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
“源泉”计划的资金如同无声的春雨,滋养着“林凡基金会”的各个项目,使其影响力在国内特定的公益和商业圈层内稳步提升。而dSm(深空矩阵)在全球的布局,则在林凡的意志和系统超前的指引下,继续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和深化。通过【战略资源预置】功能,dSm不仅锁定了关键的稀有矿产,更开始提前布局未来科技的核心领域——量子计算、可控核聚变、生物基因编辑等最前沿的实验室和初创公司,都能看到dSm旗下风投基金那低调却不容忽视的身影。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dSm的快速崛起,尤其是在资源和高科技领域的强势介入,终于引来了真正的巨鳄注视。
麻烦首先出现在欧洲。dSm控股的“莱茵金属精工”在竞标一个欧盟主导的、关乎下一代航空发动机材料的重大项目时,遭遇了来自老牌工业巨头“克虏伯-马特”公司的强力狙击。对方不仅联合了其他几家欧洲企业共同压价,更动用了政治游说力量,以“核心技术及供应链安全性”为由,试图将“莱茵金属精工”排除在核心供应商名单之外。这不仅仅是商业竞争,更带有明显的地域保护和技术封锁色彩。
几乎在同一时间,dSm在非洲某国秘密控制的一处高品位钴矿勘探点,遭到了不明武装力量的骚扰,虽然被“暗影”团队在当地雇佣的安保力量击退,但对方装备精良,战术娴熟,绝非普通的地方武装,其背后显然有更专业的势力在操控。
两份紧急报告几乎同时摆上林凡的案头。
林凡看着报告,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他早就料到,当dSm的触角伸向这些关乎国家战略和未来科技命脉的领域时,必然会触动既得利益者的神经。之前的“清道夫”协议只是清理了些杂鱼,现在,真正的考验来了。
他没有慌乱,甚至没有立刻召集dSm的“代行者”们开会。他首先调出了系统界面。随着dSm实力的提升和任务的推进,系统似乎也进入了一种“活跃”状态。
【检测到宿主商业帝国面临战略性围堵与地缘政治风险。】
【触发特殊辅助模式:‘危机推演’。可消耗一定积分(由宿主现有资产及影响力折算),对当前危机进行多维度模拟推演,提供最优应对策略建议(注:推演结果基于现有信息及概率,非绝对预言)。】
【是否启动‘危机推演’?预计消耗积分:0.5%(当前总积分基于dSm估值、宿主个人资产及综合影响力动态计算)。】
林凡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是”。瞬间,他的意识仿佛被拉入一个虚拟的空间,无数数据流和可能性模型在他眼前飞速闪过。几分钟后,推演结束,一份详尽的应对策略建议出现在他脑海中。
策略核心在于:分化瓦解,借力打力,暗度陈仓。
针对欧洲的围堵,推演建议不应正面硬抗“克虏伯-马特”的政治游说,而是利用dSm早已通过“灯塔计划”建立的、与欧盟内部某些主张“技术多元化和竞争”的智库及官员的非正式渠道,释放关于“克虏伯-马特”自身技术瓶颈和成本超支的“分析报告”,同时,让“莱茵金属精工”主动提出,愿意与一到两家欧洲本土的中小型技术公司组成“联合体”参与竞标,共享部分非核心技术,以换取“欧洲身份”,化解安全性质疑。
针对非洲的武装骚扰,推演建议不宜直接大规模冲突,以免陷入泥潭。应通过“暗影”团队,精准锁定幕后黑手(推演指向了某家与“克虏伯-马特”关系密切的国际矿业顾问公司),然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匿名向该顾问公司在其他地区的竞争对手和当地反政府武装,提供其非法活动及资金链的“情报”,让其自顾不暇。同时,dSm应加速与当地部族领袖和政府的“利益捆绑”,通过修建基础设施、提供医疗教育援助等方式,稳固地盘。
林凡退出推演状态,眼神锐利。系统的建议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且更为细致和具有操作性。他立刻通过加密频道,向dSm首席“代行者”和“暗影”负责人下达了清晰的指令。
就在林凡运筹帷幄,应对海外风浪之时,魔都这边,也并非全然平静。
安迪 首先察觉到了精言集团内部一丝不寻常的气氛。叶谨言似乎对某个涉及海外资产配置的决策有些举棋不定,几次会议上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甚至私下向她询问过更多关于国际资本市场波动,尤其是涉及欧洲工业股和非洲矿业股异动的看法。安迪凭借其专业敏锐,隐约感觉到这些波动似乎与一个若隐若现的名字——dSm——有关。她不由得再次想起了林凡,想起了他那种深不见底的从容。
而 王漫妮 则在一次与欧洲某奢侈品百货的采购经理洽谈“林曼时尚”入驻事宜时,对方无意中提及,最近欧洲高端工业圈似乎在流传一家名为“dSm”的机构,风格很强硬。说着无心,听者有意,王漫妮立刻联想到了林凡偶尔提及的这个缩写,心中对林凡的敬畏和依赖又深了一层。
甚至连 林晓 都在学校的国际商业案例分享课上,听到教授以一种惊叹又困惑的语气,提到了一个近年在全球资源和高科技领域快速崛起的、背景极其神秘的“深空矩阵”(dSm),其操作手法和资源整合能力堪称教科书级别。林晓听着,脑海里莫名就浮现出哥哥林凡那沉静的面容,她甩甩头,觉得自己想多了,哥哥虽然厉害,但应该还没到这种全球级别的层面吧?
这些细微的涟漪,暂时还未汇聚成浪,但林凡通过系统和他布下的信息网络,已然知晓。他并不在意,甚至有些乐见其成。适当的“神秘”与“强大”的印象,有助于巩固他在这些“关键角色”心中的地位。
几天后,dSm的应对策略开始显现效果。
在欧洲,“莱茵金属精工”与两家法国、意大利的中小型技术公司组成“欧洲先进材料联合体”的消息公布,有效缓解了政治层面的压力。同时,关于“克虏伯-马特”技术瓶颈的“流言”开始在特定圈层传播,使其股价受到一定影响,不得不分出精力应对。
在非洲,那家国际矿业顾问公司突然焦头烂额,其在南美的某个重要项目因“机密文件泄露”而遭到当地环保组织和土着社区的强烈抗议,资金链也出现问题,再也无力遥控非洲的骚扰行动。dSm则趁机与当地政府签署了更深入的合作协议,承诺投资建设一条连接矿场和港口的公路,并援建一所职业技术学校,赢得了当地民众的好感。
一场看似凶险的风波,在林凡精准的布局和系统“危机推演”的辅助下,再次被化解于无形。dSm不仅没有受损,反而借此机会更深入地融入了欧洲的工业链条和非洲的本地社会。
林凡站在君悦府的落地窗前,手中端着一杯清水。窗外,魔都的夜色璀璨依旧。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他深知,今天的胜利只是暂时的,dSm未来的征途,必将伴随着更多、更猛烈的风浪。但他无所畏惧。
“下一个,会是谁呢?”他轻声自语,眼神平静地望向远方深沉的夜空,仿佛在等待着下一场更大的风暴,也仿佛……在期待着亲手掀起它。
(第三十六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