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朱元璋那封看似平淡、只字未提牛痘之功的旨意送达开封周王府时,朱橚正站在他的药圃中,观察着几株深秋里依旧顽强存活的药草。听完旨意,他面色平静,恭敬谢恩,仿佛那真的只是一封普通的勉励书信。

然而,当传旨太监离去,王府长史和属官们脸上或多或少带着些困惑与不甘时,朱橚却只是淡淡一笑,对身旁的鸮二低声道:“陛下这是在告诉咱们,他知道,但他暂时不想声张。这‘潜心医药、编纂典籍’八个字,就是咱们现在最好的护身符。告诉下面的人,一切照旧,不得有任何骄躁之举,更不得对外透露半分与牛痘相关之事。”

鸮二心领神会,重重点头。王爷看得透彻,陛下此举,名为忽视,实为一种复杂的保护与观望。既未否定功劳,也未给予足以招致妒恨的封赏,而是将周王府继续按在“医药编纂”这个相对安全的位置上。

但这份平静并未持续多久。数日后,那队由宫内太监和太医院太医组成的“协助学习”队伍,便抵达了开封。为首的是一位面白无须、眼神精明的司礼监随堂太监,姓王,以及一位太医院院判,姓李,据说医术精湛,但为人极为古板严谨。

这支队伍的到来,瞬间让周王府的气氛再次紧张起来。明眼人都知道,这是皇帝派来的“眼睛”和“耳朵”。

王太监表面客气,言必称“奉皇命前来向周王殿下请教医药之学,协助殿下整理旷世典籍”,但那双眼睛却无时无刻不在细致地观察着王府的一切,从人员进出到物资采买,甚至厨房的垃圾都要旁敲侧击地问上几句。

李院判则更是直接,一来就提出要参观编纂局和王爷的药圃,美其名曰“学习观摩”,实则是拿着放大镜在挑刺。他对朱橚提出的许多药材改良炮制方法、分类标准都提出质疑,言必引《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对任何超出古籍记载的新发现都抱着极大的怀疑态度。

“王爷,此物毒性猛烈,古籍明载不可内服,您这‘以毒攻毒’之论,是否太过冒险?”李院判拿着一份关于某种毒性药材减毒处理的笔记,眉头紧锁。 “院判大人,”朱橚神色平静,不卑不亢,“古籍所载乃前人智慧,然医药之道,亦需与时俱进。此物经特殊炮制,毒性大减,而其攻坚散结之效却得以保留,于某些痼疾或有奇效。所有步骤皆经反复验证,并有详细记录,绝非妄为。”

李院判哼了一声,不置可否,但眼神中的不以为然显而易见。

面对这显而易见的监视和挑剔,朱橚采取了极度配合甚至堪称“透明”的态度。他开放了编纂局的大部分区域(核心机密早已转移),允许李院判查阅大部分资料(经过筛选),甚至主动邀请他们观看药材炮制过程,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当然,答案都严格限制在“医药研究”的框架内,关于“夜枭”、关于牛痘的具体研发过程、关于任何可能涉及隐秘力量的内容,皆滴水不漏。

他每日的大部分时间,都真的耗在了与李院判的“学术讨论”和指导编纂事务上,表现得就像一个真正沉迷学术、不问世事的王爷。这种坦荡和专注,反而让一心来找茬的王太监和李院判有些无从下手。

“王爷似乎……真的只是一心扑在药书上?”王太监某日晚间秘密写信回京时,不得不如此禀报,“与李院判所言虽时有争执,然皆就事论事,限于医理。府中用度如常,人员往来亦无非药商、医者,未见异常。”

然而,朝堂之上的风波,却不会因为朱橚在开封的“安分”而平息。

皇长孙朱雄英的奇迹康复,经过初期的震惊和沉默后,其带来的政治涟漪开始不断扩大。尽管官方层面依旧低调,但消息早已通过各种渠道传开。周王朱橚其名,第一次如此深刻地闯入大明帝国权力核心圈的视野,不再仅仅是一个“荒唐王爷”的标签。

这一变化,首先刺激到的便是其他藩王。

北平等地,燕王府。 朱棣看着来自京师的密报,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脸上看不出喜怒。 “老五……这次可是闹出了好大的动静。”他轻笑一声,语气却带着一丝冷意,“不声不响,竟然弄出了能防治天花的东西?还救了雄英的命?真是……好手段啊。” 道衍法师捻着佛珠,缓声道:“王爷,周王殿下此举,于国于民,确是莫大功德。然其声望骤起,恐非陛下所乐见。如今陛下按而不发,派员监视,已是明证。” 朱棣目光深邃:“功德?确实是功德。但这功德,有时候是把双刃剑。他现在是救了雄英,立了大功,但也成了众矢之的。老大(太子)那边自然感激他,可其他人呢?老二、老三呢?还有朝中那些看他不顺眼的老家伙们?”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咱们这位五弟,怕是以后再想过安生日子,就难喽。不过……他弄出的这法子,倒是好东西。法师,让我们的人也想想办法,看能不能从开封那边……‘学’一点过来。北地边军,可是很需要这个。”

