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土豆花的信号
凌晨四点,土豆田的露水还没干,林夏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她披衣下床,看见张凯站在门口,裤脚沾着泥,手里攥着半截被扯断的麦穗——那是城西麦田的品种,穗粒饱满,显然刚从田埂上折下来的。
“出事了。”张凯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种罕见的焦灼,“规则组的人已经到了麦田,说是要‘清理杂苗’,实际上……他们在烧麦子。”
林夏的心猛地沉了下去。城西麦田是王奶奶生前种的最后一片地,去年冬天她被送进收容所前,特意叮嘱林夏:“等麦穗黄了,就把种子收起来,别让他们发现。”那些麦粒里,藏着能抵抗“代谢锁定酶”的基因,是王奶奶用十年时间培育的希望。
“多少人?”林夏迅速换上衣服,将藏在床板下的短刀别在腰间——这是王奶奶留下的老式农具刀,锈迹斑斑,却比任何现代武器都让她安心。
“二十个,带了火焰喷射器。”张凯从怀里掏出张皱巴巴的地图,上面用红笔圈着麦田的位置,“我们的人已经过去了三十个,在麦秸垛后面埋伏着,但对方有重型设备,撑不了多久。”
林夏的手指划过地图上标注的“土豆田”,那里离麦田只有两里地,正是王奶奶土豆花盛开的地方。她突然想起王奶奶说过的话:“土豆花最是倔强,哪怕被踩进泥里,也能从根须上开出新花来。”
“走。”林夏抓起墙角的镰刀,“去土豆田。”
张凯愣了一下:“现在去那里干什么?麦田才是……”
“信号。”林夏打断他,眼神亮得惊人,“王奶奶说过,土豆花是我们的信号。”
两人一路疾行,天边泛起鱼肚白时,终于赶到了土豆田。田埂上的土豆花刚开,淡紫色的花瓣上沾着露水,在晨光里像星星一样闪烁。林夏跳进田里,用镰刀快速割下一束最饱满的花,又在田埂上摆出特殊的图案——三朵成簇,间隔三尺,这是王奶奶和护孙队约定的紧急信号,意思是“需要支援,速来”。
“你留在这里。”林夏把镰刀塞给张凯,“如果半小时后我没回来,就把土豆花都割下来,撒到麦田去。”
张凯知道她要干什么,喉咙发紧:“太危险了,规则组的人……”
“他们要的是麦粒,不是我。”林夏扯下头巾,露出里面藏着的麦种——这是她连夜从王奶奶的储藏罐里取出来的,每一粒都饱满沉重,“我去引开他们,你在这里等护孙队。”
她不等张凯再说什么,抓起麦种就往麦田的方向跑。晨风吹起她的衣角,土豆花的香气留在身后,像一道无形的线,将她与这片土地紧紧连在一起。
麦田里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规则组的人正举着火焰喷射器,对着麦秸垛疯狂喷射,金色的麦穗在火中卷曲、变黑,发出噼啪的声响,像无数细碎的哭泣。护孙队的人躲在远处的土坡后,手里攥着锄头、镰刀,却不敢贸然上前——对方的防护盾能抵挡普通攻击,硬拼只会白白送死。
“住手!”林夏突然从麦秸垛后冲出来,手里扬着一把麦种,“你们要的是这个,对不对?”
火焰喷射器的火光瞬间转向她。为首的规则组队长眯起眼睛,认出了她手腕上的健康手环——那是经过特殊改装的,能屏蔽部分监控信号,是护孙队的标志。“抓住她!”
两个队员立刻扑了上来。林夏转身就跑,故意将麦种撒了一路。金色的种子落在烧焦的土地上,像撒下一把希望的星子。她知道,这些种子里,藏着王奶奶的心血,也藏着打破规则的秘密——它们经过土豆花的花粉改良,能在高温下休眠,只要一场雨,就能重新发芽。
“往土豆田跑!”林夏边跑边喊,声音在浓烟中扩散,“那里有他们要的东西!”
