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分钟,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史蒂芬结束了课程。
“哥,课上的怎么样?学了什么?”唐棠非常好奇。
白川揉了揉酸疼的腮帮子,“主要是帮我纠正发音,教我一些连读、轻重音、语音语调。还聊了些英国的传统、节日等等这些。”
“哇,那可真不错,这都是很实用的技能。”唐棠夸赞完就问小洲导,“明天还是这个时间上课吗?”
小洲一脸尴尬,“就一节课,体验一下就行。而且你英语这么好,早知道就不请咯,老贵了一节课。”
唐棠无语,小洲导看见她嫌弃的表情,也不好意思继续编了。他立刻心虚地转移话题,“咱们快走,下一节课要来不及了。”
三人走到停车场,唐棠看见空旷的场地上只有一辆贴了‘拉拉货’的五成新面包车后,停在了原地。
“这不会是我们要坐的车吧?”她小声问白川,心里有了很不好的预感。
小洲导径直走到车旁,用钥匙利索的打开车门。发现两人还站在入口,热情地挥了挥手,冲两人喊着:“快上车,我送你们去。”
“咱们是人,你用货车,这也太节省了吧?”
唐棠强硬的把想坐副驾驶位置的白川推到了司机后面一排的位置,自己坐他身旁,并拉好安全带。
“这车多方便,拉道具拉人都可以,装的还特别多。”小洲导一脚油门,车‘嗡’一下就冲了出去。
“滋~~~”十分钟后,一个漂亮的摆尾,车停在了击剑馆门口。
“咱们到啦,还提早了五分钟。”小洲导看了下时间,语气骄傲。
唐棠捂嘴,给他点个赞,直接跑下车干呕。
白川一脸严肃,“你还是别开车了,太危险了!又不熟悉路况,总是一脚油门一脚刹车,坐的人太难受了。”
“嘿嘿,我这不是赶时间嘛,到时候会有专业司机的,你放心,保证安全是第一位的。”小洲导尴尬的摸摸后脑勺,他技术这么差的嘛?
“你好,我是绿箭,你的击剑老师。”一名身高超过190的年轻男子在教室门口等着三人。
“噗嗤”唐棠没有心理准备,一下没忍住。
“这是艺名,方便孩子们记住的。”绿箭一眼看穿唐棠的想法,给出了答案。
“绿箭老师,你好,我是白川。”白川忍住笑,和老师握了手。
“今天的第一节课,咱们就先了解一下击剑器材:如花剑、重剑、佩剑的构造及安全使用规范。”
白川进教室上课了,唐棠戳戳小洲导胳膊,“这个不会也就一节课吧?”
小洲导伸出两根手指。
课程结束后,唐棠和白川一起去吃附近一家非常出名的板凳面。小洲导早就离开了,去处理别的事情。
“哥,前面就是了,人最多那一家。”
唐棠指着一家热闹的小面馆,门口坐满了食客,每个人两张塑料板凳,高的放面,矮的坐。
“原来是这样的板凳面。”白川还以为是有什么历史典故,没想到所见即所得。
“娘娘,来两碗豌杂面,海椒少点儿哈!”唐棠排队点餐,听着前面人是怎么说的,她很快就学会了。
白川也一直在听周围人说重庆话,听到唐棠就这么脱口而出,还很地道。他震惊了一瞬,又非常骄傲地笑了起来。
“勒个位子有人没得?我坐一哈儿要得不?”白川跟在唐棠身后负责端面,唐棠已经直接用重庆话和身旁人要位置了。
“你怎么说得这么地道的?”白川觉得唐棠太绝了,这说的和本地人一模一样。
“多听多讲,自然斗会了撒!”?
“我也要和唐老师一样多说的嘛。”白川也尝试用自己总结的语调来回答。
唐棠摇头,“重庆话里的说,是嗦的发音,平翘舌不分。还有,他们说话最后一个字,基本都是升调。”
白川又仔细听了听身边人的对话,还真是这样。
他也有了自己的发现:“他们还好喜欢在句尾加加哈、嘛、撒等助词,走?撒?!好吃?噻?!”
两个人边学习边吃面,进步神速。
下午,他们要自己去之后的拍摄地点体验生活。没想到,开着导航都找不到。
两个人一路问人,500米的距离,硬生生用了二十分钟。
“勒个路硬是恼火得很,尽是些卡卡角角,导航都遭整神咯!”?白川一见到宋崧导演,就用重庆话抱怨。
“勒个房子说是20楼,结果跟2楼莫得区别嘛,太扯把子咯!”唐棠也抱怨了一句。
宋崧导演和其他屋内的演员,直接给两人整懵了。
“你的助理是重庆人?你学的可真快,听起来和本地人差不多了。”
宋崧导演知道白川是江城人,但两个人说的的太地道,他只能合理怀疑唐棠是本地人了。
“哎呀,我们才将将学的嘛,还撇得很!”唐棠又说了一句重庆话,接着用普通话解释,“我不是本地人哦,就是刚才和白川老师一起学的。”
“他们好厉害啊,这刚来就说的这么好了。”几位小演员在偷偷议论。
这里是典型的重庆老居民区,总高24层的楼房,竟然没有电梯。
每一层各层通往不同的平台和道路。如果你足够熟悉路线,去24楼也只需爬两层楼梯。
白川和唐棠在这个66平的小套房里转了一圈,两室一厅。厕所狭小,厨房被放置在阳台上。
白川要在这里睡午觉、使用厕所、洗澡,充分感受居住在老式狭小住宅里的不便和局促。
“哥,你在这里体验,我去周围转转哦。”唐棠的这句话,白川确实没听到,他已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坐在次卧的小床上,看着斑驳的墙面,想象着程远从云端跌落,第一次来到这里会是什么感觉。
唐棠换了一个出口,沿着一条长长的下坡,顺着它的每一条拐弯,就从一座山的山顶走到了山脚。
这条狭窄的山城步道,一面是依山而建的住宅,底商门口都坐着乘凉休闲的老年人。
另一面就是并不怎么安全的铁栏杆,下面就是陡峭的崖壁,不远处则是另一条行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