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暴雨过后,联盟西部据点的几间石屋出现了漏雨问题——石缝间的泥土被雨水冲刷,屋顶的茅草也变得湿重不堪,族人们只能用陶罐接雨,夜里更是冻得难以入眠。消息传到凌瑶耳中时,她正看着托尔送来的新铁矿样本,当即决定:推动建筑升级,用砖木结合的结构,替代传统的石屋与茅草屋。
这个想法刚提出,就有族人提出顾虑:“我们一直住石屋,砖木结构能比石头还结实吗?”“木材在雨季容易发霉,万一房屋塌了怎么办?”凌瑶没有辩解,而是带着托尔、苍渊与几位族长去了森林边缘——那里生长着大片坚硬的橡木,苍渊用藤蔓轻轻敲击树干,声音清脆:“这种木材密度高、耐腐蚀,只要处理得当,比石头更适合做房屋框架。”托尔则举起一把新打造的伐木斧:“我们可以用铁器打造工具,将木材加工成规整的梁柱,再用藤蔓与金属部件固定,比石屋更稳固。”
接下来的半个月,建筑升级计划正式推进。第一步是木材处理——苍渊带领木灵族,在橡木砍伐后,用灵泉水浸泡木材,再涂抹上特制的草药汁液,既能防止发霉,又能抵御虫蛀;托尔则带着矮人族,将处理好的木材加工成方形梁柱与木板,还在连接处凿出榫卯结构,不用泥土也能牢牢拼接。
当第一间砖木房屋在西部据点动工,族人们都围在旁边观看。玄烈与石牙部落的汉子们负责搭建框架,他们将粗壮的木柱深深埋入地下,再用金属螺栓固定横梁,原本需要十几人抬的石柱,如今换成木梁后更轻便,搭建速度也快了许多;青禾部落的妇人则负责处理屋顶——她们将木灵族培育的坚韧藤蔓编织成网,铺在木梁上,再覆盖一层经过防火处理的木板,最后铺上羽族送来的防水羽毛,既挡雨又保暖。
房屋建成的那天,正好遇到一场小雨。族人们好奇地走进屋内,发现屋顶没有丝毫漏雨,墙壁的木板拼接紧密,连风都吹不进来。最让人惊喜的是,砖木房屋的内部空间比石屋更大——可以隔出卧室、储物间与厨房,甚至能在屋内搭建二层阁楼。之前住漏雨石屋的老人,摸着光滑的木墙,激动得眼眶发红:“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暖和的屋子,真是托凤主的福!”
随着第一间砖木房屋的成功,联盟各个据点都开始推进建筑升级。不同部落还根据自身需求,对砖木结构进行了改良——河泽部落的房屋底部加装了木柱,避免雨季被洪水浸泡;羽族的房屋则设计了倾斜度更大的屋顶,方便雨水快速流下,还在屋檐下加装了木质平台,方便晾晒草药;岩鼠部落则在房屋地下挖掘了储物地窖,用砖木搭建的地窖既干燥又通风,比之前的土窖更适合储存粮食。
建筑升级还带动了新工具的发明。托尔带领矮人族打造了锯子、刨子与墨斗,让木材加工更精准;苍渊则教族人们用藤蔓编织绳索,方便吊装木材;甚至连七宝们都参与进来——力宝用迷你铁锤帮忙敲打金属螺栓,木灵子则在房屋周围种下攀爬植物,让砖木房屋被绿叶环绕,既美观又能遮挡阳光。
一个月后,当凌瑶再次来到西部据点,眼前的景象已焕然一新——整齐的砖木房屋沿着道路排列,屋顶的羽毛在阳光下泛着微光,屋檐下挂着晾晒的谷物与兽皮,孩子们在房屋间的空地上追逐打闹,再也不用担心雨天泥泞。托尔走到她身边,递来一张新的房屋设计图:“我们还想尝试在屋顶加装烟囱,以后在屋内做饭,烟就能直接排出去,不用再担心呛到。”
凌瑶接过设计图,看着上面细致的线条,笑着点头:“建筑升级不只是换个住处,更是让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只要我们一起想办法,以后还能造出更舒适的房屋。”
夕阳下,砖木房屋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屋内传来族人欢快的笑声。这场从石屋到砖木结构的跨越,不仅改善了居住条件,更让族人看到了创新的力量——当不同部落的智慧结合,连最基础的住房,都能变成温暖又坚固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