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惊雷
北苑片区的改造,在看似平稳的节奏中推进。那家由李文博引荐的“长青实业”表现出浓厚兴趣,其负责人对林辰提出的“注重社会效益与长期运营”的理念十分认同,双方就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合作已进入细节磋商阶段。教育均衡改革的试点学校名单和轮岗教师名录也终于在反复拉锯后初步确定,尽管比例和范围打了些折扣,但终究是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就连与陈海洋的明争暗斗,也似乎进入了一种短暂的僵持。陈海洋依旧在各种场合为他的大项目摇旗呐喊,吸引着媒体的聚光灯,但对林辰主抓的民生领域,直接的干扰手段似乎有所收敛。
一种风暴来临前的平静,笼罩在林辰心头。他深知,以陈海洋的性格和野心,绝不会轻易罢休。
这天下午,林辰正在听取市教育局关于轮岗启动仪式的筹备汇报,秘书神色凝重地快步走进来,俯身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林辰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抬手止住了教育局同志的汇报:“今天的会先到这里,具体细节后续再议。”
待其他人离开,办公室里只剩下他和秘书两人,林辰才沉声问:“确认了吗?”
“基本确认了。”秘书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省纪委的调查组……已经进驻海州,带队的是三室的副主任,姓郑。目前入住的是西山宾馆,对外没有透露任何消息。但我们这边收到风声,调查……可能涉及北苑片区改造项目,特别是……土地审批和资金使用情况。”
饶是林辰早有心理准备,心头也是猛地一凛。省纪委悄无声息地下来,直奔他主抓的核心项目,这绝不是空穴来风。陈海洋的杀招,原来藏在这里!他不是在项目本身上纠缠,而是直接动用更高层的力量,试图从“合规性”上将他彻底打倒。这一手,既狠且准。
“知道具体指向什么吗?”林辰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
“还不明确,但传言……很不好。”秘书压低声音,“有匿名信直接举报到了省里,说您在北苑片区的土地征迁和补偿过程中,存在优亲厚友、违规操作,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还有……说您利用职权,暗示相关企业向特定账户输送利益……”
林辰眼中寒光一闪。这些罪名,若是坐实,足以让他万劫不复。匿名信,模糊的指控,却足以启动调查,将他拖入泥潭。这手段,既阴险又有效。
“通知张硕,让他动用一切可靠的关系,务必弄清楚举报信的具体内容和来源,但要注意方式,绝对不能被抓住把柄。”林辰立刻下令,“另外,让负责北苑项目的所有相关部门,立刻整理所有涉及土地、资金审批的档案资料,准备接受审查。我们的一切程序必须经得起检验。”
“是,林市长!”秘书领命,匆匆离去。
办公室里只剩下林辰一人。夕阳的余晖将房间染成一片橘红,却驱不散那骤然降临的寒意。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秩序井然的车流。重生以来,他经历过数次危机,但这一次,来自纪律系统的直接调查,无疑是最凶险的。
是谁在背后操纵?陈海洋无疑是最大的嫌疑,但他是否有能力直接驱动省纪委这个级别的力量?举报信的内容为何如此精准地指向北苑项目?是内部出了漏洞,还是对手的洞察力惊人?
一个个疑问在脑海中盘旋。他回想北苑项目推进的每一个环节,自问在土地、资金这些敏感问题上,他始终秉持公心,严守底线,绝无任何中饱私囊之举。但官场之上,有时候清白与否,并非自己说了算。
手机响起,是秦梦雪打来的。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和担忧:“林辰,省纪委的人下去了,你知道了?”
“刚知道。”林辰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
“我这边也在打听,带队的郑主任,是出了名的铁面,而且……听说和陈家有些拐弯抹角的关系。你千万要小心,所有程序必须毫无瑕疵!”秦梦雪的语气充满了关切,“需要我做什么?”
“暂时不用,先稳住。”林辰沉声道,“清者自清。”
挂了电话,他又接到了慕容晚晴的短信,内容依旧简洁,却意味深长:“风浪骤起,需否压舱石?”她似乎总能第一时间掌握最敏感的信息。
林辰没有回复。此刻,他不能轻易接受任何不明来源的“帮助”。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进来的是市委办公厅的一位副主任,他脸上带着公式化的笑容,眼神却有些闪烁:“林市长,周书记请您现在过去一趟。”
林辰心中一动,面色如常地点点头:“好,我马上过去。”
该来的,终究来了。他整理了一下衣领,深深吸了一口气,目光恢复了一贯的沉稳与冷静。这场突如其来的惊雷,或许能暂时遮蔽天空,但能否撼动他精心构筑的根基,还未可知。
走向周天明书记办公室的每一步,都像是踏在无形的战场上。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面对的将不仅仅是陈海洋,还有来自更高层面的、更为严峻的考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