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的中原大地,就像一个巨型角斗场,各路枭雄拿着刀枪剑戟,你来我往打得不亦乐乎。其中,王世充和李密这对老冤家,更是把“相爱相杀”演绎到了极致。一场洛北之战,打得是惊天动地,却也闹出不少笑话,硬是把生死较量变成了一出充满反转的喜剧大戏。
先说说王世充,这老兄本是隋朝的江都通守,靠着一手溜须拍马的功夫和还算不错的军事才能,在乱世中混得风生水起。后来他跑到东都洛阳,仗着拥立越王侗的功劳,手握重兵,成了洛阳城里说一不二的人物。眼看李密的瓦岗军在中原横行霸道,王世充心里痒痒,总想找个机会跟李密掰掰手腕,证明自己的实力。
机会很快就来了。王世充整合了东都的兵力,凑了一支还算像样的军队,气势汹汹地开到洛北,准备跟李密决一死战。刚开始的时候,王世充运气不错,竟然打了个小胜仗,把李密的军队击退了。这下可把王世充高兴坏了,尾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当即下令大军屯兵巩北,准备乘胜追击,一举歼灭李密。
王世充琢磨着,李密的军营在洛水对岸,要是能渡过洛水,就能直捣黄龙。于是他下令,让各军赶紧建造浮桥,准备渡河进攻。可问题来了,王世充手下的军队成分复杂,有正规军,有临时招募的流民,还有一些地方武装,彼此之间根本不配合。各军造浮桥的进度参差不齐,有的军队手脚麻利,很快就把浮桥造好了,有的则磨磨蹭蹭,半天也没动静。
好不容易等大部分浮桥都造好了,王世充一声令下,各军开始渡河。可这下更乱了,造好浮桥的军队迫不及待地冲了过去,没造好的只能在岸边急得跳脚,整个作战节奏乱成了一锅粥。就在这混乱之际,王世充手下的虎贲郎将王辩倒是个猛将,他率领本部人马,趁着混乱冲到了李密的军营外,一番猛攻,竟然攻破了李密的外栅。
李密的军营里顿时炸开了锅,士兵们吓得魂飞魄散,四处逃窜,眼看就要溃败。王世充在远处看到这一幕,心里美得不行,正准备下令全军出击,扩大战果。可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他竟然误鸣了收兵的号角。“呜呜呜”的号角声一响,正在奋勇杀敌的隋军将士们都愣住了,以为主帅要收兵,纷纷停下脚步,甚至开始往后退。
李密本来都快绝望了,听到对方的收兵号角,顿时眼前一亮,心想:“这王世充怕不是个傻子吧?送上门的胜仗都不要!”他当机立断,立刻率领早就准备好的敢死士,发起了猛烈的反击。那些正在后退的隋军,根本没料到李密会突然反击,被打得落花流水,纷纷往浮桥的方向逃窜。
一时间,洛水之上的浮桥被挤得水泄不通,士兵们争相过桥,你推我搡,不少人被挤掉进了河里,溺水而亡,尸体漂浮在水面上,一眼望不到头,足足有一万多人。猛将王辩也在乱战中战死,王世充眼看大势已去,也顾不上手下的士兵了,带着几个亲信,拼了命地往回跑,算是捡回了一条小命。洛北的隋军见主帅逃走,更是军心大乱,纷纷溃散。
王世充一路狂奔,不敢回东都洛阳,生怕越王侗治他的罪,只能逃到了河阳。可屋漏偏逢连夜雨,当时正值寒冬,寒风刺骨,还下着大雨,气温低得能把人冻成冰棍。王世充的残兵败将们衣衫单薄,饥寒交迫,不少士兵都冻死在了路上。等到了河阳,王世充清点人数,发现只剩下几千人了。他又羞又愧,没办法,只能把自己关在监狱里,向越王侗请罪。越王侗当时正是用人之际,也不敢真的治他的罪,只能下令把他赦免,还派人把他召回了东都。
这边王世充灰头土脸地逃走了,那边李密可就风光了。他在洛北之战中大败王世充,缴获了大量的粮草和兵器,士气大振。李密趁热打铁,率领大军乘胜前进,一举攻占了金墉城。金墉城地势险要,是个战略要地,李密占据这里后,更是如虎添翼。此时的瓦岗军,兵力已经达到了三十多万,声势浩大。
李密下令,让大军在北邙山列阵,南逼东都的上春门,摆出一副随时要攻打洛阳的架势。东都的官员们吓得不轻,越王侗赶紧派金紫光禄大夫段达和民部尚书韦津,率领军队出城抵御。可段达是个典型的草包,他率领军队来到阵前,一看李密的军队旌旗招展,人山人海,吓得腿都软了,根本不敢交战,二话不说就带着军队往回跑。
李密见隋军不战而逃,当即下令大军追击。隋军本来就军心涣散,被瓦岗军一追,更是溃不成军,四处逃窜。民部尚书韦津倒是个硬骨头,想组织军队抵抗,可架不住手下的士兵跑得比兔子还快,最后他自己也战死在了乱军之中。
经此一战,李密的威名更是传遍了中原大地。偃师、柏谷等地的官员和将领们,见李密势力强盛,纷纷率领部众前来归降。就连河北的窦建德等割据势力,也派人前来祝贺,还劝李密登基称帝。李密的手下裴仁基等官员,也纷纷上表,请李密正式即位,建立国号。
可李密这时候却犯了“谦虚”的毛病,他摆摆手说:“兄弟们,谢谢大家的好意,不过现在东都还没平定,天下还没统一,我怎么能登基称帝呢?等将来咱们平定了天下,再讨论这件事也不迟。”就这样,李密拒绝了众人的劝进,继续以瓦岗军首领的身份,谋划着攻打东都的大计。
司马光说
夫胜败乃兵家常事,然王世充之败,非兵弱也,乃指挥失当,临阵误判之故;李密之胜,虽有机缘巧合,亦因其能抓住战机,奋勇反击。世充骄躁而误鸣收兵之角,致功败垂成;李密虽胜,却能拒称帝之请,显其隐忍。然乱世之中,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世充之鉴,足以为戒;李密之慎,亦为成事之基。但群雄逐鹿,非仅靠一时之勇与运,更需谋略与格局,方能长久。
作者说
这场洛北之战,像极了一场充满反转的戏剧,把人性的复杂和战争的无常展现得淋漓尽致。王世充的“神操作”,看似愚蠢,实则暴露了他性格中的骄躁与鲁莽,关键时刻的决策失误,让到手的胜利飞了;李密的乘胜扩张,既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也体现了他的政治远见,拒绝称帝的选择,看似退让,实则是为了凝聚更多力量。这里面最值得玩味的,是“机遇”与“短板”的关系。王世充拥有兵力优势,却败在了自己的指挥短板上;李密抓住了对手的失误,却也面临着如何整合势力的挑战。有时候,胜利可能来得猝不及防,但若不能正视自己的短板,终将再次跌倒;而看似错过的“机遇”,或许正是避免陷阱的明智之举。
本章金句
胜利藏在细节的缝隙里,失败露在性格的短板中,乱世中的每一步,都需慎之又慎。
如果你是文中的主人公,在李密拒绝称帝时,你会支持他的决定,还是力劝他趁机登基以稳固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