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团里的情况最熟,把所有枪法出众的战士全都挑出来,编入各排。
等会儿四面出击时,这些好手只有一个任务:专打鬼子的机枪点,务必在第一时间把敌人的轻重机枪手统统给我端掉。
“是!”
“和尚,和尚!”
王风高声呼唤,魏大勇闻声疾步赶来。
“团长,您找俺?”
“具体的打法待会儿老黑再跟你详细交代。战斗打响后,掷弹筒轰完,立刻把轻机枪火力集中到一点,强行撕开口子,直接冲出去!”
“是!”
出发前,王风再次下达指令,这次是面向全体官兵的命令:“兄弟们,都给我听清楚了,战斗一打响,你们脑子里只准想一个字——‘冲’!咱们这一仗讲究的就是快如闪电,所有人必须把腿脚给我甩起来!一旦突破日军第一道封锁线,别管身后那些鬼子,继续往前突进,直扑第二道防线!打法跟破第一道一样,一环扣一环,务必在最短时间内连破三道封锁,迅速绕过安太山,向沁河东岸集结!
动静儿一定要闹大,老团长和政委那边才好趁机脱身。
都给我记牢了,小鬼子不过是泥捏的纸老虎,咱们就用铁拳把他们砸个稀烂,一口气冲出去!出发!”
命令一落,队伍立即开拔。
在根据地休整期间,战士们吃饱喝足,训练也从没落下,尤其是五公里负重跑,练得滚瓜烂熟。
如今命悬一线,跑这点路自然不在话下。
王风甚至专门琢磨出一套战术,要求战士们在高速行进中,仍能保持步枪的稳定射击。
这一点他深有体会——战场上最容易被鬼子一枪毙命的,往往是那些站着不动、举枪瞄准半天的战士。
因此,在全团大会上,王风讲得明明白白:开火必须快,前提是你得动起来!
移动的目标最难打中,哪怕只是左右晃动一下身子,鬼子的一颗子弹就很难击中心脏要害。
如今看来,平时的苦练终于派上用场。
这一次,王风严令:所有射击必须在行进中完成。
不管战况如何,前进的脚步绝不允许停滞。
哪怕像块硬骨头一样,也要硬生生碾碎鬼子的包围圈,一路冲出去!
“团长,距离不足三百步了!刚才有两个鬼子侦察兵摸过来,已经被我们干掉了。”
队伍推进极快,原本距离日军封锁线不过一公里左右,不过片刻工夫,双方已近在咫尺。
老黑返回后报告。
由于王风率队准备正面强攻日军包围圈,交战地点已不在先前藏身的树林内,而是转移到林外较为开阔的地带。
所幸地形仍有起伏,几处土坡高低错落,正好作为掩体,暂时遮挡彼此视线。
王风点头:“好!通知柱子,立刻设立掷弹筒阵地。再给他加派两人,冲锋开始后,务必让掷弹筒手紧跟队伍前进。”
“是!”
……
一处隐蔽的土坡后方,“柱子,怎么样?看你捣鼓半天了,搞定了没?”
王承柱苦笑:“三哥,鬼子一直在往前挪,我这边刚对准,他们又走远了。这不是打阵地战,没法儿固定瞄准啊!”
“不用死瞄鬼子,咱们炮弹有限,这回主要是给后面冲锋的兄弟掩护用。你只要把爆炸点定在鬼子封锁线前面就行。”
“嗯,三哥,那可就容易多了。”
“那就准备齐射!”
“是!”
轰轰轰——
一排掷弹筒几乎同时发射,炮弹在日军封锁线前方数步处猛烈炸开,烟尘冲天而起,瞬间遮蔽了日军的视线。
王风跃上土坡,怒吼一声:“杀——!”
刹那间,喊杀声震耳欲聋,早已蓄势待发的战士们如猛虎下山,从土坡两侧迅猛冲出……
……
王风的判断完全正确。
他这边动静极大,日军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过去。
李云龙与徐梓琳心领神会,明白这是王风在为他们创造突围机会。
虽有担忧,却毫不迟疑,立即下令部队向日军包围圈发起突围进攻。
战斗刚一开始,王风便冲锋在前,和尚紧随其后。
全队在二人的带领下,如利刃般直插日军封锁线,发起猛烈冲击。
王风制定的战术取得了成效。
原本日军采取直线式的地毯式推进,单从包围圈各点来看,防御极为薄弱。
日军自然也意识到这一隐患,因此每隔五步便部署一挺轻机枪,每二十步更配有后随的重机枪,目的正是为了在敌军从四面突袭时,能以密集火力实施压制扫射。
然而这一次,日军还未曾来得及展露得意之色,便猛然发觉——从各个方向冲杀而来的八路军队伍中,竟有人专门针对他们的机枪手进行精准狙杀。
往往日军的轻重机枪刚响起几声,射手便已被击毙倒地。
更令日兵震惊的是,这支对手与以往所遇截然不同。
他们展现出极强的突击气势,冲锋途中几乎没有一人原地驻足射击,而是边奔跑边开火,不论是否瞄准,脚步始终不曾停歇。
哪怕日兵仅是稍一分神,待再次举枪时,赫然发现原先锁定的目标,已向前猛冲了一大段距离。
后方的掷弹筒还未来得及发射,双方间距已然拉近。
鬼子无可奈何,只得依靠轻重机枪和步枪仓促还击。
此时,唯有那些枪法老辣的日军老兵,尚能对新三团的冲锋构成威胁。
即便新三团战士不断闪避、疾驰前进,仍会被其一枪命中。
至于那些缺乏实战经验的新兵,则几乎构不成太大危险。
尽管冲锋中的战士奔跑迅速难以瞄准,但他们同样也无法击中灵活移动的目标。
王风的枪技自不必赘述,动作只有两个:举枪,射击;举枪,射击。中间拉动枪栓的速度快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对于一个久经沙场、早已习惯拉栓步枪的老兵而言,一发子弹射出后立即拉栓上弹,仿佛刻入骨髓的本能,几乎在扣动扳机的同时,下一动作便已自然衔接。
甚至连瞄准都显得多余。
紧随王风身侧的和尚虽早已见识过团长的枪法,可真正置身战场,仍忍不住心头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