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后,风尘仆仆的赵铁柱与中原如玉,终于望见了伏龙城的轮廓。
那是一座依山傍水的雄城,黑褐色的城墙高耸入云,如同一条匍匐的巨龙,散发着古老而威严的气息。城门口车水马龙,商旅如织,各色人等穿梭不息,远比青牛镇繁华百倍。
缴纳了入城费,两人踏入城中。青石板铺就的街道宽阔整洁,两旁店铺林立,旌旗招展,叫卖声、吆喝声、车马声不绝于耳,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物、香料和皮革混杂的气味,充满了蓬勃的生机。
中原如玉依旧戴着赵铁柱为她准备的普通帷帽,遮掩了过于出众的容颜,但清冷的气质依旧引人侧目。赵铁柱则是一身利落的青色布衣,气息内敛,目光平静地打量着这座陌生的城池。
他们首先需要找一个落脚之处。没有选择那些看起来富丽堂皇的大客栈,赵铁柱凭借敏锐的感知,在城西一条相对安静、鱼龙混杂的巷子里,找到了一家名为“悦来”的老旧客栈。客栈掌柜是个眯着眼睛、精明的干瘦老头,见多识广,并未对这对看似普通的年轻男女过多盘问,收了银钱,便给了他们一间僻静的上房。
安顿下来后,赵铁柱并未急于外出,而是让中原如玉在房中休息,自己则来到客栈大堂,要了一壶粗茶,看似随意地坐在角落,实则耳听八方,收集着信息。
大堂内三教九流汇聚,谈论的话题五花八门。有议论边境蛮族蠢蠢欲动的,有抱怨城中几大势力盘剥的,也有吹嘘自己最近收获的皮毛药材的。
赵铁柱重点关注与“幽冥殿”和修行相关的信息。然而,幽冥殿似乎极其隐秘,普通人鲜少提及。倒是对城中几大势力,听得更加分明。
伏龙城主要由三方势力把控:
一是代表官府的城主府,掌控城防与律法,实力深不可测。
二是以商贸起家的万宝楼,据说背后有修真家族支持,财力雄厚,网罗奇珍,是获取修炼资源的重要渠道。
三则是扎根本地、盘根错节的四海帮,帮众众多,掌控着码头、赌场、部分灰色产业,消息灵通,但行事亦正亦邪。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较小的家族和零散武者、修士,在夹缝中求存。
“听说万宝楼三日后有一场拍卖会,好像有修士用的东西流出?”
“真的假的?那可是稀罕物!不过肯定死贵,不是咱们能惦记的。”
“四海帮和城主府最近好像为了码头的份额,闹得有点不愉快……”
“城东新开了家‘回春堂’,坐堂的孙大夫医术不错,就是诊金高了点……”
零碎的信息汇入赵铁柱脑中,让他对伏龙城的格局有了初步的了解。
回到房间,他将打听到的情况与中原如玉分享。
“万宝楼……或许是我们获取资源的一个途径。”中原如玉沉吟道,“只是我们初来乍到,身家浅薄,恐怕难以竞拍。”
赵铁柱点了点头:“当务之急,是站稳脚跟,积累资金。我打算先从老本行入手。”
他的老本行,自然是药材。伏龙城规模巨大,对药材的需求远非青牛镇可比。凭借他超凡的药材辨识和炮制能力,以及中原如玉的医术,以此为切入点,是最稳妥的选择。
“我们可以先在这附近盘下一间小铺面,低调行事。”赵铁柱规划着,“以你的医术坐堂,我负责提供药材,既能掩人耳目,也能快速积累口碑和资金。”
中原如玉对此并无异议,她本就医术高明,行医济世也符合她的本心。
计议已定,两人便分头行动。中原如玉负责在附近寻找合适的铺面,赵铁柱则再次出门,前往城中几个主要的药材市场,了解行情,并暗中物色一些品质尚可、但未被完全发掘的药材,作为启动资本。
凭借强大的神识,赵铁柱很快就在一个散摊上,以极低的价格淘到了几株年份不足、但内蕴灵气却异常精纯的“血灵芝”和“玉髓花”。这些药材因卖相不佳或被误判年份而无人问津,但在他手中,只需稍加炮制,便能发挥出远超本身年份的药效。
当他带着这些“捡漏”来的药材回到客栈时,中原如玉也带回了好消息。她在两条街外,找到了一处正要转租的小铺面,位置不算顶好,但胜在清净,后面还带个小院,正好符合他们的需求。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就在他们踏入伏龙城的那一刻,一双隐藏在暗处的眼睛,就已经注意到了他们。尤其是在赵铁柱于药材市场展现出的那份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和精准眼力,更是引起了某些人的兴趣。
伏龙城的水,远比他们想象的要深。看似平静的湖面下,暗流早已开始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