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怡忙福身道:“多谢太后夸赞,这段时间一直忙着,都再没过来看您和孙殿下了。”
“忙着好啊!这个地方就怕人太闲。”太后拿着新衣服,准备给他们试穿,孩子们正牙牙学语,自己跟自己说着话,在床上爬的飞快,抓也抓不住,太后边忙活边道,“以后得空了,多来万寿宫。”方怡是安平郡主的女儿,算起来也是太后的堂外孙女,一直住在宫里,又乖巧懂事,太后自然有私心。
方怡心中一喜,上前按住沐阳,一把抱起来,小家伙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看着她,还伸出小手抓了抓她的衣袖。
孩子的举动一下子激起了方怡的母性,她内心一片温柔,珍宝似的呵护,小心翼翼的逗弄了一阵孩子后,告辞出来。
刚出万寿宫的门,碰到芊雪也来给太后请安,看到方怡后,眼中闪过一丝不悦,阴阳怪气道:“哟,方良媛左右逢源的本事修炼的可谓是炉火纯青,这一有机会就来万寿宫看望皇孙。比亲生的还要疼爱。”
方怡不卑不亢地回道:“公主殿下,皇孙殿下本就是东宫的主子。虽由太后抚养,但我身为太子良媛,也受太子妃的托付,自当尽责。”
“你跟太子妃的关系处的不错。”芊雪笑了笑后又道,“只可惜啊,你再怎么努力讨好,她也没有安排你给太子侍寝,哪怕是她怀孕期间。你还真是犯贱。”
方怡听了此话面色微变,但很快镇定下来,微笑道:“公主殿下说得是,太子殿下整日为国操劳,忙碌。其辛苦我等都看在眼里,太子妃心地仁善,即便孕期也处处为太子着想,不愿我等贸然打扰。
我没能力为他们分忧,能做的,便是事事替主子着想,尽心尽力照顾好皇孙,以报太子妃信任之恩。
倒是公主殿下,还待字闺中,就这么爱管别人后宅之事,不太合适吧!”如果是刚进宫的方怡,刚才那话不亚于往她胸口捅刀,给谁都受不了,但现在她接触到一些不一样的思想,自然也就不在乎了。
芊雪没想到方怡竟然敢怼她,冷哼一声,“你好大的胆子,敢顶撞我?你再粉饰太平,也只能一辈子守活寡,倒是会给自己找台阶下。堂堂侯府嫡女,心甘情愿为奴为婢去伺候别人。”
方怡眼中闪过一丝倔强,“我既入了东宫,便是东宫的人,理应做好本分,太子妃不在,皇孙的康健便是我最大的心愿。”芊雪刚想再讥讽几句,突然听到脚步声传来?
竟是太后出来了。方怡和芊雪连忙行礼。太后扫了一眼两人,淡淡道:“都起来吧!大清早的在哀家这里争吵。成何体统!”
芊雪忙赔笑道:“皇祖母,是方良媛言语不当冲撞了我,我一时气不过才与她争论。”
方怡不慌不忙地跪下,说道:“方怡言语有失,还望太后恕罪。”太后看了看方怡,又看了看芊雪,缓缓道:“方良媛一心为东宫付出,哀家看在眼里。芊雪,都快要及笄的人了,还跟没长大似的,你这毛脾气也该收敛收敛了。”
芊雪心中不满,但也不敢违抗太后,只得低头道:“皇祖母教训的是,是芊雪莽撞了。”太后摆了摆手,“好了,都别站着了。方良媛,你以后照旧多来照看皇孙。芊雪,你也多来陪陪哀家说说话。”
两人领命,待太后回宫后,芊雪狠狠瞪了方怡一眼,咬牙道:“今日算你运气好,有太后护着你,咱们走着瞧。”说罢,便气冲冲地走了。方怡看着她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转身也朝着东宫走去。
日后方怡便天天来万寿宫,一待就是大半天,太后心里明镜似的,方怡这是在搬救兵,等方怡走了后,菊嬷嬷道:“太后,方良媛来求助于你,您倒忍心一直晾着她。”
“还不到时候,这可是皇后的命令,她一个良媛,跟将士们书信来往,本就于理不合,皇家的颜面还要不要了?哀家也得给皇后给足面子。不能为了她,让皇后下不了台。”太后想了想,“不过这个方怡倒也聪明。”
“她背后可是太子妃。”菊嬷嬷笑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太后突然就明白了。“好个太子妃,竟然连哀家也利用上了。”
“太子妃怕耽误了方良媛,真真是煞费苦心,您就忍心责备她?”菊嬷嬷开始给太后捏肩。
“看来太子妃心中已经有合适的人选了。罢了,就当哀家卖太子妃一个面子。”
“是啊太后,太子殿下对方良媛只有兄妹之情。如果这个良媛她一直做下去,一辈子就只能在宫里孤苦伶仃,孤独终老,您也不愿意看到安平郡主的孩子白白在宫里荒废了青春吧。”菊嬷嬷有意识的劝着。
“小菊,太子妃给了你多少好处?让你这么为她说话。”太后佯装生气。
菊嬷嬷满脸堆笑:“哪有?老奴只是……”
“虚情假意。”太后白了她一眼。
“去将皇帝请过来,有一段时间他没来陪哀家用膳了。”
“是。”菊嬷嬷笑着领命而去。
看着满桌子的菜肴,安阳帝笑了:“母后,今日的午膳真丰盛。”
“当娘的,哪有不疼自己孩子的。”太后如同平常百姓家的慈母,嘴里絮絮叨叨。
安阳帝一下子就笑了:“母后,今日叫朕过来,什么事您就直说吧!”
“皇帝啊,淑妃宫里的茶可有品尝?”
“茶水纯香,确实不错。”安阳帝乖乖的回答。
“这就好!小菊,拿过来。”
“是。”菊嬷嬷捧过来一个小匣子,递给潘志。
太后指着匣子道,“皇帝,这是哀家的一点心意,也捐出去,做军饷用。”
“母后,万万不可。”安阳帝当下拒绝,“大启如今虽举步维艰,可儿子再不孝,也不会拿您的一点家底去补贴军饷,您让儿百年后如何面对父皇?又怎么向他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