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骨:民国盗墓秘闻》衍生篇?跨洲寻脉 第二十五卷 第二章 节点探秘,古符反噬寻解法
防护型探测舰搭载联合考察队,向着 NGc 2237 节点(位于玫瑰星云核心区域)平稳航行。启航后的第 12 天,探测器的 “星际导航系统” 首次捕捉到节点的 “实体影像”—— 屏幕上,NGc 2237 节点如同 “悬浮在星云中的水晶球体”,表面覆盖着 “淡粉色的星云能量膜”,脉冲符号正从能量膜的 “核心裂缝” 中持续释放,频率已从启航时的每小时 10% 提升至每小时 15%,且波动幅度越来越大,像是在 “加速传递某种紧急信息”。
“节点的能量膜存在天然裂缝!” 三角星簇的探测舰舰长通过协同频道分析,“裂缝可能是远古星际事件留下的痕迹,脉冲符号正是通过裂缝向外传输 —— 我们需要先确定裂缝的能量稳定性,再决定是否靠近探测。” 莉莉指令 “羲和四号” 探测器切换为 “探测模式”,释放出 “低功率探测波”,缓慢向节点能量膜靠近,同时启动 “符号能量感应器”,记录脉冲符号的详细参数。
当探测波接触能量膜的瞬间,屏幕上的脉冲符号突然 “剧烈闪烁”,原本规律的频率变得紊乱,一股 “淡紫色的能量冲击波” 从裂缝中爆发,直扑探测器 —— 这是节点的 “能量反噬”,仿佛在抗拒外来探测。探测器的蓝色防护能量罩瞬间被冲击波击中,能量值从 100% 骤降至 75%,符号识别系统也出现 “短暂死机”,无法继续记录参数。
“立刻撤回探测器!” 莉莉果断指令,“节点的能量膜具有‘自我保护机制’,强行探测会引发更强烈的反噬!” 探测器迅速后退至安全距离,防护能量罩的能量值逐渐回升,但刚才捕捉到的 “部分脉冲符号片段”,已通过同步系统传输至探测舰的分析终端。聂小满将片段导入 “符号能量分析设备”,发现这些符号的 “结构复杂度远超已知联盟符号”,每个符号都由 “多层嵌套的子符号” 组成,像是 “承载着古老文明的信息密码”。
原生文明的意识体专家凝视着符号片段,突然发出 “意识共振信号”:“这些符号与三角星簇‘远古符号遗迹’中的部分图案相似!推测是‘前联盟时代的古文明符号’,可能记录着星链节点的起源信息 —— 但这种符号的能量层级极高,强行解读会引发意识反噬,我们之前的研究曾因此受损。”
莉莉立刻翻到《护脉传承人日记》的 “古符号解读” 页面 —— 此前空白的页面,在接触脉冲符号片段后,竟自动显影出 “多层解读法” 的示意图:“第一层,以星云能量为基,匹配符号的能量层级;第二层,以月芒信号为引,激活符号的子符号结构;第三层,以多文明意识共振为钥,解读符号承载的信息 —— 三层递进,不可逾越,否则必遭反噬。”
“这正是破解古符号的关键!” 莉莉兴奋地向团队解读,“首先,我们需要从节点的能量膜中‘提取少量星云能量’,注入分析设备,让设备与符号的能量层级同步,避免解读时出现能量冲突;其次,用月球反射装置的星芒信号(通过跨星际协同网络实时传输),激活符号中的子符号,展开隐藏的信息结构;最后,由我、原生文明专家、三角星簇舰长共同进行‘意识共振’,用多文明的意识能量,共同承载符号传递的信息,防止单人意识被反噬。”
考察队立刻按方案行动:“羲和四号” 探测器再次靠近节点,这次释放的是 “能量提取器”—— 提取器如同 “微型能量漏斗”,从能量膜的裂缝中缓慢吸取 “淡粉色的星云能量”,过程中严格控制提取量,避免引发新的反噬。1 小时后,10 毫升星云能量被成功带回探测舰,注入符号能量分析设备 —— 设备的指示灯从红色变为稳定的绿色,显示已与脉冲符号的能量层级同步。
随后,莉莉通过协同网络,请求地球的嫦娥六号团队发送 “高强度星芒信号”。当星芒信号抵达探测舰时,聂小满将信号导入分析设备,对准脉冲符号片段 —— 屏幕上,原本嵌套的子符号如同 “绽放的花瓣”,逐步展开,显露出 “更细致的信息纹路”,这些纹路组成了 “类似星图的图案”,但标注的区域不在已知的星际地图中。
“进入意识共振环节!” 莉莉、原生文明专家、三角星簇舰长围坐在分析设备旁,将双手放在 “意识感应面板” 上 —— 三人的意识通过面板连接,形成 “稳定的意识共振场”。当共振场与展开的符号图案接触时,一段 “远古影像” 在三人的意识中同步呈现:画面中,一群 “身披星云符号的古文明生物”,正在建造星链节点,他们将 “某种发光的核心装置” 嵌入节点内部,随后节点开始释放 “连接星际的能量流”,仿佛在构建 “跨星系的符号网络”。
当影像播放到关键处,突然 “中断”—— 一股更强烈的能量反噬从符号中爆发,意识共振场瞬间紊乱,三人同时感到 “头部剧痛”,不得不中断解毒。“符号的核心信息被‘能量封印’了!” 原生文明专家缓过劲后说道,“封印需要‘更强大的多文明意识共振’才能解开,仅凭我们三人的意识还不够 —— 我们需要向联盟请求支援,召集更多文明的意识专家,共同突破封印。”
莉莉立刻通过跨星际协同网络,向星际符号联盟发送 “支援请求”,详细说明古符号的发现与解读困境。联盟很快回复:将在 3 天内派遣 “5 名来自不同文明的意识专家”,乘坐最快的星际飞船赶往 NGc 2237 节点,协助完成意识共振。在此期间,考察队需在节点外围建立 “临时探测基地”,持续监测脉冲符号的变化,确保节点能量膜不会因持续波动而破裂。
深夜,探测舰在节点外围的安全区域停泊,临时探测基地的 “能量监测塔” 开始运行,实时记录节点的脉冲符号与能量波动数据。莉莉在《护脉传承人日记》的新批注中写道:“古符号的反噬,是古文明留下的考验;解开封印的钥匙,藏在多文明协作的意识中。下一段旅程,我们将与联盟支援专家携手,突破能量封印,揭开星链节点的起源秘密,为星际探索写下新的篇章。”
探测基地的灯光在玫瑰星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温暖;屏幕上,脉冲符号仍在持续闪烁,仿佛在耐心等待着被完全解读的那一刻。一场跨越时空的古文明信息解密,即将在星际协作中继续推进。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