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造谣事件平息后的第一个深夜,传承馆的“曦光阁”依旧亮着灯。陈曦坐在长桌前,将散落的澄清材料逐一分类归档——基金流水的审计报告上还留着顾衍之圈画的关键数据,传承人培训日志里夹着李阿婆手写的感谢便签,江屿制作的产品成本明细图表旁,有他用红笔标注的“重点反驳数据”。窗外的月光透过雕花玻璃窗,洒在展柜中那枚清代刺绣书签上,兰草纹样在月色下泛着温润的光,像是在静静见证这场共患难后的温暖。
就在她将最后一份警方立案通报放进文件袋时,系统面板突然弹出,暖红色的光效不同于以往的金色提示,带着一种近乎灼热的温度,一条“全员好感度激增”的消息瞬间占据屏幕:
“检测到宿主与核心伙伴共同经历‘林浩造谣’危机,在‘并肩破局、守护公益’的过程中深化情感羁绊,触发‘共患难·心动共鸣’特殊效果,全体核心伙伴好感度一次性+15。当前好感度明细:
? 沈砚川:275\/100(健康守护型·灵魂挚友)
? 陆星辞:278\/100(声量传播型·灵魂挚友)
? 顾言:239\/100(应急守护型·灵魂挚友)
? 江屿:250\/100(运营支撑型·灵魂挚友)
? 周明远教授:312\/100(文化赋能型·灵魂挚友)
? 顾衍之:307\/100(资源保障型·灵魂挚友)”
“心动共鸣”四个字像一颗小石子,在陈曦心底漾开圈圈涟漪。她指尖悬在屏幕上方,脑海里不由自主地回放起危机中那些细碎却滚烫的瞬间,每一个画面都藏着让人心动的温柔。
最先浮现在眼前的,是新闻发布会现场顾衍之的坚定维护。那天,当记者抛出“您与陈曦是否存在利益关联,才力挺手作公益”的尖锐问题时,全场的目光都聚焦在陈曦身上,她甚至能听到台下相机快门的“咔嚓”声。顾衍之却毫不犹豫地拿起桌上的《手作公益产业基金章程》,翻到“利益声明”章节,对着镜头清晰念出:“顾氏集团承诺,未从手作公益项目中获取任何商业收益,首期1亿元基金仅用于合作社扶持、传承人培训及公益商店运营。”他顿了顿,目光从文件上移开,转向台下的陈曦,眼神里没有丝毫犹豫,只有全然的信任:“我支持这个项目,更认可陈曦的公益初心——从筹备商店时凌晨三点核对合作社数据,到应对谣言时第一时间想到‘不能让手作者受牵连’,她始终把别人的利益放在前面。未来,只要她还在坚持做手作公益,顾氏集团的支持就永远不会缺席。”聚光灯下,他的身影挺拔如松,仿佛为她筑起了一道隔绝风雨的屏障,那一刻,陈曦突然觉得,所有的委屈和压力都有了安放的地方。
紧接着是沈砚川在直播采访时的细腻体贴。当时李阿婆因为第一次面对镜头,紧张得忘了说培训的具体时长,只是反复念叨“孩子们学得快”。沈砚川没有打断阿婆的话,而是蹲下身,笑着递过一杯温水:“阿婆,您别着急,慢慢说。每天教孩子们多久呀?是不是要一直坐着,腰会酸吗?”他顺势拿出老艺人的理疗记录册,翻到李阿婆的页面,对着镜头展示:“为了让老艺人们能安心授课,我们安排了康复师每周上门两次,帮阿婆做腰背按摩,还定制了护腰坐垫。您看,这是阿婆上周的理疗签字记录。”直播结束后,他特意走到陈曦身边,把一杯温蜂蜜水塞进她手里:“刚才在后台看你攥着拳头,指节都发白了,肯定很紧张吧?别担心,阿婆说得很好,大家都看得到你做的努力。”温热的水流顺着喉咙滑下,和他眼神里的关切一起,悄悄熨帖了她紧绷的心弦。
陆星辞的澄清直播则藏着笨拙却真诚的温柔。他平时直播唱歌时从容自在,那天却特意穿了件印有苗族百鸟纹的白色t恤——是之前在贵州合作社,李阿婆亲手绣的。开场时他甚至紧张到忘词,对着镜头不好意思地笑:“抱歉,今天有点激动,因为不想让大家误会陈曦和手作者们。”他拿起身边的竹编茶杯,指尖轻轻摩挲着杯壁的纹路:“这个杯子是王师傅教我编的,花了整整三天,手指被竹丝划破了三次才做好。我想说,手作从来不是轻松的事,陈曦为了帮王师傅们卖货,跑遍了全国30家合作社,脚上磨起的水泡我都见过。”直播快结束时,他突然播放了一段未公开的视频:画面里,陈曦蹲在江西陶艺合作社的院子里,帮留守儿童小宇捡掉落的陶泥,耐心教他捏一个小兔子形状的杯子,阳光落在她的发梢,小宇的笑声清脆响亮。“这就是她,一个会为了孩子的小愿望,蹲在地上教一下午的人。”陆星辞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用公益骗钱?”视频里的光影和他语气里的笃定,让陈曦的鼻尖瞬间泛酸,原来自己不经意的小事,都被他悄悄记在了心里。
顾言的守护则像少年般热烈而直接。他查到水军所属的“星火公关公司”后,没等警方行动,就带着赛车俱乐部的技术团队赶到该公司楼下,在寒风里蹲守了三个小时,终于拍到林浩与其表弟张远密谋的画面——照片里,两人正指着电脑屏幕上的负面热搜,笑得得意。“这些证据足够让警方加重调查力度了!”他拿着相机跑回传承馆时,额角还沾着灰尘,羽绒服的拉链没拉好,却兴奋地像个打赢仗的孩子,把照片一张张展示给陈曦看:“你看,这是他们商量怎么刷热搜的证据,这是林浩让张远找水军的聊天记录!以后再有人敢造谣,我还帮你查,保证让他们无所遁形!”没过几天,他还开着一辆改装后的赛车来传承馆,车身用竹编工艺装饰出复杂的纹路,车身上刻着“手作公益,并肩前行”八个字:“下次赛车比赛,我就开着它参赛,让所有观众都知道手作公益的故事!”阳光下,他眼里的光芒比赛车的车漆还要耀眼,那份毫无保留的支持,让陈曦心里暖暖的。
