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左屯卫得知北路胜利的消息,根本就没有犹豫,同时知道辽东城渊盖苏文也被堵在了城外,此时的辽东城尽管空虚的很,但左屯卫根本没有再去进攻辽东城的打算,哪怕这时候拿下辽东城轻而易举。
阚陵留下几千人继续在辽东城下监控,他本人对辽东城根本没有兴趣,这就是明军嘴边的肉,要想拿下早就拿下了,赵瑞的军略就是尽可能地消灭高句丽的有生力量,阚陵一挥手直接带着一万五千人的左屯卫,转过身直接向着李绩的两万人冲了过去。
李绩带着两万人一直游离在高句丽大军旁边,寻找机会,但冯立的防守让他几乎没有任何偷袭的时机,想要侧翼袭击,但是他的机动性和冯立的骑兵相比还是有差距的,李绩又不想使尽全力和明军作战,就只能在一边敲敲边鼓了。
可是阚陵的一万五千人马转身冲过来的时候,李绩顿时冷汗直冒,他即使再觉得自己的军事能力再强,也不敢认为自己能战胜一万多的左屯卫,可是逃跑又不敢,这时候跑路,那就等着对方衔尾追杀吧。
两万人唐军刚刚列好阵型,左屯卫的骑兵就冲到了阵前,强弩的攒射顿时让唐军队伍稀疏起来,三个锋矢阵型以摧枯拉朽之势一头冲进唐军阵营。李绩的临场指挥的确是不错,唐军的步兵阵营死死拢在一块,才没有被冲散,可是正面受到的冲击也不是唐军能抵挡住的,三个锋矢阵很容易就冲破了李绩的大阵。
尽管李绩还能将唐军聚拢在了一起,但左屯卫的冲击还是带走了不少唐军将士的生命,尤其是阚陵透阵而出,战马跑出半里地便逐渐减缓了马速散开,在一声声的哨子声中,全军拨转马头,再次袭击过来,李绩暗恨,这太欺负人了。
李绩没有办法心一横,带领骑兵作为箭头,直接对着阚陵的骑兵对冲起来,身后的步兵紧紧跟随,竟然全军冲锋。
阚陵哈哈大笑,将旗挥舞,快到李绩阵前时,锋矢阵却向两边闪开,让李绩的骑兵从两阵之间穿过,可是阚陵的骑兵强弩却没有放过唐军,马上端起弓弩几乎不用瞄准朝着李绩的骑兵射去。
两军很快交错而过,立即看着身后一地的尸体,不由心里发凉,而此时,阚陵的队伍再次合拢,变成三个锋矢阵冲向自己的步兵,没有骑兵保护的步兵在装备上还比左屯卫差的不是一星半点,直接被左屯卫冲散。
不过好在阵型被冲散,如果是被包围在中间的话,唐军步兵可能一个都跑不掉,这阵型散了倒是有利于唐军的逃跑,这时候谁还在乎什么形象啊,整个唐军四散奔逃。
要是平时,这些步兵根本就逃不出去,他们再快还能快的过战马么,同样数量的骑兵对阵已经溃散的步兵,那就是跟在后面追杀就行了,步兵的全军覆没几乎是必然的。但阚陵没有时间去追击唐军,而是整好队伍,冲着高句丽的军队去了,这才让李绩有机会在远处收拢溃兵。
没有了李绩的牵制,冯立将看守的五千骑兵调回,开始了反击,阚棱的人马出现了,至少说明辽东城方向已经没有问题了,进而说明,北面的战局也基本上有了结果,这时候就不能让南路的高句丽逃了,自己憋曲地被进攻了一个上午了,也该吃点肉了。
冯立迅速组织骑兵,先用了两轮陶罐炸药开路。高句丽一早上都处于进攻状态,在他们眼里,明军也不过如此嘛,都是被压着打的,可是现在冯立一放手反击,高句丽才知道,人家一开始就没用全力。
只是两轮陶罐炸药就把高句丽全部炸懵了,锋利的两万骑兵从两侧直接攻进高句丽的队伍里,战士们也都是憋疯了,大家什么时候打的这么难受了,只能缩在阵地上被动挨打,现在一个个如猛虎下山,将高句丽打的节节败退。
渊净土还想着顶住冯立的这一波冲击,挽回劣势,可是阚棱的加入让他顿时绝望起来,明军以五千人为一个队伍在自己的大营里纵横交错,几乎没有敌手,自己的士兵只要挡在对方面前不是被射死就是被骑兵长枪挑飞。
整个辽河边上瞬间成了屠宰场,土地因为鲜血的浸染都变得泥泞起来。带着两千多人逃回辽东城的渊盖苏文见到这样的场景,不由得口吐鲜血昏迷过去,心高气傲的他这时候才知道自己和大明的差距,这是自己自找的,集结好了大军给对方屠杀的。
在被手下救醒之后,渊盖苏文就知道自己要走了,不然以自己的这点兵力固守辽东城,被明军合围之后想逃也逃不掉了,于是率领残兵败将开城逃亡国内城而去。
此时战斗已经接近尾声,战场上的高句丽士兵已经全线溃散。李绩也已经带着残兵败将向建安城退去。明军组成几百人的小股骑兵到处追杀逃散的高句丽士兵,很多高句丽士兵逃开的时候,脱去铠甲,抛掉武器,化作普通人逃走。
阿史那思摩和摩会来到赵瑞大营,两人站在大帐门口大气也不敢喘,这样的大战对于他们来说太震撼了,尤其是契丹族人,平时和猛兽搏斗一个个骁勇善战,厉害得很,再加上还未开化多久,那都是桀骜不驯的模样,可是在这堆积如山的尸体面前却是瑟瑟发抖。这种大规模军团作战的场景不是他们部落之间械斗所能比的。
赵瑞从军帐里面出来,两人不顾身份,都是一头栽在地上,匍匐在那里,赵瑞笑呵呵说道,
“我军大胜,你们是功臣,怎么不去打扫战场,收拾收拾战利品啊?到我这里做什么?“
阿史那思摩头杵在地上,回答道,
“这都是陛下运筹帷幄的,我等就是出点力气而已,不敢居功,陛下没有让我们打扫战场缴获,臣等不敢擅自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