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休息后,会场内的气氛愈发紧绷。主持人清亮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每个角落,宣告着小组赛第二轮——“汤品”比拼,正式开始。
规则简洁而严苛:选手需使用提前报备并通过审核的自备食材,在规定时限内,现场完成一道汤品的制作。评判维度全面而细致,汤色是否澄澈或醇厚,气味是否纯正而富有层次,味道的深度与平衡,口感的顺滑或丰富,乃至创意与所展现厨艺技法的高下,都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c组,无疑再次成为全场的焦点。几乎所有观众的目光都聚焦于此,迫切地想看到,在第一轮被名不见经传的林小风以神乎其技的刀工狠狠挫败的“味古轩”少东家张知味,将如何扳回一城。更多人则带着强烈的好奇,想见证那位神奇的“刀工仙人”,在更考验火候、底蕴和味觉平衡的汤品领域,是否还能延续那份不可思议的奇迹。
张知味显然憋足了一口气,势在必得。他的操作台旁,整齐陈列着几只带有定制锁扣、质感非凡的密封食材箱,无声地彰显着其内容的珍贵。比赛开始的指令如同发令枪响,他立刻与两名训练有素的帮厨进入状态,动作迅捷如风,却又条理清晰,每一个步骤都透出大酒楼后厨特有的严谨规范与深厚底气。
当他逐一开启那些箱锁,将其中珍藏的食材呈现出来时,现场顿时响起一片难以抑制的惊呼和倒吸冷气的声音!
“快看!那是金华火腿的中方?这肌理,这胭脂红的色泽,绝对是陈年极品!”
“老天!那是干鲍?看这个头和形态,怕是‘双头鲍’级别了吧?”
“还有鱼翅!瞧这完整的裙边,金钩状,品质太高了!”
“瑶柱、花胶、刺参、羊肚菌……这,这简直是顶级干货博览会!”
张知味取出的每一样食材,都堪称同类别中的翘楚,是寻常人家难得一见、甚至闻所未闻的山珍海味。它们堆叠在一起,无需任何言语,便构成了一种直观的、令人咋舌的奢华阵容,散发出金钱与底蕴交织的强大气场。
“这个配置……他莫非是要做‘佛跳墙’?”有见多识广的老饕立刻猜到了答案。
“没错!正是‘味古轩’代代相传的镇店之宝——古法佛跳墙!”
“听说他们的秘方极其讲究,光煨制就要几天几夜。看来张知味是把前期泡发、预处理好的半成品带来了,现场进行最关键的组合与最后的煨制入味。”
“真是大手笔!光是这些食材的成本,怕是寻常人家一年的收入了!”
果然,只见张知味郑重其事地捧出一个深褐色、釉色温润、显得颇为厚重的专用陶坛。他屏息凝神,如同进行一场庄严的仪式,开始按照祖传的特定顺序,将已然泡发得饱满润泽的鲍鱼、厚实弹嫩的海参、晶莹剔透的花胶、丝缕分明的鱼翅等珍馐,一层层、小心翼翼地在坛中码放整齐。中间填入提鲜的火腿中方、硕大的瑶柱以及香气浓郁的香菇,再缓缓注入那想必是耗费无数心血、用老鸡、老鸭、猪骨、火腿等熬制多时的澄澈高汤。最后,他用新鲜荷叶仔细封住坛口,再敷上特制的黄泥,确保香气丝毫不泄。
整个过程流畅而充满仪式感,仿佛不是在做菜,而是在完成一件艺术品,一种文化的传承。
他将密封严实的陶坛安置在一个造型古朴、可精准调控火力的特制炭炉上,点燃上好的银炭,改用文火徐徐慢煨。尽管坛口已被密封,但随着时间推移,一丝丝、一缕缕难以用言语形容的复合香气,终究还是从坛沿的细微缝隙、从被炭火炙烤的陶土中悄然弥漫开来。
那香气,醇厚、霸道、层次极其复杂!既有火腿历经岁月沉淀的咸香,又有干鲍、瑶柱等海味带来的极致鲜甜,还夹杂着菌菇特有的山林气息以及高汤浓缩的肉脂芬芳……种种顶级鲜味物质交织融合,形成一股和谐却又极具侵略性的香气的洪流,如同一位内力深厚的绝顶高手,其气息虽不张扬,却无远弗届,笼罩了整个会场,强势地冲刷着每个人的嗅觉神经!
“咕咚……”不知是谁先忍不住咽了下口水,这声音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一片此起彼伏的吞咽声。
这香气太过诱人,带着一种原始而直接的冲击力,仿佛在向全场宣告:我,才是中式汤品中无可争议的王者!
