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雄败亡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被溃散的西凉败兵带回了汜水关。谋士李肃闻听详情,惊得魂飞魄散,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修书一封,将关东联军势大、华雄被一红面长髯不知名将领阵斩的紧急军情,火速送往洛阳相国府。
洛阳,相国府。董卓览毕李肃告急文书,勃然大怒,一把将绢帛撕得粉碎:“废物!华雄误我!一群关东鼠辈,竟敢如此猖狂!” 殿内文武皆战栗不敢言。
他急召心腹谋士李儒、义子吕布等人商议。李儒面色凝重,上前一步道:“岳父息怒。如今失了上将华雄,敌军士气正盛。那袁绍身为盟主,其叔父袁隗现官居太傅,仍在洛阳城中。若其叔侄二人里应外合,则洛阳危矣,对我军大为不利。为绝后患,当先行铲除内应!”
董卓铜铃般的眼睛凶光一闪:“文优所言极是!咱家差点忘了袁隗老儿!” 他当即下令,命李傕、郭汜二将率铁骑五百,连夜包围太傅袁隗府邸,不论男女老幼,尽数诛绝!
是夜,洛阳袁府血流成河,哭喊震天。袁隗及其满门老少,连同府中仆役,皆惨遭屠戮。李傕、郭汜割下袁隗首级,以石灰腌了,派人快马送往虎牢关方向,欲震慑联军。
消息传至酸枣联军大营,举营皆惊。袁绍闻讯,如遭五雷轰顶,踉跄数步,脸色瞬间惨白如纸。他跌坐于地,半晌无言,心中五味杂陈,翻江倒海。
他与袁隗,并非简单的叔侄。何进被杀后,董卓能迅速吞并何进旧部,掌控京师,其叔父袁隗在背后的默许、配合乃至暗中操作,功不可没。袁绍原本以为,自己作为袁家这一代的佼佼者,将是叔父全力支持的下任家主。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他逐渐发现,叔父袁隗真正属意的,或许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或是其弟袁逢那一脉,自己不过是袁隗布下的一枚棋子,一个专门用来冲锋陷阵、干脏活累活的杀手!煽动何进与宦官对抗,建议何进召外兵入京……这些最终导致天下大乱的计策,背后或多或少都有袁隗的暗示与推动。脏活他袁绍干了,而最终的果实,袁隗却想留给自己嫡系一脉。
如今,袁隗全家被董卓所杀,袁绍既有养育之恩被斩断的悲痛,更有一种被利用、被欺骗、最终又被无情抛弃的强烈怨愤与悲凉!他伏地痛哭,哭声中有真切的悲伤,更有无人能懂的复杂情绪。
而另一边的袁术,则是真真切切地嚎啕大哭。被杀的袁隗家人中,有他许多亲近的堂兄弟、子侄,那是血脉相连的亲人!他与袁绍的嫌隙更深,此刻却同感剜心之痛。
董卓杀尽袁隗满门后,心腹之患暂除,遂起大军二十万,分为两路。一路命李傕、郭汜领兵五万,固守汜水关,坚壁不出;自己则亲统十五万大军,以李儒为谋主,吕布为先锋,樊稠、张济等将为辅,浩浩荡荡,直扑洛阳东面的雄关——虎牢关!此关距洛阳仅五十里,乃扼守东部咽喉的战略要地。
大军抵达虎牢关,董卓令吕布领精兵三万,在关前扎下营寨,宛如一把尖刀,抵在联军咽喉。自己则坐镇关内,遥控全局。
流星探马将董卓亲征、兵临虎牢的消息飞报袁绍大营。袁绍强忍悲痛,召集诸侯商议。曹操目光锐利,分析道:“董卓屯兵虎牢,意在截断我诸侯中路联络,使我首尾不能相顾。当今之计,需派重兵前往迎击,挫其锐气!”
袁绍从善如流,当即分派王匡、乔瑁、鲍信、袁遗、孔融、张杨、陶谦、公孙瓒、刘备等九路诸侯,前往虎牢关迎战董卓。曹操自引本部兵马,作为后应支援。
九路诸侯得令,各自引兵出发。河内太守王匡心急救难,兼之欲抢头功,率军最先抵达虎牢关前。
只见对面营门大开,旌旗招展处,一队铁骑旋风般涌出,当先一将,威风凛凛,正是吕布!他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果然是人如猛虎,马似蛟龙!“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名,今日一见,方知不虚!
王匡见吕布气势,心中已怯了三分,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回头问麾下:“谁敢出战?”
话音未落,河内名将方悦挺枪跃马而出:“末将愿往!” 拍马直取吕布。
两马相交,枪戟并举。然而,仅仅五合!方悦便觉眼前戟影如山,压力排山倒海而来,一个招架不及,被吕布一戟刺穿胸膛,挑于马下!
吕布毫不停留,纵马直冲王匡大阵!画戟挥舞间,如虎入羊群,挡者披靡。河内军顿时大乱,四散奔逃。吕布引铁骑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幸得此时乔瑁、袁遗两军赶到,见形势危急,慌忙上前接应,拼死抵住吕布兵锋,方才救下魂飞魄散的王匡。吕布见联军援兵渐至,方才冷笑一声,引兵退去。
王匡、乔瑁、袁遗三路诸侯合兵一处,清点损失,皆心惊胆战,退后三十里下寨。不久,鲍信、孔融、张杨、陶谦、公孙瓒五路诸侯也陆续引兵到来。八路诸侯相聚,言及吕布之勇,无不色变,皆认为其英勇无敌,暂不可力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