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暗鼠”灰尾那充斥着数据流与阴影气息的巢穴中走出,重返西区那充斥着生存挣扎的浑浊空气里,陈末三人仿佛从一个信息的深海浮上了现实的海面,但带回的却不是轻松,而是更加沉重、错综复杂的谜团与危机感。
“求知会”、“黎明之子”、“归一会”的阴影、“学院”的实验场、“净化派”试图唤醒的古老存在……灰尾提供的情报,像一块块沉重的拼图,将白鹿堡看似稳固的表象下,那暗流涌动的真实图景,一点点勾勒出来,令人心惊。
“末哥,”张强打破了沉默,声音带着罕见的凝重,“这地方……感觉比死亡裂谷还他妈邪性!外面是怪物,里面是人精,还都他妈不怀好意!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王桐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神充满了忧虑:“陈队,局势比我们预想的复杂十倍。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外部威胁迫在眉睫。我们就像闯进了一个布满陷阱的雷区,一步走错,可能万劫不复。选择盟友……变得至关重要,也无比艰难。”
陈末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在前面,步伐沉稳,目光却如同最精密的探针,扫过街道两侧那些为了生存而奔波、挣扎、或麻木或狡黠的面孔。这些是构成堡垒基石的普通人,他们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顶层那几个人的决策与博弈。
【绝对推演】以前所未有的强度运转着,将目前接触到的所有信息——魏常的隐疾与掌控力、沈心的务实与潜在影响力、雷震的霸道与技术实力、灰尾的情报网、以及那些隐藏在水下的暗流——全部纳入分析模型,模拟着各种结盟方案可能带来的后果。
回到“老兵之家”那间狭小却暂时安全的房间,陈末示意张强和王桐坐下。他需要听取他们的意见,这不仅是为了集思广益,更是为了统一团队内部的思想。
“都说说吧,”陈末的声音平静,打破了房间内的沉寂,“如果必须选择,你们认为,我们现阶段应该倾向于与哪一方,或者哪几方,建立更紧密的盟友关系?”
张强第一个开口,他拳头握紧,语气直接:“要我说,就魏堡主!他是堡垒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有他在上面罩着,雷震那帮龟孙子才不敢明着动我们!而且咱们还帮了他,有这份人情在!”
王桐则显得更为谨慎,他思考着说:“魏堡主确实是最佳的政治庇护。但他的身体状况是个巨大的不确定因素。而且,完全倒向魏堡主,意味着我们会直接站在雷震的对立面,甚至可能引起‘学院’的警惕。我认为,沈女士或许是个更稳妥的选择。她掌握农业命脉,为人务实,与我们又有合作项目,关系更容易巩固,也不像完全依附堡主那样目标明显。”
两人观点鲜明,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思路——依附最高权力,或者选择相对安全、有共同利益的务实合作。
陈末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粗糙的桌面上轻轻敲击。等两人说完,他才缓缓开口:
“你们的想法都有道理。但是,我们思考盟友的选择,不能仅仅从‘寻求庇护’或者‘规避风险’的角度出发。”
他目光扫过两位同伴,眼神锐利,“我们要考虑的,是‘破晓’能在白鹿堡达到什么目标,以及,哪一方或哪几方的联盟,最能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
他站起身,在狭小的空间内踱步,声音清晰而冷静:
“依附魏常,能获得最高的起点和明面上的庇护,但也会让我们过早地卷入最高权力的漩涡,成为众矢之的。而且,将团队的命运完全系于一个身体状况不佳的强者身上,风险太高。”
“只与沈心合作,相对安全,但上限也低。农业固然重要,但无法给我们带来足够影响整个堡垒格局的力量和资源。在未来的大变局中,我们可能只能随波逐流,无法掌握主动权。”
“至于雷震……”陈末摇了摇头,“他的规则简单粗暴,缺乏政治智慧。与他结盟,短期内或许能获得强大的武力支持,但长期来看,极易被他当成纯粹的棋子甚至炮灰使用,不符合我们的长远利益。”
张强和王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陈末的分析,显然比他们想的更深远。
“那……我们该怎么办?难道谁也不靠?”张强疑惑道。
“不。”陈末停下脚步,眼中闪烁着冷静的算计光芒,“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动态的、非排他性的、以我为主的’联盟网络。”
“动态的、非排他性的、以我为主的?”王桐重复着这几个词,试图理解其中的含义。
“没错。”陈末解释道,“动态,意味着我们的盟友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根据局势和自身需求进行调整。非排他性,意味着我们可以同时与多方保持良好关系和不同程度的合作,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以我为主……”
他的语气加重,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意味着无论与谁合作,核心目标必须是增强‘破晓’自身的实力、声望和不可替代性!我们要做棋手,而不是棋子!我们要成为连接各方的‘枢纽’,而不是依附于某一方的‘附庸’!”
张强和王桐的眼睛亮了起来。陈末的这番话,为他们指明了方向,一种更加主动、更具野心的方向!
