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中天,清冷的银辉透过雕花窗棂,洒入寂静的皇帝书房。
子时已至,万籁俱寂,连烛火都已熄灭,只有月光勾勒出室内家具的模糊轮廓。
年轻的皇帝和衣躺在龙榻上,并未入睡,双目炯炯有神,锐利的目光穿透床前那层薄薄的碧纱帐,紧紧锁定帐外不知何时多出的那一道模糊人影。
没有他的命令,谁敢出现在他的床榻边上?
他非但没有惊恐,嘴角反而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冷笑。
他等到此时此刻,本以为这些人不会来了,没想到还是来了。
皇帝故意压低了声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警惕与威严,问道:“谁?”
帐外传来一个熟悉而谦卑的声音,正是伺候了他多年的老太监王安:“回陛下,是奴婢王安,见陛下书房烛火熄了,特来伺候陛下用些安神茶。”
皇帝心中冷笑更甚,七岁净身,九岁入宫,在东宫时便伺候自己,一向以巴结谨慎着称,活到五十六岁成了太监总管,自己最信任的内侍之一,竟然是别人埋藏最深的一颗棋子!
他忽然很想看到王安与平南王世子发现自己的一切阴谋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时的神情。
于是他故意配合着,语气带着一丝不悦:“这里不用你伺候,退下吧。”
王安却并未如往常般恭敬退走,反而站在原地不动。
皇帝继续配合,声音带着疑惑和一丝怒意:“你为什么还不走?”
王安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却少了平日的谦卑,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奴婢是想请陛下见一个人。”
皇帝故意沉默了片刻,仿佛在思考,然后才缓缓开口,声音平稳中夹杂着一丝惊怒:“人?是谁?在哪里?”
“就在这里。”
王安轻轻一击掌,书房内的几处烛台竟同时亮起,柔和的光芒瞬间驱散了黑暗。
只见书房中央,不知何时已多了一个身穿明黄袍服的年轻人,那袍服的形制、纹样,甚至下幅的八宝立水裙,都与皇帝日常所穿朝服一般无二!
皇帝见到这个人,方才起身,掀开碧纱帐,终于看清了来人的面容。
即便早已从大龙首那里得知此事,亲眼见到时,他心中仍不免闪过一丝惊奇。
眼前这年轻人,不仅面容与自己极为相似,连身材、气质,乃至身上那套逼真的龙袍,都一模一样,简直就像是是他的影子。
若非深知内情,只怕连他自己也难以分辨。
王安脸上泛起一抹诡计得逞般的笑容:“陛下想必还不知道这位是谁吧?”
他已经预想到皇帝惊慌失措的模样。
但皇帝并未如他预料般惊慌,反而细细打量着平南王世子,忽然朗声笑了起来。
这笑声在寂静的书房里显得格外突兀,让王安和世子都愣住了,心底莫名升起一股不安。
皇帝不慌不忙地走到书案后,缓缓坐下,腰背挺得笔直,帝王威仪自然流露。
他目光如电,扫过二人,清晰而平静地说道:“朕当然知道他是谁。他是平南王世子,朕的堂弟。王公公,朕说的,可对?”
一句话,如同惊雷,炸得王安与平南王世子脸色骤变,原先准备好的说辞、胜利者的姿态,瞬间被堵在了喉咙里。
王安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皇帝看着他们惊愕的表情,嘿然冷笑:“很惊讶吗?其实,朕等你们一晚上了。你们的动作,未免太慢了些。”
他好整以暇地提醒道:“顺便告诉你们,陆小凤此刻想必已经识破了你们与叶孤城的阴谋,正带人赶过来。从太和殿到此地,最多不过几十息的时间。”
“你们若再不动手,只怕.......就来不及了。”
原本在皇帝的书房里还有四个藏身在木柱里面的高手,他们是四个身高不及三尺,但身材、容貌、服装、打扮都完全一样的人。
小眼睛,大鼻子,凸头瘪嘴,长得很好笑,但他们的剑很不好笑,一尺七寸长的剑,一人单剑,三人双剑,他们就是云门山七星塘飞鱼堡的鱼家兄弟。
一胎所生,心意相通,故此习练的飞鱼七星剑,威力无穷,位列天下七大剑阵之一!
大部分刺客都不会是这四个人的对手,但叶孤城是例外。
所以皇帝今夜将他们打发出去了,一来没必要让忠心耿耿的四兄弟死在叶孤城剑下,二来大龙首的存在,皇帝也不想让别人知道。
皇帝的这番话彻底击溃了王安和世子的心理防线,计划泄露!
皇帝早有准备!
“动手!”
平南王世子再也按捺不住,厉声喝道。
他不知道皇帝的底气从何而来,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随着他一声令下,一道白色的身影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书房内。
雪白的长衣,苍白的面容,冰冷如寒星的眼眸,以及那股仿佛与生俱来、比剑气更逼人的孤高与傲气。
皇帝目光平静地看向他:“叶孤城。”
白衣人微微颔首,语气淡漠,仿佛面对的不是九五之尊,而是一个普通的对手:“山野草民,想不到竟能劳动圣驾挂心。”
皇帝道:“天外飞仙,名震天下的剑法,朕素有耳闻。只是.......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叶孤城神色不变,淡然道:“成王败寇,自古皆然。胜者,自然是王;败者,便是贼。”
皇帝摇头,语气斩钉截铁:“贼,就是贼。”
叶孤城不再多言,手中长剑平举当胸,剑尖遥指皇帝,冷冷吐出一个字:“请。”
皇帝端坐不动,反问道:“请?”
叶孤城道:“以陛下之见识与镇定,武林中已罕有人及。陛下若身在江湖,必可名列十大高手之林。”
他这话倒有几分真心,皇帝的冷静超乎他的预料。
皇帝微微一笑:“眼力不错。”
他自幼便对武功感兴趣,只是身为帝王,难以专心于此。
但自从成为青龙会二龙首,得传小无相功,又经大龙首暗中相助,虽练习时间不长,进境却是一日千里,早已非吴下阿蒙。
叶孤城道:“此刻,王已非王,贼已非贼。王与贼之间,唯力强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