不满,德妃紧绷的面色终于和缓了些许。
但她依旧未开口叫墨兰起身,任由她跪在那里。
她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
“老四与老十四不亲厚,本宫向来是知道的。”
“此番事,若能依你所言,妥善解决,让老十四在皇上面前全了孝心,挣得体面,本宫便不再追究老四御下不严之过。”
“但,下不为例。”
她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向墨兰:
“若有下次,再让本宫知道有人委屈了老十四……”
德妃未将话说绝,但那未尽之语中的威胁之意,墨兰听得明明白白。
她连声保证:
“额娘放心,绝没有下次。”
“王爷回府后已重重惩处了年氏,夺其协理之权,禁足罚俸。”
“儿臣日后也定当严加管理王府内务,约束妾侍,绝不让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得了墨兰的保证,又见那海东青确实是个极好的转圜之物,德妃面色稍霁。
然而,东西还未送到皇帝面前,事情还未彻底解决,她心中那口气并未完全顺畅。
此刻,德妃不愿与墨兰多言,只是略显疲惫地摆了摆手:
“行了,你的意思本宫知道了。”
“海东青到了,本宫自会斟酌时机。你先回去吧。”
墨兰知道此时不宜再多言惹德妃厌烦,能得此结果已属不易。
她恭敬地再次行礼:
“是,儿臣告退。额娘好生歇息。”
说罢,才在芳若的搀扶下缓缓起身,因跪得久了,腿脚有些发麻。
她强忍着不适,姿态依旧保持端庄,一步步退出了永和宫正殿。
刚走出永和宫的大门,正准备朝着出宫的方向走去,墨兰身后却传来声音:
“请四福晋留步。”
墨兰闻声转头,看见唤她之人,正是许多年前,因一时心善救下的那个小宫女,崔槿汐。
这些年,墨兰明里暗里行善积德,施恩帮扶过的人不在少数,其中也不乏对她感恩戴德的。
可不知为何,唯有这个崔槿汐,当初救助之时,她脑海中曾清晰地响起过系统提示好感度增加的声音。
因此,墨兰对她印象格外深刻。
六年过去,崔槿汐已是二十出头的年纪,言行举止间透着一股沉稳干练,竟已有了几分大宫女的模样。
这些年,墨兰入宫次数有限,且多是正式场合,竟没怎么再见过这个姑娘了。
此刻,算是六年后第一次与她正面交谈,果然,那道熟悉的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
【目标崔槿汐对宿主好感度+10,当前好感度60】
墨兰心中微微诧异这突如其来的好感度提升。
随即看到她如今面色红润、眼神清亮,与当年瘦弱的模样判若两人,心下便了然了几分。
看来这丫头后来被分到了宜嫔宫中,日子过得不错,想必是念着旧恩,对自己又添了几分感激。
墨兰停下脚步,语气温和:
“槿汐?可是宜嫔娘娘有何吩咐?”
崔槿汐快步上前,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
“回四福晋的话,并非娘娘吩咐。是奴婢方才趁着换值歇息的空档,特意在此等候福晋的。”
她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玲珑的白瓷盒,双手奉上:
“听跟在娘娘身边伺候的姐姐们说起,福晋今日在永和宫外站了许久,想来腿脚定然酸胀难受。”
“这是奴婢自己闲暇时做的舒络膏,用了些活血化瘀的药材,缓解腿脚劳累最是有效。”
“奴婢手艺粗陋,还请您不要嫌弃。”
她仰着脸,眼眸亮晶晶的,里面盛满了期待。
墨兰看着她这模样,心头微软。
这崔槿汐倒是个知恩图报的好姑娘。
随即,墨兰示意芳若接过瓷盒,温声道:
“你有心了。多谢。我今晚回去便用。”
她顿了顿,又低声叮嘱道:
“另外,今日永和宫外之事,还望莫要声张,也烦请你转告宜嫔娘娘身边相熟的姑娘们,切勿多言。”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今日之事若传扬出去,只怕德妃声誉受损,对她们夫妇会越发不满。
崔槿汐神色一凛,立刻明白其中利害,郑重地点点头:
“福晋放心,奴婢晓得轻重,绝不会多嘴。”
墨兰见她懂事,微微颔首。
眼看宫门即将下钥,不再多留,转身带着芳若快步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