不仅仅是朱棣,其他就藩的亲王,如西安的秦王朱樉、太原的晋王朱棡,在得知消息后,心情也极为复杂。既震惊于老五竟然有如此本事,又难免生出嫉妒和警惕之心。一个拥有如此巨大潜在声望(尤其是民间声望)的兄弟,对他们而言,绝非好事。他们也开始通过各种方式,打探牛痘的具体情况,并密切关注着朝廷的动向和父皇的态度。

朝堂之上,暗地里的角力也并未停止。 蓝玉等淮西勋贵虽然暂时偃旗息鼓,但并未放弃对朱橚的警惕。他们改变策略,开始不断上书,强调“痘疫乃国之大事,防治之法纵有效验,亦需慎之又慎”,要求朝廷“统筹规划”、“严格管理”,绝不可让此法“泛滥民间,以免被奸人利用,滋生事端”。其核心目的,就是要将牛痘的推广和控制权,牢牢抓在朝廷(实则是他们能影响的太医院和兵部)手中,限制朱橚个人影响力的扩散。

而江南出身的官员,则在经过初期的震惊和算计后,开始有部分人尝试性地转变态度。一些家族在疫区损失惨重的官员,私下开始认为,若此法真能推广,于国于己皆有利可图。他们开始委婉地上书,表示“周王殿下创新法有功于社稷,当予旌表”,同时强调“江南疫情惨烈,盼朝廷早定章程,推广防疫,以解倒悬之苦”,试图推动朝廷尽快行动,并在这个过程中为自己一方争取更多的利益和话语权。

各方势力,基于各自的利益算盘,围绕着“牛痘”和朱橚,展开了一场无声的拉扯和博弈。而端坐龙椅的朱元璋,则冷眼看着这一切争吵和算计,依旧保持着沉默。

他似乎在等待,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或者一个能让他最大限度掌控局面、平衡各方、又能将这份“天大的功劳”尽可能收归国有的完美方案。

朱橚因牛痘之功,仿佛手持双刃剑,一剑斩向了天花恶魔,另一剑,却也不可避免地划破了洪武朝堂看似平静的水面,激起了深藏其下的无数暗流。功是功,但这功所带来的福与祸,此刻,犹未可知。

(第八十八章 完)

天才小说推荐阅读:灭世武修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游戏民国无渊大地万古神尊云澜乱世志我在明朝当国公汉天子我横扫异族时,三国诸侯还在摸鱼进击的刘备大明:朱元璋,咱家老五杀疯了万古杀帝北隋军神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人在水浒,正在造反当东方文化主宰世界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公子千秋苏厨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天下第一权臣暴君的粉嫩娘亲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大明闲人大秦海晏:嬴傒复辟记开局给古人播放九叔电影武侠穿越,开局学会杨家枪封州王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公主,快请陛下赐婚吧诸侯争夺天下,你却偷偷发展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大秦镇王侯汉威四海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抗战之还我河山我在大宋贩卖焦虑三国:一切皆可游戏化亮剑:摊牌了,我老李就是有文化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异界,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过日子清泉明月大明铁骨大明武帝崇祯宋时行饥荒年,我靠投喂女帝,成为全球首富!
天才小说搜藏榜:闯旗大唐面首开局侠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煌煌帝国之大秦你呀就缺一味药三国之制霸寰宇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捡个王爷来种田武林帝国开局登基:我还能活几天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你和本侯提和离,我转头娶公主枭起传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明末枭臣逍遥小里正三国之龙战八方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大唐极品闲人边荒枭龙大唐之最强驸马火爆爱妃开天鸿蒙诀两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现代城抗日小山传奇傻王嗜宠:鬼医盗妃大唐神级太子他逃她追,王妃逐渐黑化富婆启动计划迁徙的三国城堡万世秦疆大明1642长安烬长月烬明超次元战争游戏天灾年,我囤养了古代女将军塑晋锦衣卫创始人沙雕网友援北伐帝国猛将策马大明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我与着名帝皇们的争霸人生三国之吕布天下多子多福:女将军求我开枝散叶
天才小说最新小说: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逍遥县男:开局被塞了七个老婆日曜南明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