规则组的人果然被吸引,纷纷调转方向,追着她往土豆田的方向跑去。护孙队的人见状,立刻跟了上来,趁着混乱救出几个被困在火里的队员。
林夏跑得肺都要炸了,麦芒划破了小腿,渗出血珠,却感觉不到疼。她能听到身后越来越近的脚步声,能闻到火焰喷射器的汽油味,更能感觉到——手腕上的健康手环正在发烫,那是张凯在远程启动警报功能,提醒她护孙队已经收到信号,正在赶来。
快到土豆田时,林夏突然脚下一绊,摔倒在田埂上。规则组的人立刻围了上来,队长狞笑着举起电击枪:“跑啊,怎么不跑了?”
林夏看着他,突然笑了。
“你笑什么?”队长皱眉。
“笑你们白费力气。”林夏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你们以为烧了麦子就有用吗?这些麦种……”她指了指撒落在地的种子,“早就和土豆花的花粉结合了,你们烧得再干净,明年春天,它们还是会从土里钻出来,长满整个田野。”
队长脸色一变,举起电击枪就想扣动扳机,却被一声震天的呐喊打断。
“住手!”
护孙队的人举着锄头、镰刀,从土豆田的方向涌了过来,后面跟着张凯和闻讯赶来的村民,黑压压的一片,像潮水般将规则组的人团团围住。他们的手臂上都别着土豆花,淡紫色的花瓣在晨光里摇曳,是无声的宣言。
“放下武器!”护孙队的赵爷爷拄着拐杖,站在最前面,尽管腿在发抖,眼神却异常坚定,“这片土地,不是你们能随便糟蹋的!”
规则组的人慌了神。他们没想到护孙队能来得这么快,更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老人、妇女、孩子,甚至还有拄着拐杖的残疾人,每个人眼里都燃烧着愤怒的火焰。
“撤!”队长见势不妙,立刻下令撤退。规则组的人如蒙大赦,狼狈地收起火焰喷射器,在众人的怒视中仓皇逃离。
林夏瘫坐在田埂上,看着护孙队的人扑灭麦田的火,看着张凯跑过来扶起她,看着土豆田里那些淡紫色的小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突然觉得眼眶一热。
“你看。”张凯指着土豆花,声音里带着激动,“它们都开了,像在等我们回来。”
林夏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土豆田的田埂上,三朵一簇的土豆花连成了片,淡紫色的花海在晨光里蔓延,与远处麦田里未被烧毁的金色麦穗交相辉映,像一幅被烟火熏过却依旧璀璨的画。
她想起王奶奶临终前的眼神,突然明白:所谓信号,从来都不只是图案那么简单。
土豆花的信号,是希望,是勇气,是无论被怎样摧残,都能从泥土里重新站起来的韧性。就像这些被火焰烧过的麦田,只要还有一粒种子,只要有人守护,就总有再次金黄的一天。
护孙队的人正在清理火场,有人捡起烧焦的麦穗,小心翼翼地收好;有人在土豆田边搭起简易的棚子,准备看守这片土地,防止规则组再来破坏。林夏站起身,走到土豆田边,摘下一朵土豆花,别在张凯的胸前。
“王奶奶说,土豆花的根很深,就算花谢了,底下的土豆也在悄悄长大。”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我们也是。”
张凯低头看着胸前的土豆花,又望向远处正在重建的麦田,突然握紧了林夏的手。他知道,这场抗争还没结束,规则组不会善罢甘休,但此刻,看着身边这些眼神坚定的人们,看着这片在晨光中苏醒的土地,他第一次真切地感觉到:他们不是在孤军奋战。
土豆花的信号,已经传遍了整个社区。那些隐藏在各个角落的力量,正像土豆的根须一样,在地下悄悄连接、蔓延,等待着破土而出的那一天。
而那一天,不会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