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废物!”
“朕,险些……就死在你们这群庸医的手里!”
嘉靖皇帝的怒吼,如同隆冬的寒风,刮过庭院中每一个人的心头。
以袁伯方为首的二十余名御医,早已吓得魂飞魄散,一个个将头死死地磕在冰冷的青石板上,身躯抖如筛糠。
“陛下息怒!臣等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求饶声此起彼伏,却无法平息嘉靖皇帝半分的怒火。他心中那份对死亡的恐惧,此刻已尽数转化为了对这些御医的杀意。他养着他们,给他们高官厚禄,他们却险些将他送上绝路!
“黄锦!”嘉靖皇帝的声音里透出森然的杀机。
“奴婢在!”黄锦连忙跪前一步。
“将这群废物……全都给朕拖下去,廷杖……”
“陛下,请息雷霆之怒。”
一个清朗而平静的声音,打断了嘉靖皇帝的旨意。
是苏明理。
他躬身一揖,挡在了嘉靖皇帝和那群瑟瑟发抖的御医之间。
嘉靖皇帝猛地转头看向他,眼中怒意未消:“先生,他们险些害了你我!此等庸医,留之何用!”
“陛下,”苏明理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语气依旧沉稳,“袁院使他们,罪不至死。”
“哦?”嘉靖皇帝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们之过,在于‘无知’,而非‘歹意’。”苏明理缓缓说道,“他们受困于传承千年的医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如同一群只知修补屋瓦,却从未见过房屋梁柱的工匠。房子漏雨,他们只会拼命加瓦,却不知是里面的梁柱早已被蛀空。此为‘识’之过,非‘心’之过。”
这番话,如同一盆凉水,浇在了嘉靖皇帝的怒火之上。
他是一个极其聪明的君主,立刻便听懂了苏明理的言外之意。
杀掉这群御医,很容易。但杀了他们,谁来执行后续的治疗?谁来为他辨识百草,调配饮食?他需要的是一支能为己所用的手,而不是一地的尸体。
苏明理看着皇帝的神色有所缓和,继续说道:“陛下若要清除体内金石之毒,非一日之功。后续的食补、药浴、乃至观察龙体气血之变化,都需要大量精通药理之人来辅佐。太医院,正是陛下手中最好的一副‘刀圭’。杀之,可惜。用之,方为上策。”
他转过身,看着依旧跪在地上的袁伯方等人,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你们,可知罪了?”
袁伯方抬起那张老泪纵横的脸,对着苏明理,重重地磕了一个头,声音嘶哑:“苏先生……点醒梦中人!我等……有罪!我等固步自封,坐井观天,险酿滔天大祸!我等……心服口服!”
“心服口服!”身后的御医们,也齐声应道,声音中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发自内心的敬畏。
这一刻,他们看向那个八岁孩童的眼神,再无半分轻视,只剩下高山仰止般的崇敬。
嘉靖皇帝看着这一幕,心中的怒气,已消散大半。
苏明理不仅指出了他的病根,还为他提供了解决方案,甚至连如何处置这群“废物”,都替他想好了。
这种掌控全局的能力,让他对苏明理的信赖,又加深了一层。
“那依先生之见,这毒,该如何解?朕的身体,又该如何调养?”嘉靖皇帝的声音,已经恢复了平静,但那份急切,却溢于言表。
这,才是今天真正的核心。
苏明理胸有成竹,朗声道:“解毒调养,当分三步走。”
“第一步,止损排毒。自今日起,陛下当立刻停用所有金石丹药。同时,由太医院开具疏肝利肾、清热解毒的温和方剂,每日煎服,再辅以药浴之法,将已深入骨血的毒素,缓缓排出体外。此过程,或需三月之久。”
“第二步,食补筑基。待毒素清除大半,便要开始固本培元。学生会为陛下一日三餐,制定专门的食谱。辨五谷之性,明蔬果之利,以最温和的食物,滋养受损的五脏,重新为龙体,打下坚实的根基。”
“第三步,动功活血。筑基之后,便要行‘五禽戏’,导引吐纳。以动功,激发身体内生的力量,使气血充盈,百脉通畅,如此,方能百病不生,延年益寿。”
止损、筑基、活血。
三步计划,清晰明了,环环相扣,充满了“格物致知”的严谨逻辑。
嘉靖皇帝听得是连连点头,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他看向袁伯方,沉声下令:“从今日起,太医院,尽归苏先生节制。苏先生之言,便如朕之旨意!你们,要竭尽全力,辅佐先生,为朕调理龙体!若有半分差池,朕,绝不轻饶!”
“臣等……遵旨!谢陛下不杀之恩!谢苏先生再造之恩!”袁伯方带着众御医,再次重重叩首。
这一次,他们的叩拜,心悦诚服。
一场足以让太医院血流成河的滔天风暴,就此消弭于无形。
而苏明理,也通过这一场立威之辩,不费一兵一卒,便将整个大周王朝最高医疗机构,这支最专业的团队,彻底收归到了自己的麾下。
从此,他不再是孤身一人。
他的身后,站着整个太医院。
他的手中,握住了通往帝王信任的,最坚实的一把钥匙——圣寿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