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信使携回书抵达刘备馆驿,刘备展信阅览。信中曹操虽言辞依旧强硬,以“回师平叛”为由退兵,并提及旧日恩义,但其退意已昭然若揭。几乎同时,前线斥候与夜枭的密报接踵而至,均证实曹军正在大规模拔营起寨,向西撤退,且兖州吕布偷袭、张邈反叛的消息细节也更为清晰。
馆驿之内,气氛热烈而紧张。听闻曹操退兵,陈到及其尖刀营众将摩拳擦掌。陈到道:“主公,曹操仓促退兵,军心必乱,此乃天赐良机!某将愿率尖刀营精锐,追击其后,纵不能全歼,亦要狠狠咬下他一块肉来!”
刘备弟子陆毅、徐昊、肖云、沈卓等将也纷纷请战,欲趁势掩杀。更有甚者,如平原方向的关羽与济南的张合通过快马传来建议,认为可趁曹操与吕布在兖州内斗、无暇东顾之际,出兵攻占兖州东部靠近青州的郡县,扩大地盘。
刘备端坐主位,面色沉静,并未立即表态。他将曹操的书信递给身旁的郭嘉,目光则看向统筹平原全局的徐庶和坐镇后方贾诩的书信。
郭嘉快速浏览书信,嘴角微扬,对刘备低声道:“主公,曹操此信,外强中干,退兵是真。兖州之乱,于他乃是切肤之痛,不得不救。”
此时,刘备正展信阅览徐庶的书信,徐庶在信中分析道:“吕布偷袭兖州,曹操必然退兵,曹操奸诈,必留精锐断后,仓促追击,若其反身一击,我军未必能占便宜。此其一。其二,曹操退兵,名义上是回救根本,我若追击,反倒显得我等不顾旧情,咄咄逼人,于主公仁义之名有损。其三,亦是关键,兖州如今已成泥潭,吕布骁勇,张邈、陈宫亦非庸才,曹操此去,必有一场恶斗。我军若此时介入,无论是攻兖州还是追击曹操,都等于主动跳入这泥潭之中,与曹操、吕布同时为敌,实为不智!”
远在临淄的贾诩也通过密信表达了类似观点,他阴柔而精准地指出:“主公将得徐州,根基未稳,当务之急乃安抚士民,消化此地,巩固青徐。若贸然进攻兖州,虽可得一时之地,然必引来四方忌惮。袁绍虽忙于幽并,然其岂容卧榻之侧有猛虎酣睡?袁术觊觎徐州已久,若见我四处扩张,必生恐慌,或与曹操甚至袁绍联合。届时,我将四面树敌,危矣!不若坐山观虎斗,待曹操与吕布两败俱伤,再伺机而动。”
郭嘉将刘备递来的徐庶与贾诩的书信放下,继续说道:“元直、文和之言,实乃老成谋国。嘉亦认为,眼下绝非与曹操彻底撕破脸或贪图兖州之地之时。曹操此退,于我而言,利大于弊。其一,徐州之围不战而解,主公声望达到顶峰;其二,曹操与吕布相争,无论谁胜谁负,皆将损耗实力,为我未来赢得时间;其三,我军可全力应对接收徐州之事,此乃当前重中之重!请主公明断!”
刘备见三位顶尖谋士几乎一致的分析,心中豁然开朗。他作为穿越者,更深知历史上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正是缺乏稳固根基。如今坐拥青州,徐州唾手可得,岂能因小利而忘大局?贪功冒进,乃取祸之道。
他霍然起身,目光扫过馆驿尖刀营诸将,声音沉稳而坚定:“叔至以及陆毅、徐昊、肖云、沈卓等诸位将军求战之心,备已知之。然元直、奉孝、文和之论,方为长远之计!曹操,暂且放他去吧。传令:子龙、子义、管亥,严密监视曹军撤退,但不得追击,任其离去!传令云长、儁乂、宣高,各守其境,不得对兖州有任何挑衅之举!违令者,军法处置!”
“诺!”尽管有些将领心有不甘,但对刘备的命令无不遵从。
刘备又对郭嘉道:“奉孝,随我携曹操书信,入城面见陶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