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海州市仿佛一头蛰伏的巨兽,在璀璨的灯火下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暗流。市长办公室的灯光,在市委大楼那片已然黑暗的窗口中,孤悬如豆。
林辰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沉睡的城市。他的身影被拉得很长,映在光洁的地板上,显得有些孤寂。桌面上,摊开着“拂晓行动”的最终方案,每一个时间节点,每一个行动小组的任务,都已被反复推敲,确认无误。凌晨五点,公安、国安、纪委将如同三把出鞘的利剑,同时刺向“环宇贸易”的办公地点、仓库、以及“新视野研究基金”设在海州大学医学院的联合实验室。
计划周密,但他心头那根弦却越绷越紧。多年的重生经验与“深蓝”序列的历练告诉他,越是临近收网,越是变数丛生之时。
“叮——”
加密通讯器发出低沉蜂鸣,打破了室内的寂静。是陈主任。
“海东青,”陈主任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刚截获一段经过三次加密跳转的短波通讯,内容残缺,但破译出的关键词包括‘清理’、‘零点’、‘港口’。”
清理?零点?港口?
林辰的眼神瞬间锐利如鹰。“确定来源和指向吗?”
“信号源非常模糊,最后消失的区域靠近海州港三号码头。指向不明,但结合我们掌握的‘环宇贸易’那批即将凌晨卸货的‘特殊医疗耗材’……我怀疑,对方可能有所警觉,准备提前转移,或者……销毁证据。”陈主任语速加快,“‘拂晓行动’必须提前!”
提前?林辰的心猛地一沉。现在已是晚上十一点,距离原定行动时间还有六个小时。仓促提前,意味着各行动组的协调、埋伏可能出现漏洞,甚至可能打乱整个部署。
“能否确定他们的‘清理’行动具体时间?”
“无法确定,‘零点’可能是一个泛指,也可能就是字面意义的午夜零点!我们时间不多了,海东青。”
午夜零点?那距离现在只有一个小时!
林辰的大脑飞速运转。对手显然拥有极高的反侦察能力,甚至可能在他们内部也有眼线。这次短波通讯,是偶然截获,还是对手故意放出的烟雾弹?如果是后者,提前行动很可能正落入对方的陷阱。
但……他不敢赌。那批“特殊医疗耗材”里如果真如推测藏有生物制剂或相关原料,一旦被转移或销毁,不仅前功尽弃,更可能造成无法预料的危害。
“命令!”林辰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拂晓行动’提前至零点整!通知所有参与单位,行动时间变更,目标不变!命令‘利刃’小组,立即向海州港三号码头秘密集结,监控目标货柜,如有异动,可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控制现场!通知港务局,以安全检查为名,暂时封锁三号码头附近区域,但不要打草惊蛇!”
“明白!”陈主任立刻回应,通讯切断。
办公室内再次恢复寂静,但空气仿佛已经凝固。林辰能听到自己心脏有力的搏动声。他快步走到办公桌前,拿起红色保密电话,直接接通了廖民生和市公安局长的专线,以最简洁的语言下达了行动提前的指令。
一时间,海州市看似平静的夜幕下,无形的齿轮开始疯狂加速转动。散布在城市各处的行动组成员被从睡梦中或待命状态紧急唤醒,车辆无声地驶出车库,向着预定目标疾驰。无线电波在加密频道中密集穿梭,传递着一条条简短的指令和确认信息。
张硕带领的“利刃”小组,如同暗夜中的幽灵,利用夜色和复杂地形的掩护,迅速向海州港三号码头渗透。他们穿着深色作战服,脸上涂着油彩,装备着微声武器和特种侦察设备,动作迅捷而悄无声息。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林辰坐在办公桌后,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闭上眼睛,脑海中却不断闪过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目标提前逃离、爆发激烈冲突、证据被销毁、甚至……出现人员伤亡。
他拿起私人手机,屏幕上是沈清秋和儿子林湛的合影。小家伙笑得没心没肺,沈清秋的眼神温柔而依赖。他拇指轻轻摩挲着屏幕,一股强烈的渴望涌上心头——渴望这一切尽快结束,渴望能回到那个温暖的家里,听儿子咿呀学语,看妻子温柔浅笑。
但他知道,他此刻必须坐在这里,运筹帷幄,承受这黎明前最黑暗时刻的压力。
加密通讯器再次响起,是张硕发来的现场报告:“已抵达三号码头外围。目标货柜编号K7783,静置在c区7号位。周围发现不明身份暗哨两名,已避开。货柜周边无明显异常,但……感觉不太对,太安静了。”
太安静了?林辰的眉头紧紧皱起。按照正常流程,即将卸货的货柜区不该如此寂静。这反常的宁静背后,往往隐藏着更大的风暴。
“提高警惕,等待行动指令。注意识别和规避可能存在的爆炸物或陷阱。”林辰回复。
“明白。”
与此同时,廖民生那边也传来消息,针对“环宇贸易”办公点和“新视野”实验室的抓捕小组均已就位,但同样反馈目标地点异常安静,仿佛人去楼空。
一种不祥的预感在林辰心中蔓延。对手的反应太快了,快得超乎想象。他们似乎真的提前知晓了行动,并且做好了应对准备。这场原本志在必得的收网行动,瞬间充满了巨大的变数。
现在,箭已离弦,无法回头。
林辰抬腕看表,时针即将指向十一点五十分。
距离零点,还有最后十分钟。
海州的夜空,云层渐厚,遮蔽了星月之光,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雷霆行动做着最后的铺垫。城市依旧沉睡,但在那些不为人知的角落,刀锋已然抵近咽喉。
风暴,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