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的到来,如同在澄心堂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欢快的石子,涟漪散去后,留下的是一室暖意和淡淡的童趣。云澈的生活节奏,也因此添了几分生动的期盼。不过,这份清静的退休生活,终究难以完全隔绝宫墙内的波澜。弘历来访后的第五日,畅春园迎来了一批意料之中却又略显特殊的客人。
这日天气晴好,秋阳暖融融的。云澈正由铃铛儿扶着,在澄心堂后的小花园里慢慢散步,指尖拂过一株晚菊微凉的花瓣,感知着其纤细的脉络和顽强的生机。忽有宫人前来禀报,言及皇后乌拉那拉氏携几位高位妃嫔,前来畅春园给太后娘娘请安。
云澈脚步微顿,心中了然。这是礼数,也是惯例。她移居离宫,后宫之主率众妃前来问安,以示尊崇,同时也难免带着几分打探和维系关系的意味。尤其是如今胤禛子嗣不丰,后宫看似平静,实则暗地里关乎储位归属的微澜始终未平。
“请皇后和各位娘娘到澄心堂正厅奉茶,哀家稍后便到。”云澈语气平和地吩咐。她虽不喜这些应酬,但该有的体面仍需维持。
回到澄心堂,更换了一身更为庄重的常服,云澈在正厅主位坐下。不多时,环佩叮当,香风细细,以皇后为首,齐妃、熹妃、裕妃等几位有皇子傍身的妃嫔鱼贯而入,依礼参拜,口称:“臣妾等恭请太后圣安!”
“都起来吧,坐。”云澈虚抬了抬手,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虽目不能视,但她的感知如同最精细的网,瞬间便捕捉到了这几人气息的细微差别。皇后气息敦厚平和,却隐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齐妃略显浮躁,气息中带着点争强好胜;熹妃则沉静许多,气息更为内敛;裕妃年纪最轻,气息也最为单纯,带着点怯生生的恭敬。
皇后率先开口,语气恭谨:“听闻太后娘娘凤体康健,在此静养,气色愈佳,臣妾等心中甚慰。今日特来请安,见园中景致清幽,娘娘怡然自得,真乃社稷之福。”话语是标准的宫廷客套,挑不出错处。
云澈微微颔首:“皇后有心了。哀家在此不过是图个清静,皇上与皇后打理六宫,才是真辛苦。”她将话题轻轻引回,并不接“景致”的话茬。
齐妃按捺不住,笑着接话道:“太后娘娘说的是。皇上日理万机,皇后娘娘协理六宫也是辛劳。只盼着几位阿哥争气,好好读书上进,将来为皇阿玛分忧才是。”这话便隐隐指向了子嗣与前途。
云澈端起手边的茶盏,轻轻拨了拨浮叶,并未立刻回应。她能感觉到,齐妃这话一出,厅内气息微凝,连皇后敦厚的气息都起了些许波澜。熹妃依旧沉静,裕妃则更显紧张。
放下茶盏,云澈才缓声道:“阿哥们的学业,自有上书房的师傅们操心。皇上严苛,是望子成龙。为今之计,首要的是他们身子骨结实,心性纯良。读书明理,不急在一时。”她这话,看似寻常嘱咐,却点出了“身体健康”和“心性纯良”为先, subtly 将争强好胜的心思压了下去。
她话锋一转,语气更温和了些,仿佛闲话家常:“尤其是弘历那孩子,前儿个来,还跟哀家炫耀《千字文》背得好,像个得了宝的小猴儿似的。哀家瞧着,孩子家,活泼些是天性,只要不失了规矩,便由他去罢。过分拘束了,反倒不美。”
她特意提起弘历的童真趣事,并表达了“活泼些是天性”的观点,既冲淡了方才略显严肃的气氛,也向在场众人传递了一个信息:在太后这里,更看重孙儿的自然成长和快乐,对那种急功近利的“上进”并不十分推崇。
皇后何等聪慧,立刻领会,含笑应和:“太后娘娘慈爱,说得极是。孩子们健康成长最是要紧。臣妾定当谨记,约束后宫,让阿哥格格们都能舒心度日。”齐妃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也只得附和。
熹妃此时才温婉开口:“太后娘娘洞明。臣妾以为,兄弟姐妹和睦,才是家宅之福。日常也常教导弘昼,要敬重兄长,友爱弟妹。”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附和了云澈,也表明了自家孩子的懂事。
云澈点头:“熹妃说得是。家和万事兴,这道理放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她再次强调了“和”字。
又闲话了几句衣裳饮食,问及各位皇子公主的近况,云澈皆以关怀为主,不偏不倚,态度慈和却疏离,绝不深入任何可能引发联想的话题。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她便露出些许倦色。皇后识趣,立刻率领众人起身告退。
送走这一行人,澄心堂重新恢复了宁静。铃铛儿一边替云澈揉着太阳穴,一边低声道:“娘娘今日一番话,怕是让有些人要睡不着觉了。”
云澈闭着眼,淡淡道:“哀家老了,只图清静。她们若能安分守己,皇上和皇后自然不会亏待。若心思太多,徒惹烦恼罢了。”她今日看似随意的几句话,实则是在后宫这潭水中投下几颗定心石,表明自己超然的态度,不介入具体纷争,但底线是“和睦”与“孩子天性”,任何试图打破这两点的人,都会先触到她的逆鳞。这是一种不露声色的震慑。
处理完这桩“公务”,云澈的心神又回到了闲适的退休节奏。下午阳光正好,她让铃铛儿在院中的石桌上摆开一套素雅的茶具,又命小太监取来一小罐收藏的、用去岁冬日洁净积雪融水烹制的“棠梨煎雪”茶。她亲自慢火烹煮,水汽氤氲中,棠梨的清香与冰雪的凛冽气息交融,沁人心脾。
茶成,汤色清亮。云澈斟了一小杯,并不急着喝,只是捧在手中,感受着那温润的暖意透过瓷壁传入掌心。秋风拂过,带来几片金黄的梧桐落叶,悄无声息地落在石桌上、她的衣襟上。
她静静地坐着,仿佛与这秋光、这茶香、这落叶融为了一体。朝堂的纷扰,后宫的微澜,似乎都远去了。这一刻,只有舌尖即将品尝到的清甜,和心中那片被孙儿笑声温暖过的宁静角落。
棠梨煎雪,暖的是胃,更是这褪尽铅华、栖居梧桐深处的晚年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