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谋局与连环
“马克·刘”的入境,如同在紧绷的弓弦上又加了一分力。林辰深知,面对持有外交护照、背后可能牵扯复杂国际关系的对手,贸然行动绝非上策。他需要更精巧的谋略,既要摸清对方底牌,又要避免打草惊蛇,甚至要借力打力,让其背后的势力自乱阵脚。
第一计:笑里藏刀
林辰授意市外事办和商务局,以“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外来投资”为由,为“马克·刘”安排了一场高规格的、看似程序化的拜访活动。拜访对象,正是常务副市长林辰。
会面在市政府的贵宾接待室进行,气氛友好而热烈。林辰面带职业化的热情笑容,与“马克·刘”握手寒暄,感谢其对海州经济发展的“关注”。
“刘先生远道而来,海州正值快速发展时期,机遇无限啊。”林辰笑容可掬,言语间满是招商引贤的姿态,“我们欢迎一切守法、合规的国际资本,共同参与海州的建设。”
“马克·刘”,一个四十多岁、戴着金丝眼镜、举止斯文的中年男人,应对得体,表达了对海州投资环境的“浓厚兴趣”,并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开发区的“未来发展潜力”。
林辰心中冷笑,面上却不露分毫,顺着对方的话头,大谈特谈开发区未来规划的美好蓝图,甚至“不经意”地透露了市政府正在考虑加大对开发区基础设施投入的“内部消息”,营造出一种急于引入资本、推动项目落地的假象。
这番“推心置腹”的表演,旨在麻痹对手,让其误判形势,认为林辰及海州市政府仍被蒙在鼓里,且急于求成。
第二计:欲擒故纵
与此同时,对东海集团的“常规”施压持续加码。税务稽查发现了更多的账目疑点;消防检查开出了限期整改通知;安监部门甚至“偶然”发现其一处工地在用不合格建材。压力如同不断收紧的绳索,让赵东海焦头烂额。
林辰却在这时,通过一个“偶然”的场合,向一位与赵东海私交不错的工商联领导透露了口风:“东海集团毕竟是本地骨干企业,只要合法合规经营,市政府还是愿意支持的嘛,关键是态度……”
这话辗转传到赵东海耳中,成了救命稻草。他一方面加紧与“马克·刘”联络,试图尽快完成某种交易以缓解资金压力;另一方面,也开始主动向市政府相关部门“汇报工作”,态度变得前所未有的“配合”。这正是林辰想要的效果——让对手在压力和“希望”的双重驱动下,更快地暴露其真实意图和操作路径。
第三计:隔岸观火
对于沈清秋负责的那个与国际慈善组织合作的医疗项目,林辰没有直接阻止,而是指示卫生系统和国安部门,以“确保项目合规、资金安全”为由,派驻了一个联合工作组进入医院,“协助”项目推进。名义上是支持,实则是近距离监控,确保项目全程在可控范围内,并寻找可能存在的漏洞和线索。
沈清秋虽然对突然增加的“监管”有些不解,但出于职业素养和对规则的尊重,她选择了配合。她不知道的是,这个工作组的存在,就像一道防火墙,既保护了项目本身不被利用,也保护了她不被卷入更深的漩涡。林辰则在远处,冷静地观察着这条战线上的任何风吹草动。
第四计:李代桃僵
张硕的团队监控到,“马克·刘”除了接触赵东海,还在秘密接触海州另外几家与陈海洋有过关联,但规模较小、不太起眼的企业。林辰判断,这是对手在准备“备胎”,一旦东海集团这条线出现问题,可以迅速切换。
林辰将计就计,暗中指示经信部门,对其中一家看起来“更干净”、负责人背景相对简单的水泥制品厂,给予了某种程度的政策倾斜和“无意中”泄露的“内部商机”。他要让对手以为,找到了一个更安全、更可靠的替代合作者,从而分散其注意力,甚至可能引发其内部为争夺资源而产生矛盾。
第五计:釜底抽薪
最关键的一步,是针对“星辉资本”资金链的行动。在中央工作组的协调下,金融监管部门启动了对与“星辉资本”有资金往来嫌疑的几家境内空壳公司和地下钱庄的突击调查。虽然无法直接触碰境外的“星辉资本”,但切断其在境内的资金通道和洗钱路径,无异于釜底抽薪,能极大限制其活动能力,并可能迫使其露出更多破绽。
第六计:反客为主
一系列组合拳打出后,林辰不再被动等待。他主动向周天明书记做了详细汇报,将自己的判断、已采取的措施以及下一步可能需要的支持,和盘托出。他需要争取市委一把手更明确的授权,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决策,掌握主动权。
“老林,你的思路很清晰,节奏把握得也很好。”周天明听完汇报,沉吟片刻,表了态,“市委支持你。该稳的时候要稳,该狠的时候也不能手软。海州的稳定和发展大局,不能出任何问题。”
有了周天明的明确支持,林辰心中更有底气。他现在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代表着海州市委市政府的意志在与暗处的敌人较量。
几天后,监控显示,“马克·刘”与赵东海的接触骤然频繁,似乎在紧急推进某项交易。同时,那家被林辰“关照”过的水泥制品厂,也收到了“马克·刘”方面试探性的接触信号。
对手显然已经感受到了压力,正在加快步伐。
林辰站在办公室的巨幅海州地图前,目光锐利。他知道,收网的时刻快要到了。对手以为自己还在暗中布局,却不知早已落入他精心编织的罗网之中。
这环环相扣的谋局,运用了古老的智慧,针对的是现代背景下隐藏的危机。他不仅要赢得这场暗战,更要赢得漂亮,赢得彻底,让那些敢于窥伺、敢于破坏的力量,付出应有的代价。
他拿起红色保密电话,接通了专项工作组和国安部门的联合指挥中心。
“各单元注意,‘客人’已经坐不住了。按预定方案,做好准备。”
一场围绕海州命运,融合了现代侦查技术与古老谋略智慧的无形围猎,即将进入最高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