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的服务器还没从时安与许砚川的双重暴击里缓过劲来,#星瀚娱乐 出来谢罪# 的词条就踩着硝烟爬上了热搜第五。这个常年藏在艺人光环背后的娱乐公司,第一次以如此狼狈的姿态被钉在舆论的审判席上——毕竟,一天之内两位顶流接连爆出足以断送职业生涯的丑闻,放眼内娱也是头一遭。
点开词条,首页已经被愤怒的声讨淹没。有人截了星瀚娱乐官网首页的宣传语“专注培养优质艺人,坚守行业底线”,配文冷笑:“底线是用来踩的,优质是用来装的?”更有人翻出公司去年获得“年度最具社会责任娱乐公司”的颁奖视频,弹幕里“讽刺”二字刷得密不透风。
许砚川的粉丝群里,悲痛很快转化为对公司的迁怒。大粉“砚川的航海家”发了条长微博,字字泣血:“偷税漏税?我不信!哥哥那么看重事业,怎么可能犯这种错?一定是公司财务出了问题!是星瀚没做好税务规划,把锅甩给艺人!”
这条微博迅速被转了两万多次,底下附和声一片。“对!肯定是公司想赚钱,做了阴阳合同,现在东窗事发就推哥哥出来顶罪!”有人贴出许砚川去年接受采访时说“每月工资都交给妈妈保管”的视频,试图证明他对财务状况一无所知。更激进的粉丝直接跑到星瀚娱乐官微底下刷屏:“把许砚川放出来!严惩财务!”“星瀚欠我们一个解释!”
他们甚至扒出了公司前财务总监去年突然离职的新闻,牵强附会地宣称“这就是证据”。在许砚川超话里,“心疼哥哥”“抵制星瀚”的话题盖过了“偷税漏税”的阴霾,仿佛只要把矛头对准公司,就能抹去警方通报里那行“许砚川涉嫌偷税漏税,已被依法刑事拘留”的黑体字。
另一边,时安的粉丝正用更尖锐的言辞讨伐星瀚。“经纪人跟爱豆谈恋爱?这在别的公司根本不可能发生!星瀚的管理有多混乱可想而知!”一条被热转的微博贴出了时安经纪人陆晚的履历——从时安出道起就带他,去年还以“最佳经纪人”的身份参加过行业论坛。
粉丝们顺着这条线深挖,很快扒出更多“黑料”:陆晚多次以“工作”名义陪同时安进出酒店,甚至在团队聚餐时坐在时安腿上的照片(当时被粉丝解释为“角度问题”)。“公司难道看不见吗?还是默许这种行为?”有人质疑星瀚的艺人管理机制,“连经纪人都能公私不分,怎么可能管好艺人的品行?”
更有人翻出时安团队去年的“提纯”操作——为了让时安从组合里独立出圈,故意买通稿拉踩另外三位队友。“现在想想,时安的自私根本不是突然爆发的,是公司惯出来的!”曾经为组合应援的粉丝怒不可遏,“他们只想着榨取艺人价值,根本不管艺德培养,这样的公司能教出什么好东西?”
风暴中心的余波,不可避免地扫到了时安所在的组合“极光少年”。另外三位队友的微博评论区,已经被愤怒的网友攻陷。
“你们跟时安一个团,他劈腿的时候你们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资源互相包庇?”“星瀚的艺人没一个干净的,赶紧解散吧!”最让队友粉丝委屈的是,其中一位队友上周刚官宣出演一部正剧,原本一片看好声,现在评论区全是“别洗了,同公司的能好到哪去”。
队友的工作室紧急发了声明,强调“成员个人行为与组合无关,与其他成员无关”,却被网友嘲讽“撇清关系倒是快”。有粉丝试图解释“他们住不同宿舍,经纪人也不同,私下交集很少”,但愤怒的舆论根本听不进去——在大众眼里,星瀚娱乐已经成了“塌房窝点”,而窝点里的人,自然都沾着洗不掉的灰。
普通网友的愤怒,则指向了更深层的行业乱象。有人整理了星瀚娱乐几年前的艺人丑闻:从三线小生酒驾肇事,到女团成员校园霸凌被扒,再到如今的顶流偷税漏税与劈腿,几乎每年都有“惊喜”。“这公司是不是有什么毒?”一条高赞评论说,“接二连三出问题,说明根本不是艺人的个人问题,是公司的企业文化就烂了。”
财经博主们开始分析星瀚的商业模式:过度依赖流量,急于变现,却忽视艺人的长期培养。“他们签艺人只看颜值和粉丝基础,根本不做背景调查,更别说艺德培训了。”一位业内人士匿名爆料,“星瀚内部竞争激烈,为了抢资源,艺人之间互相使绊子是常事,公司不仅不管,甚至还会推波助澜。”
品牌方也开始紧急切割。原本官宣下周要与星瀚合作的运动品牌,悄悄删除了相关微博;一家长期赞助“极光少年”的饮料商,连夜联系公关团队商讨解约事宜。有网友发现,星瀚娱乐的股价在短短一天内暴跌了7.3%,市值蒸发近十亿。
夜幕降临时,星瀚娱乐的官微终于发了条模糊的声明,说“正在积极处理相关事宜,将严肃核查,给公众一个交代”。但这条微博下,近十万条评论里,几乎找不到一句相信的话。
有人截图了声明发布时的时间——晚上十点零五分,正是时安往常发晚安微博的时间。不知是谁在评论区说了句:“以前这个点,我们都在等哥哥说晚安,现在,我们只想等星瀚说再见。”
这句话被迅速顶到热赞第一,像一把冰冷的刀,刺破了这家公司最后的体面。风暴还在继续,而被卷入其中的每一个人,无论是犯错的艺人、失职的公司,还是无辜的队友,都得在这场舆论的暴雨里,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