媒体区的记者们如同嗅到花蜜的蜂群,再次一拥而上,将张知味的操作台围得水泄不通,闪光灯将他自信的脸庞和那个氤氲着热气的陶坛映照得一片雪亮。
“张师傅,请问您这次制作的佛跳墙,与‘味古轩’平常售卖的版本有何不同?”
“这香气实在太震撼了!能简单透露一下您家古法秘制的核心秘诀吗?”
“面对第一轮的意外失利,您对这轮扳回一城有几分把握?”
张知味站在镜头中央,脸上早已恢复了往日那种属于名门之后的自信与从容,甚至带着一丝刻意流露的倨傲。他侃侃而谈,声音洪亮,仿佛每一句话都意有所指:
“佛跳墙这道菜,素有‘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的美誉。其精髓,首重选料之精,必求其极;次重火候之功,需文武交替,久久为功;最终追求的是数十种珍贵食材滋味的高度融合,达到‘味中有味,汤浓而不腻’的化境。我‘味古轩’的古法秘制,以陈年高汤为基,汇聚三十六种主辅料之精华,需经三日不间断的悉心煨制,方得这一碗极致之味。此乃真功夫、硬底蕴,远非一些依靠投机取巧、故弄玄虚的旁门左道所能比拟。”
这番话里的机锋,直指不远处的林小风,几乎不加掩饰。
于是,所有人的目光,带着同情、好奇、怀疑或是看热闹的心态,齐刷刷地投向了林小风的操作台。大家都想看看,这个上一轮带来巨大惊喜的年轻人,将如何应对这“王者”级别的碾压式挑战。
然而,当人们看清林小风台面上的景象时,全场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紧接着便是压抑不住的窃窃私语和满脸的难以置信。
没有闪烁着金贵光芒的食材箱,没有琳琅满目的珍馐堆叠。
只有寥寥几样东西:
三四颗看起来干瘪瘦小、其貌不扬的普通干香菇。
一小撮颜色暗淡、体型瘦小的干贝(瑶柱)。
几片似乎是从整块火腿上削下来的、带着皮和肥膘的零碎边角料。
以及一口黑黢黢、毫不起眼,甚至边沿还有个小豁口的小号砂锅。
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这是要做什么?
香菇干贝滚汤?还是用火腿边角料吊个味增汤?
这……这寒酸到极致的配置,如何去对抗那边声势浩大、香气霸道的“佛跳墙”?
这差距,已经不是鸿沟,简直是天堑!
“他……这是自暴自弃了吗?”
“是不是被张家的佛跳墙彻底镇住了,知道赢不了,干脆敷衍了事?”
“我的天,这食材加起来够不够五十块钱?跟那边几万块的阵容比,简直是笑话!”
“看来汤品确实是他的死穴,刀工再好,没有深厚的吊汤功底也是白搭。”
质疑和惋惜的声音如同潮水般涌起,比第一轮开始时更加汹涌。就连一直坚定支持林小风的李默和小刘,闻着空气中那无孔不入、勾魂摄魄的佛跳墙香气,再对比自家台面上这可怜的几样东西,手心也捏了一把汗,心里七上八下。
小刘凑近几步,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焦虑:“风哥……咱们……真的就只用这些吗?要不要……”
李默也压低嗓音,急急地道:“小风,现在想办法还来得及!我知道附近有家高档食材店,我跑快点儿,应该能买点像样的东西回来!”
林小风却仿佛置身于另一个静谧的世界。他正不紧不慢地用细小的流水冲洗着那几颗干香菇和干贝,动作轻柔,仿佛在对待什么易碎的珍宝。听到同伴的话,他抬起头,目光依旧清澈平静,看不到一丝一毫的紧张或退缩。
“不用。”他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和肯定,“最好的味道,有时候恰恰藏在最平凡的地方。”
他拈起一颗被水微微浸润的干香菇,放到鼻下轻轻嗅了嗅,那专注的神情,仿佛从中闻到了整片森林的精华,嘴角随之牵起一抹极淡却无比真实的满意微笑。
“相信我,”他看向两位同伴,眼神笃定,“这些,已经足够了。”
说完,他便不再理会外界的一切纷扰,重新低下头,将全部心神都沉浸到手中那些“微不足道”的食材上。他的动作舒缓而富有节奏,与张知味那边如同大交响乐般的隆重奢华,形成了无比强烈的、近乎荒诞的对比。
全场观众的心中,都充满了巨大的问号和难以按捺的好奇。
他究竟想做什么?
凭借这几样朴素到极致,甚至可以说是简陋的食材,他究竟要施展怎样的魔法,才能与那集结了山海之珍的“宴席之王”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