“具体要怎么做?”王桐急切地问道。
陈末走回桌边,手指在虚空中划动着,仿佛在勾勒一张无形的战略图:
“第一,对魏常,我们保持‘忠诚的合作者’姿态。定期用‘萤石’为他进行辅助治疗,巩固这份恩情与信任,获取最高层面的政治庇护和信息权限。但不过分亲近,避免被完全打上‘堡主派’的标签。”
“第二,对沈心,深化‘技术合作伙伴’关系。全力协助她解决灰薯病害,这不仅关乎贡献点,更关乎民心和人望。通过农业项目,我们可以积累声望,并与堡垒最基础的生存命脉绑定。”
“第三,对雷震,维持‘潜在技术供应商’的接触。用‘噬能幽铁’的开采设想吊住他的胃口,展现我们的价值,缓和之前的冲突。必要时,可以与他进行有限的、以技术或资源交换为目的的合作,但保持距离,绝不深入。”
“第四,对灰尾,建立‘情报共享伙伴’关系。用我们独特的信息获取能力,换取他的情报支持,将他作为我们感知堡垒暗流的‘眼睛’和‘耳朵’。”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甚至……对于那些隐藏的势力,如‘求知会’,我们也可以在合适的时机,以合适的身份进行接触。知识,同样是一种力量。”
“那……‘黎明之子’和‘归一会’呢?”张强问道,语气带着厌恶。
“警惕,监视,但暂时不主动冲突。”陈末冷静地说,“我们现在力量有限,不宜树敌过多。但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尤其是他们与‘归一会’的联系。这可能是未来一个巨大的隐患。”
一套清晰、立体、极具操作性的结盟策略,在陈末的阐述中成型。它不是简单的站队,而是一张精心编织的关系网,旨在利用各方资源,壮大自身,同时规避风险。
张强用力一拍大腿,兴奋道:“妙啊!末哥!这样一来,咱们岂不是左右逢源?谁都得给咱们几分面子!”
王桐也深吸一口气,眼中充满了敬佩:“陈队,我明白了。我们不是要选择一棵大树依靠,而是要让自己……成为一片无法被忽视的森林!”
“可以这么理解。”陈末点了点头,“但这需要极高的平衡技巧和对时机的精准把握。一步踏错,可能满盘皆输。”
他看向两位同伴,语气郑重:“所以,从今天起,我们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和任务。张强,你负责与雷震那边可能的‘武力展示’层面的接触,保持我们的威慑力。王桐,你主要负责与沈心的技术对接和灰尾的情报往来,确保信息畅通和项目推进。而我,负责与魏常的沟通和整体战略的把握。”
“明白!”张强和王桐齐声应道,士气高昂。
就在这时,陈末的视网膜上,一条新的【隐秘】情报悄然浮现:
【隐秘:堡垒西区,“求知会”秘密集会点(位于废弃的第七图书馆地下),近期因能源短缺导致部分关键研究停滞。其首领“老学究”正为一种高精度环境模拟器的能源核心发愁。(该情报可锁定追踪)】
陈末心中一动。真是想什么来什么。“求知会”、能源核心、老学究……这或许是一个接触那些隐藏学者的绝佳机会!
他没有立刻声张,只是将这条信息记在心里。
“好了,战略既定,剩下的就是执行。”陈末结束了他的布局,“王桐,你立刻去农业区,与沈女士对接,启动灰薯项目的具体试验。张强,你跟我再去一趟军工区,以探讨‘噬能幽铁’开采细节为由,再见一次雷震,稳住他。”
“是!”
队伍再次行动起来,目标明确,步伐坚定。
当陈末和张强再次踏入那喧嚣灼热的军工综合体会,找到正在监督一批新式步枪生产的雷震时,这位军工巨头看到他们,钢灰色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诧异,但比起上次纯粹的审视,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复杂神色。
“又是你?”雷震挥挥手让手下继续工作,抱着胳膊看着陈末,“怎么,那个什么稳定区的设想,有眉目了?”
“有一些初步的勘探思路,需要更详细的地质和规则扰动历史数据支持。”陈末不卑不亢地说道,“另外,我们小队近期可能会接取一些清理堡垒周边小型威胁的任务,锻炼队伍的同时,也可以帮雷老大测试一下这批新装备的实战效果,算是互利互惠。”
他没有提结盟,只是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建议。
雷震眯着眼睛打量了陈末片刻,又看了看旁边跃跃欲试的张强,哼了一声:“小子,滑头!不过……老子喜欢跟明白人打交道。数据我可以给你一部分,测试武器也行,但要是弄坏了,照价赔偿!”
“当然。”陈末微笑点头。
离开军工区时,张强忍不住低声笑道:“嘿,这铁疙瘩好像也没那么难打交道了。”
陈末望着堡垒上空那永恒的灰霾,轻声道:“不是他好打交道了,而是我们让他看到了‘价值’和‘规矩’。利益,是这末世中最通用的语言。”
与此同时,王桐在农业区与沈心的对接也异常顺利。沈心对陈末团队的高效和务实赞赏有加,不仅开放了试验田和部分数据库,甚至调拨了两个助手协助他们。
而陈末,则在返回“老兵之家”的途中,看似无意地绕道去了西区那个标记着“第七图书馆”的废弃建筑附近,【环境感知】悄然覆盖了那片区域……
盟友的选择,并非一蹴而就。
它始于一次精准的价值展示,一次务实的合作提议,一次悄无声息的布局。
“破晓”小队,正以一种超出所有人预料的速度和方式,在这座庞大而复杂的堡垒中,织就着属于自己的关系网络,悄然改变着力量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