江屿的支持则融入在无数个细节里,像春雨般润物无声。澄清工作最忙的那两天,他连续两天只睡了三个小时,却依旧记得陈曦喝咖啡不加糖、只加冰的习惯,每次熬夜整理数据时,都会提前帮她泡好一杯冰美式,放在她的桌角。他开发的“手作供应链云平台”原本没有舆情监测功能,为了防止以后再出现类似危机,他通宵在平台里新增了“危机预警”模块——只要网络上出现含“手作公益”“陈曦”的负面关键词,系统就会自动弹窗提醒,并生成舆情分析报告。“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能比这次更快反应。”他把平台操作手册递给陈曦时,眼底满是红血丝,却还笑着说:“你别太累,数据整理、系统维护这些事交给我就好,你专心做你想做的公益就行。”他的声音很轻,却像一颗定心丸,让陈曦知道,自己永远不用独自面对复杂的技术问题。
周明远教授的鼓励则带着长辈般的温暖与厚重。危机平息后的第二天,他特意把那枚珍藏了四十年的清代刺绣书签送到陈曦手上,书签的缎面已经有些泛黄,却依旧精致。“这枚书签是我年轻时在苏州古籍市场淘到的,陪我走过了很多艰难的日子。”教授的手指轻轻拂过书签上的兰草纹,“现在我把它送给你,它见证过无数手艺人的坚守,也希望能见证你把手作公益做得更好。”他还带来一幅手写的书法作品,上面是“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遇到困难不可怕,重要的是有人陪你一起扛。你身边有这么多支持你的人,要更有信心,把这条路走下去。”教授的话语很轻,却像一股暖流,悄悄注入陈曦的心底,让她更加坚定了继续做公益的决心。
这些画面像电影片段般在脑海里一一闪过,陈曦突然明白,“共患难的心动”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告白,而是危难时刻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是细节里藏不住的牵挂,是无条件的信任与支持。她刚想关闭面板,提示又更新了,暖红色的光效更加明亮:
“【心动共鸣·深化】检测到各伙伴在危机后仍持续为公益项目提供支持:
? 顾衍之:推动‘手作公益进商场’计划,已与全国20家高端商场达成合作,设立手作体验区;
? 陆星辞:为‘手作技艺传承计划’创作主题曲《针丝里的光》,邀请国家级交响乐团伴奏,将在国家级非遗晚会上演唱;
? 沈砚川:为12家合作社的老艺人定制专属康复方案,联合市中医院开通‘老艺人绿色就医通道’;
? 江屿:优化‘手作供应链云平台’,新增‘师徒匹配’功能,已帮助20名青年学习者对接老艺人;
? 顾言:筹备‘手作赛车全国巡演’,计划在10个城市举办,现场设置手作体验区,传播手作文化;
? 周明远教授:编写《传统手作技艺传承教材》,已被5所高校非遗专业列为参考教材。
当前全体伙伴羁绊进度达100%,‘忠犬型伙伴’标签正式升级为‘灵魂挚友’,解锁‘公益共创’专属权限——可与任意伙伴联合发起国家级手作公益项目,获得国家文旅部、非遗保护中心专项扶持。”
面板消失的瞬间,传承馆的门被轻轻推开,六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手里都提着热气腾腾的夜宵。“猜你还在整理材料,没顾上吃饭,我们特意去你常去的那家饺子馆买了夜宵。”顾衍之将保温袋放在桌上,里面装着陈曦爱吃的韭菜鸡蛋馅饺子和小米粥。沈砚川从包里拿出一个小药盒:“里面是维生素片和润喉糖,这几天你说话太多,记得吃。”陆星辞则晃了晃手里的U盘:“我把《针丝里的光》的demo带来了,想让你听听,看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月光下,七个人围坐在长桌前,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聊着未来的计划——要在年底前新增15家合作合作社,要让“手作技艺数字化课程”覆盖50万学习者,要把“全国青年手作大赛”办成年度非遗盛事。陈曦看着身边笑容灿烂的伙伴们,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公益的未来,心里满是温暖与坚定。
她知道,这场与林浩的较量,不仅粉碎了恶意的谣言,更让她收获了六位“灵魂挚友”。未来的公益路上,或许还会遇到风雨,但只要有他们在身边,彼此信任、相互扶持,就没有跨不过的坎。那些共患难的心动瞬间,会像星光一样,照亮她前行的路,让手作的温度传递到更远、更辽阔的地方,让更多手艺人的梦想,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