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碾过地库接缝的咯噔声还在耳边,苏雨宁睁开眼,窗外已经黑透了。她没动,手还搭在包上,U盘的边角抵着掌心。顾砚辞解开安全带的动作很轻,顺手把她的外套从椅背拎起来。
“先上去吧。”他说。
她嗯了一声,跟着他往电梯走。指纹刷开家门时,玄关灯自动亮起,暖白光落在地毯上。她换鞋,低头看见自己脚踝有点肿,高跟鞋穿太久。
顾砚辞接过她的包放在沙发边,“喝点水吗?”
“不用。”她走进客厅,拉开窗帘一角。楼下的花园灯还亮着,几株桂花树影子斜在地上。她转过身,“刚才你说‘以后每一次都会这样’,你是认真的?”
他正解领带的手顿了一下,“怎么不是真的。”
“一次发布会能成,不代表下一次也能稳住节奏。”她靠着窗框,“我怕的是,我们刚喘口气,下一波压力就来了,而我……不一定每次都能扛住。”
他走到厨房倒了杯温水递给她,“你从来不是一个人扛。”
她接过杯子,没喝,“我知道你在。可有时候你太忙,我在熬那个凌晨三点到四点的时候,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他抬眼看她,“凌晨那段时间……你一直在工作?”
她抿了口热水,“也不是非得做点什么,就是脑子特别清楚,睡不着。”
他没追问,只点头,“那你需要我什么时候在,提前告诉我。我不一定每次都懂你在想什么,但我想听。”
她低头看着杯口冒出的热气,“我不是要你替我解决问题。我只是希望,咱们能一起定个方向——不只是项目怎么做,是以后的日子到底想怎么过。”
他坐到沙发上,“说说看。”
她也坐下,离他一臂远,“三年前签那份协议时,我以为只是权宜之计。现在不一样了。我不想只是配合你、配合这个家,我想参与决定它长什么样。”
“我一直当你是在共同经营。”他说。
“可你总会下意识保护我。”她看着他,“比如上次董事会前,你偷偷调走了两个难缠的股东。我知道是你做的。我不怪你,但我更想自己面对那些人。”
他沉默几秒,“我是怕你被刁难。”
“我能应付。”她声音不大,但很稳,“如果你总把我挡在后面,我走不远。”
他伸手握住她的手腕,没用力,只是轻轻捏了下,“那你要我怎么做?”
“别替我挡路,也别让我孤军奋战。”她说,“站在我旁边就行。或者,稍微靠后一点也行,但别看不见你。”
他笑了下,“站你身后半步,行不行?”
她嘴角动了动,“可以。但你要一直盯着我的背影。”
“本来就在盯。”他说。
两人安静了一会儿。空调发出轻微的送风声。
她忽然问:“孩子的事呢?你想过吗?”
他没料到她提这个,“想过。但看你一直没说,我就没主动提。”
“我有点怕。”她声音低了些,“不是怕生,是怕当妈。我这人太紧绷,做事非要做到最好。要是以后孩子要我陪,我却在改方案、开会、赶进度……他会觉得妈妈不要他。”
“不会。”顾砚辞说,“你可以不是那种围着孩子转的妈妈。你照样能熬夜写东西,能出差,能站在台上讲话。但他得知道,你爱他,而且你活得有光亮。”
她看他。
“我们的孩子不需要一个完美的母亲。”他接着说,“他需要一个真实的妈妈。会累,会烦,也会为了梦想拼命。那样的妈妈,才值得他骄傲。”
她眼眶有点热,眨了几下才压下去。
“要不,”她拿起茶几上的平板,“我们试着列个计划?不是任务表,是生活的大致轮廓。比如每年留出固定时间旅行,每周至少两天晚上不谈工作,孩子出生后谁负责接送、谁主带夜奶……这些都提前说好。”
他点头,“还可以加上事业节点。你明年想申的那个国际奖项,我陪你准备材料。团队扩张的事,你也按自己的节奏来。”
“对。”她说,“别一口答应资源支持,先听我说需要什么。”
“行。”他笑,“等你说完,我再问能不能帮上。”
她打开文档,新建一页,敲下标题:未来生活初步构想。
光标闪着。
她写了第一条:每月最后一个周末,复盘当月状态,调整下月安排。
第二条:孩子出生后,双方各休两个月育儿假,交替主导夜间照料。
第三条:每年至少一次两人独处旅行,不带手机,不处理工作。
写到第四条时,她停了一下,“五年内,我希望主导完成一次行业标准立项。这件事必须由我牵头。”
顾砚辞看着屏幕,“列入计划。”
她继续写:若未来面临重大决策分歧,设立48小时冷静期,期间不得单方面推进任何动作。
“这条好。”他说,“咱俩都倔,得有个缓冲。”
她删掉又重写了一条:允许对方在极度疲惫时申请“暂停权”,最长七天,期间无需解释去向或状态。
“这条留着。”他低声说,“你用得比我多。”
她没反驳。
写完八条,她往后靠了靠。屏幕还亮着,字一行行排下来,像一条看得见的路。
顾砚辞伸手把平板放回茶几,“你觉得,我们现在是在画蓝图,还是在签新协议?”
“都不是。”她转头看他,“我们在确认,要不要一起走这条路。”
“早确认过了。”他说,“从你第一次在会议室怼我那天就开始了。”
她轻笑出声。
他伸手把她额前一缕乱发拨到耳后,指尖擦过她的太阳穴。她没躲。
窗外夜色浓得像墨,楼下的灯不知何时灭了。屋里只剩电视柜下方那一道微弱的蓝光,映在地板上。
她慢慢往他那边挪了点,肩膀挨着他手臂。
他没动,也没说话,只是把手覆在她放在膝盖上的手上。
她的手指微微蜷了下,然后放松。
平板屏幕暗了下去,又自动亮起。光标还在闪,在“未来生活初步构想”那几个字后面,像是等着写下第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