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苏哲看清离间计,父女情谊更深厚
那布包入手微沉,隔着粗糙的棉布,能摸到物件方正的棱角。张妈的手还在微微发抖,掌心因紧张而沁出薄汗,她将东西塞给苏浅月后,便如释重负般退后半步,警惕地望向门外,像一只护着雏鸟的母鸡。
“小姐,您快收好。这东西……老奴也不知是什么,只是瞧着是夫人极珍视的,那楠木箱子,老奴擦了不下百遍,从未发现过还有夹层。”
苏浅月的心跳漏了一拍。她将布包拢在袖中,指尖隔着布料感受着那冰凉坚硬的触感,对张妈温言道:“张妈辛苦了,此事不要对任何人提起,您先去歇着吧。”
待张妈躬身退下,青禾立刻将房门合拢,落了栓。
苏浅月走到灯下,这才将布包缓缓打开。一层,又一层,包裹得极为仔细。当最后一层柔软的细棉布被揭开,一只小巧的紫檀木盒静静地躺在她的掌心。
盒子不过巴掌大小,通体暗沉,却泛着温润的幽光。盒身雕刻着细密繁复的兰草纹样,刀工精湛,每一片叶子的舒展,每一朵花苞的含蓄,都栩栩如生。这雕工,与她内衬上母亲留下的兰草绣样,竟有七分神似。
她试着打开盒盖,却发现盒子上带了一把小巧的黄铜锁,锁孔细如针尖,没有钥匙,根本无法开启。她将盒子凑到鼻尖,一股极淡的、混杂着药草与木料的沉静香气,钻入鼻息。
这是母亲的味道。
她握着这只无法开启的盒子,仿佛握住了母亲留下的一段沉默的过往。前世今生,她对母亲的印象,大多来自于旁人的描述与日记里的寥寥数语。可这只盒子,这上面熟悉的兰草纹,这沉静的香气,却让她真切地感觉到,母亲沈兰芝,曾真实地存在过,她聪慧,通医理,心思缜密,并且,她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只蝎子,这个盒子……母亲,您到底在与什么样的人周旋?
苏浅月将盒子重新包好,贴身藏起。她知道,这又是一条线索,但眼下,还不是追查它的时机。
……
相府的清晨,比往日多了一丝肃杀。
苏哲端坐在书房主位,面沉如水。昨夜他一夜未眠,脑中反复回响的,不是北境的战报,而是钱文博那番“语重心长”的话,以及女儿为他奉茶时,那双清澈而坦然的眼睛。
府里的总管家躬身立在堂下,额上见了汗,声音比平日低了八度:“相爷,后罩房那两个嚼舌根的婆子,已经按您的吩咐,一人打了二十板子,着人牙子即刻发卖出京了。”
苏哲“嗯”了一声,目光落在书案上的一方镇纸上,那是一块冷硬的墨玉。
两个下人,掀不起风浪。可这风,是从哪里吹来的?
柳玉容被禁足,形同废人。刘全等人被处置,府内刚刚清净。偏偏在这个时候,流言四起,而且矛头如此精准,句句都冲着离间他们父女关系而来。这背后若没有一只手在推动,他苏哲这二十年的宰相,便是白当了。
那只手,很可能就属于宁王府的“巳蛇”。
从内务钱财上无法撼动浅月,便转而攻击人心。先是动摇他在府中的威信,再是离间他们父女的感情。一步一步,都是要将浅月从他身边孤立出去,让她失去最大的倚仗。
好毒的计策。
苏哲的心中,涌起一股后知后觉的寒意,以及对女儿更深的愧疚。他差一点,就真的中了这离间之计。
他挥了挥手,让总管家退下。书房里重归寂静,他却觉得心烦意乱。他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庭院里被秋风扫落的枯叶,只觉得这偌大的相府,也如这风雨飘摇的朝局一般,暗藏危机。
“父亲。”
一声轻唤打断了他的思绪。苏浅月不知何时已站在门口,手里依旧端着那个白瓷托盘。今日的托盘上,除了安神茶,还多了一小碗晶莹剔透的银耳莲子羹。
“看您昨日胃口不佳,女儿炖了些清润的,您尝尝。”她将东西放下,动作自然而娴熟。
苏哲看着她,心中五味杂陈。他忽然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浅月,你过来。”
他指了指书案上摊开的一份卷宗。
苏浅月走过去,垂眸一看,是一桩颇为棘手的案子。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