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还是六垄的麦子,但陆旷要耽误一会才来。
圆坟不要多长时候,就是来回路上比较远,来回差不多得一个小时。
秦巧梅得自己割稻子,俩人商量好了。
她先割,一会陆旷来了他来捆。
两个人只要保证今儿能干完六垄就能拿到一天的工分。
麦子很扎人,秦巧梅只露了一双眼睛在干着。
今儿旁边不是小李,也看不清是谁,也是捂得严严实实。
这场麦子实打实地割了七八天,一直到李桂香回家才算收了个尾。
正好过了立秋,出了三伏天。
今天扬最后一场场。
今儿不用起早,要中午才扬场,但秦巧梅也起的挺早,打算好好拾掇一下屋子。
这段时间收麦子,都没时间打扫。
尤其是这种泥瓦房,几天不收拾柜盖就能落上一层灰。
但陆旷比她起的还早。
她刚下地,陆旷就带着一股冷风进来了。
陆旷看了一眼秦巧梅,提醒道,“降温了,穿个外套。”
秦巧梅看陆旷身上已经套了一件布衫,她也去柜子里翻了一件布衫穿上。
一拉开门还是凉的吸鼻子。
秋风真是不跟你开玩笑,过了立秋天气一天比一天冷。
照这么下去,十月份估计就要穿二棉袄了。
“对了,今天小麦打完了之后是不是休息两天?”
秦巧梅一边和面一边问陆旷。
“嗯,要收拾场院,还要把地里的西瓜全摘回来。”
打完小麦要收拾一下,麦杆也垒好留着给牲畜当饲料。
地里的西瓜还能摘最后一茬,这茬生产队是要卖的,创收,大家伙都能买。
秦巧梅就打算买上个几个。
说是休息,就是这两天不贪黑不起早了而已,但也不得闲。
这些活大队都是安排的男同志,妇女同志们倒是可以实打实地休息两天。
这是大队专门给的假。
是给大家伙收拾菜园子的时间,还有个别人家有开荒地的,也能赶着这两天抢抢收。
毕竟在这之后可就一天没得闲了。
黄豆,黑小豆红小豆,还有土豆,苞米,棉花等一系列的作物都赶在九十月份要弄完。
今年又干旱,地收的比以往要早上好多天。
“咱家那块开荒地不知道咋样了。”
离得实在是太远,又一直不下雨,薅了几次草之后都没管过了。
没办法,只要开始秋收,自家手里的所有活都得停下来,必须以秋收为主。
这关系大家伙儿的生计,任何人都没有异议。
“这两天找个时间去收一下。”
不管咋样,多少能有点。
今天早上要干自己家的活,秦巧梅早饭弄得也简单,和了块面,煮了点片汤。
一人捧着一个大碗。
秦巧梅盯着自己的片汤发呆,这两天她其实是想去挖婆婆丁,能挖多少是多少。
但自己家的园子和开荒地都要赶着这两天收出来,时间上又来不及。
之前陆旷让那个卖货的小姑娘把山里的山货卖给秦二的时候她就想过了。
榛子松子还有山里的野菜秦二收。
小参这种中药材,秦二也收。
所以前段时间陆旷去秦二那里,她让陆旷问了一嘴。
果然,秦二说婆婆丁他也收,但必须是数量大。
小来小去的大家白折腾一趟,也赚不到钱。
因为这东西便宜,到处都是,村里乡里都没人要,只能往县城以上的地方去卖。
所以最好能号召几个人帮着挖。
现在七八月正是挖整棵的好时候 这时候药用价值最高。
然后10月末只挖根,那时候蒲公英养分回流之后,根部营养最盛。
根部切片晾晒之后就是中药含片的一种了。
能消炎,护肝,抗菌。
但是找谁挖是个问题,秦巧梅正想着,陆旷突然出声问道,“你在想什么呢?”
“我在想找谁帮我挖婆婆丁。”秦巧梅下意识地把心里想的事说了出来。
陆旷瞥了一眼秦巧梅,才低头把碗底的汤喝完,给秦巧梅出了主意,“找秦四,和李大东。”
这个时候,没什么人比这群小孩子更好用了。
秋收的时候大人都不让那些半大小子插手,怕帮倒忙。
他们最闲,有的勤快的还能溜个地,捡捡麦穗,不勤快的,天天抓麻雀,和人疯玩。
李大东是个孩子王,秦四也大差不差。
而且正好两个队的,挖的面积也能大一些。
挖的多,赚的多。
“那下午我去找一趟秦四。”秦巧梅眼神一下子就聚焦了,陆旷想的真是一个好主意,但随后想到李大动不免有点泄气,“但咱们和李大东不熟啊……”
就之前拉麦子的时候说上几句话。
陆旷已经站起身,开始穿布衫了。
他打算去场院前,把自己家的院子收拾一下,到时候自己家的开荒地要在院子里打出来。
陆旷说了一句,“我去跟他说,你明天多做点干粮。”之后就拎着扫帚开始干活了。
他什么时候跟李大东那个小伙子能说上话了?
秦巧梅心想,她怎么不知道。
陆旷说到做到,第二天晌午还没到,李大东就领着几个人把婆婆丁送上门来了。
每个人都拎着满满的一大筐。
没办法,婆婆丁这东西现在实在是太多了,他们就挖了不到一个小时就满筐了。
“巧梅姐,你要这个干啥,这都没人要了。”李大东拎着东西来了才问。
现在这时候婆婆丁都开花了,叶子老了,剁了喂鸡鸭鹅,鸡鸭鹅都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