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事班的老王,是团里元老级人物,受人敬重。
他不仅饭菜做得好,更是曾经的战斗英雄。
早年打仗时,右脚被炮弹炸伤,落下残疾,才调到后方。
当时组织要给他升职,他却婉拒了,说自己行动不便,不如为战士们煮饭。
上级听了动容,说:“同志,你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炊事班一样是战场。”
于是,老王就成了新一团的炊事班班长,一手锅铲,炒出了无数战士的干劲。
王风第一次见到老王时,心里还觉得这老头真精神。
五十出头的年纪,头发白了一半,走路一瘸一拐,可眼神依旧犀利,动作利落得很,完全没有老态。
“老王,我来报道了。”
王风开口,语气平静。
他早就想见识一下八路军的炊事生活,现在正好有机会。
至于什么时候能回到战斗部队,他没多想。
那是团长李云龙的事。
王风不是那种受点委屈就牢骚满腹的人。
老王听完,笑着点了点头,脸上露出几分慈祥来。
若是在和平年代,他早就儿孙满堂了。
可现在,他还在为部队出力。
“三愣子,挨处分了吧?别灰心,团长让你来我这儿,可是给你好处呢。”
“好处?”
王风愣了一下。
老王得意一笑:“你问问去,谁不想来我这炊事班?不用冲锋陷阵,顿顿有热饭,这不是美差是什么?名额有限,想来还得看缘分呢。”
王风嘴角一扬,笑道:老王,你这张嘴真是能说会道。炊事班虽说不上前线,可你们几个人,每天要给全团上千号人准备饭菜,累得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
说什么伙食好?
你自己看看你们炊事班的人,除了那个大嘴还稍微有点肉,其他人哪个不是饿得干瘦干瘦的?
有点好东西你们都留给了前线的战士,自己都不知道多少次饿着肚子干活。
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对整个新一团的炊事班充满敬意。
这群人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他们虽不拿枪上战场,但他们的付出丝毫不比前线的战士少。
他们身上那种无私的精神,让人动容。
王风刚才说的那番话,并不是随便讲讲,而是实情。
新一团的炊事班每天要给上千人准备三餐,有时候是两餐,甚至一顿,人就那么几个,忙得连歇口气的机会都没有。
可这炊事班在别人听来,好像是个“吃香喝辣”的差事。
不管条件多艰苦,至少不会挨饿吧?
毕竟锅灶在手里,做菜的时候先尝一口,好东西还能偷偷加点料。
所以很多时候,炊事班的人,往往长得胖乎乎的,不难理解,伙食好呗!
可新一团的炊事班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王风没来之前就听说过,老王是个抠门的人。
不光对别人抠,对自己更抠。
一天的粮食,他能做出一天半甚至两天的量来。
有次团长下令加餐,专门给炊事班送了几麻袋,难得一见的大米。
战士们听说后个个高兴得不得了,午饭还没到点就早早排好队。
可锅盖一掀,大伙儿全都傻眼了——居然还是稀得快能照出人影的稀米粥!
这下大家都不乐意了。
李云龙也纳闷地问:“老王,你这是闹哪出?战士们吃这个能吃饱吗?”
老王却一脸严肃地说:“团里粮食本来就少,得省着吃,一顿吃饱了,后面就得挨饿。”
老王年岁大,手艺好,李云龙也得给他几分面子。
他只能无奈地对战士们说:“老子可确实是加餐了,没吃着?你们找老王理论去。”
可谁敢去找老王理论?
他一不高兴,说不定连米粥都换成野菜汤了。
战士们也只能苦笑一声,罢了罢了,多喝几碗就是了。
后来大家都知道了,老王是真抠,但也是真能干。
而更让人佩服的是,他抠的不只是别人,连自己和炊事班的兄弟们都不放过。
那天晚饭后,战士们喝完稀粥,几个年轻人突然好奇起来。
炊事班平时忙前忙后,自己吃些什么?
有人怀疑他们私底下“开小灶”,便偷偷溜进炊事班一看究竟。
结果眼前的一幕让他们全都愣住了,炊事班的人围在一口锅前,正喝着一碗苦涩难闻的野菜汤。
那汤泛着灰绿色,连一点油星都看不见。
老王却显得很淡定:“今天饭做少了,我们就煮点汤凑合。”
从那以后,新一团的战士们,对老王有了新的认识,没人再议论他抠门。
别人团断粮的时候,新一团还能喝上稀粥配上野菜,已经算不错了。
王风当时就明白了,炊事班并不是什么“油水”多的地方,反而比战斗班还清苦。
老王听了他的话,笑了笑说:“没想到你这新兵也懂这些。”
“那当然,你老王的抠门儿,谁不知道?我说你啊,有好东西就自己先吃点,别都留给别人,把自己饿得脸色蜡黄,你这身子能撑几年?”
老王脸色一沉:“你这小崽子,老子身体硬朗得很!”
王风正想继续调侃几句,老王却不再搭理他,直接开口:“三愣子,既然团长把你调过来,你就别闲着了,中午饭快好了,赶紧跟我去炊事班帮忙。”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老王开始向他介绍炊事班的情况。
“我们炊事班不像战斗班人那么多,也没必要。一共就九个人,加上你,正好。”
“班副是老陈,为人实在,我听人说你是个滑头,你可别欺负他,不然我可不答应。”
“至于其他人,也不用你记名字,叫外号和分工就清楚了。”
“顺子手脚麻利,负责给战士们打饭,人多的时候我们也搭把手。”
“小六洗碗洗盘子,干得干净利落。”
“大嘴就是那个嘴巴特别大的家伙,他自己说一口能吞三个包子,我们都不信,再说也没那么多包子让他糟蹋。他能吃,力气也大,班里的重活基本都靠他。”
“瘦猴平时负责挑菜、找野菜,这活他最拿手。”
“老刀切菜特别利索,刀工了得。有一次他蒙着眼睛,把一个土豆切成一片片,厚度大小全都一样。”
“最后是灶火,这小子烧火最在行,用最少的柴火,烧出最大的热,有他在,木柴都能省下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