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时间,转瞬即逝。
这七十二小时里,云海科技的办公室灯火通明,每个人都像上紧了发条的钟摆,高速运转。郑勤跃几乎没有合眼,他一边盯着技术文档的最终定稿,一边亲自撰写那份关乎生死的商业规划书。
9月29号下午,约定的时间到了。
技术总监还有唐宁和几个核心技术人员,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却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兴奋,敲开了郑勤跃办公室的门。
“跃哥,搞定了。”唐宁的声音有些沙哑,但透着骄傲。他将一个厚厚的文件夹和一台平板电脑放在郑勤跃的桌上。
郑勤跃接过文件夹,翻开了第一页。
只看了一眼,他那颗悬了三天的心,就落下了一半。
这不仅仅是一份技术文档,这简直是一件艺术品。从宏观的系统架构图,到微服务的拆分逻辑;从前端的Vue框架选型理由,到后端Java的Spring cloud生态应用;从数据库的表结构设计,到缓存策略的部署……每一部分都条理清晰,图文并茂。复杂的代码逻辑被用通俗易懂的流程图和注释语言解释得明明白白。
他快速地翻阅着,越看越心惊,也越看越欣慰。他能从字里行间看出,唐宁他们这三天是真正下了苦功的。这份文档张弛有度,既有能让专业人士信服的深度,又有能让外行人窥其门径的广度。哪怕是对技术一窍不通的人,只要花上半小时,也能大致明白这个平台的“骨架”是如何搭建起来的,它的“肌肉”有多强壮,它的“大脑”运转得有多高效。
“辛苦了。”郑勤跃抬起头,看着唐宁和身后几个同样疲惫的兄弟,由衷地说道,“你们做得非常好,超出了我的预期。这份东西,就是我们最硬的底牌。”
唐宁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为了公司,为了跃哥你,值了!”
技术这块最硬的骨头啃下来了,郑勤跃心中有了底。他合上文件夹,目光转向墙上的时钟。
现在,就差最后两份了。
一份,是来自财务的账目报告,那将决定他的“清白”。
另一份,是他自己写的商业规划书,那将决定他的“未来”。
他看了一眼手机,时间指向下午三点。史恩恩,该来了。他的心,又不禁提到了嗓子眼。技术上的完美无法掩盖财务上的任何一丝瑕疵,而财务,恰恰是他此刻最没有把握的一环。
下午三点整,办公室的墙钟时针和分针精准地重合在“3”这个数字上。
郑勤跃的目光从那份完美的技术文档上移开,落在了紧闭的财务室门上。时间到了,史恩恩却迟迟没有出现。
他看了一眼墙上的钟,又看了一眼手机,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公司是五点半下班,还有两个多小时。他本想给对方留足体面,但现在看来,被动等待不是他的风格。
“唐宁,”他叫住正要离开的唐宁,“你去一趟财务室,让史恩恩把东西带过来,现在。”
唐宁愣了一下,从郑勤跃冰冷的语气里听出了不寻常,他没多问,点了点头便出去了。
几分钟后,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
史恩恩跟在唐宁身后走了进来,她怀里抱着一个薄薄的文件夹,脸色比三天前更加憔悴,眼神躲闪,不敢看郑勤跃。那副样子,不像一个来汇报工作的员工,倒像一个等待宣判的犯人。
“郑总,您要的资料……”她把文件夹放在桌上,声音细若蚊蝇。
郑勤跃没有立刻去碰那个文件夹,他的目光像刀子一样刮在史恩恩的脸上:“这就是你准备了三天的东西?”
史恩恩的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
郑勤跃终于伸出手,拿起了那个文件夹。他只翻了两页,眉头就紧紧地锁了起来。再翻几页,他的脸色已经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这根本不是什么报告,这简直就是一堆垃圾!
所谓的账目,就是几张从财务软件里直接打印出来的流水账,杂乱无章,连最基本的分类都没有。所谓的报表,格式混乱,数据对不上,收入和支出的项目混在一起,看得人头昏脑涨。
他强压着怒火,一页页翻下去,心也一点点沉入谷底。
报销!触目惊心的报销!
一笔笔高额的报销单,没有任何详细的用途说明,只有“办公用品”、“业务招待费”这样模糊的标签。有一张招待费甚至高达两万,而公司最核心的技术人员,一个月的工资也才这个数。这和公司初创时期节衣缩食的轨迹完全不符,简直荒谬!
更让他心惊的是,在支出明细里,他看到了大量“库存商品采购”的记录,金额不小,但在资产表上,却根本没有对应的库存项。这些钱花出去了,买的东西在哪里?没人能说清楚。
“啪!”
郑勤跃猛地将文件夹摔在桌上,发出一声巨响。史恩恩吓得浑身一颤,差点哭出来。
“史恩恩!”郑勤跃的声音冰冷得没有一丝温度,“这就是你给我的答案?账目混乱,报表不清,收支不明!这些报销单你审核过吗?这些钱都花到哪里去了?还有这些库存,东西呢?!”
他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盯着她:“我给你三天时间,不是让你来糊弄我的!这一塌糊涂的东西,你是想让我拿着它去跟万先生解释,还是想直接把我们所有人都送进监狱?”
技术上的完美,在这一刻被财务上的巨大黑洞吞噬得一干二净。他精心准备的铠甲,被人从背后掏出了一个致命的大洞。
他看着眼前这个瑟瑟发抖的女人,心中涌起的已经不只是愤怒,更是一种彻骨的寒意。
他知道,这已经不是能力问题了。
这背后,绝对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