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快进三月了。
有些早育的秧苗会在大棚里种上。
到时候五月初移植到地里。
队里有四个大棚,不是在地里,是在地头,说是大棚,其实不算太大。
长度就在20米左右。
柳条弯成拱状,上面盖着巨大的塑料布。
并排在一起。
这个大棚李桂香说过,只有二队有,是乡政府的秧苗试点。
这些培育的有的秧苗要交上去的。
具体做什么老百姓其实并不太了解。
李桂香跟秦巧梅相伴来的。
旁边还有李雪。
知青也要跟着农民们劳动,所以现在任何干活的场景都会有知青的身影。
李雪这大半个月下来,人明显憔悴了不少,眼神也不是最开始的水灵,双手已经有了一些冻疮。
她家里的江天和梁回舟也是。
男孩子干的多数还是出力的活。
这段时间梁回舟累的话都变少了不少。
李桂香知道秦巧梅没有比李雪先来多久,便自发的介绍起来。
“这四个大棚每个棚里的东西都不一样,左边第一个就是西瓜、烧瓜、然后就是黄瓜、西红柿、辣椒秧……最那边就是一垄白菜胡萝卜,白萝卜……”
这年头交公粮可不全是黄豆玉米高粱这些,还有白菜和西红柿这些冬季可以存放得住的。
乡政府那边都会收。
“到时候这些秧苗下地了,二次补苗之后剩的苗可以自个拿回家里,种自己家菜园子里,每年这棚里,密密麻麻的全是苗,就这大家伙都嫌少……”
李桂香悄悄跟秦巧梅咬耳朵。
一旁的李雪也竖耳朵听着。
秦巧梅点点头,问了个自己最关心的问题,“一天多少公分啊。”
“一天五工分。”李桂香有问必答,絮絮叨叨地说着,”这活不累,时间也短,就白天干,你也别急,从现在开始就要忙起来了。”
李桂香领着秦巧梅去大棚前排队,等着分任务。
李雪去一旁的知青队伍那边了。
大棚里播种的事是李江的老婆陈丽负责,一位身材略矮的中年妇女,围脖当头巾戴着,穿着一身深蓝色的棉袄,脚上也是一双朴实无华的黑色棉鞋,是一个朴实无华的妇女。
“大家安静一下听我说。”
陈丽是个大嗓门,不像李江讲话要用喇叭,她这一嗓子方圆十里都听的清清楚楚。
“今年一个大棚分给知青,队里妇女只干左边三个大棚!”
只是她开头的第一句话,就让在场的人炸开了锅。
“凭什么啊!”
有个大妈立马出声了,“住我们的,吃我们的,现在秧苗地还得分嘛?”
“是不是到时候我们的地也得分给他们?”
这话一出,立马聚集了更多的火气。
“他们会种嘛?这不白白浪费地方?到时候不出秧,地里种什么?”
有的人摔了家伙事,一脸愤然地看着知青。
知青有些是那种胆小怯弱书生气的,但也有不是那么好脾气好说话的,也不干了,“大妈,你这咋整能这么说呢,我们这也是相应政策!”
“我们是里播种希望!收获成长的!”
“我呸,还希望,让你们养养秧苗,那就让我们绝望!”
“就会空口说白话!”
都说乡村妇女头发长,见识短,但又不是没长脑子。
东北这边的土地跟别的地方不一样,垦荒地也跟别的地方不一样。
垦出的荒地第一年是不能种地的,要想收成好,垦好的荒地,最起码要经过一年或者几年,才能种上庄稼。
也就是说知青就算垦荒,那垦出的荒地起码要养护一年以上才能首次耕种。
而往往这些土地的第一茬庄稼,收成都不是那么理想。
这次分割大棚其实就只能算是个导火索。
知青下乡差不多一个月,现在看来,大家一点好处都没得到。
却切切实实分割了农民的利益。
秦巧梅是数十年之后的后人,现在站在数十年前,站在这片荒芜的大地,看着这片以后会变成富饶粮仓的地方。
看着这一切艰难的开始。
这些事情早就已经安排好了,队里只能选择性安抚这边的妇女。
“王姐,我们也是从无到有来的,而且组织春季也会给这些知青分发种粮,让我们去年的荒地也有东西种!”
“大家伙!我们是一个团体!是一家人!他们就是从前的我们!”
“一会我念到名字的,站在知青那边,没念到的,站在原地不动!”
“杨春、徐艳、张永梅、陈美凤。”
这四个人是队里有名的会种菜的妇女。
年年家里的菜园子结出来的瓜果蔬菜长得最好。
原来是要有经验的人带领这些知青,这让大伙都轻轻缓了一口气。
下面就开始分剩余的三个大棚,“瓜地,张二妮,杨娟,陈美萍,白菜地、王楠、孙青、秦巧梅,萝卜地……”
念到秦巧梅的时候,陈丽的话音顿了一下,“哪个是秦巧梅?”
“我是。”秦巧梅举起手。
顿时所有人都看了过来,有人开始低声嘀咕了,“就是那媳妇瘸子吧。”
“对对对。”
虽然都在生产队干活,干一样的活,记一样的工分。
但是活就有轻重,是人就避免不了亲疏远近,是人就有分配空间。
再看看秦巧梅这长相,一看就是个没下过地的,比知青的脸色还要娇嫩。
再加上陈丽特意叫了一声。
众人心里就犯了小心思了。
突然被叫,秦巧梅很意外。
按理来说他在二队除了认识队长和李桂香,跟其他人没怎么接触过。
就算李江因为江天的事想要照顾他,也不会这么大张旗鼓的,在家里就能跟陈丽说,毕竟两个人是夫妻。
旁边有个吊梢眼,已经开始撇嘴了,“这刚进队里就能走后门,啧啧啧。”
秦巧梅看了一眼,她记得这是人,曲天祥的老婆,曲天他妈,陆旷揍过他儿子。
她们两个都是分到白菜地的,按理来说,应该是分到别的地的人先是不满,怎么是她先挑起来的。
难不成还在记恨陆旷,顺便把她也记恨上了?
还是说上次真把人打击到了?
或者是单纯的看不惯她?
孙青明显好像在说点什么,被陈丽声音盖住了。
“你读过几年级?”
这话让周围的人都有点不明所以,种个菜跟上过几年级有什么区别,再说了,要有文化的,旁边那些知青不是都上过初中了吗。
“三年级。”秦巧梅也是不懂,但还是如实回答。
这回陈丽更是惊讶地打量了秦巧梅一眼,“那陆旷识字的本子是你写的?回头你帮我个忙,帮我也写一份,我家小儿子爱看,他说能看的懂上面的字。”
她怎么知道陆旷有个识字的本子?
这回就连旁边的计分员都看了一眼秦巧梅。
别人不知道,但是她可是知道陈丽家的情况的。
李江和陈丽是为数不多队里注重子女学习的人,但奈何家里的孩子太不争气,说老师教的听不懂,一看书本就头疼,这夫妻俩可因为小儿子大字不识一个愁坏了。
秦巧梅虽然没想明白为什么有这个要求,但也没拒绝,“那我回去写个像样的给您送过去。”
“行行行,不着急,到时候你让陆旷带过去就行。”
看来这事儿跟陆旷脱不了干系。
等回家问问他。
陈丽没再多说什么,指挥着人进大棚了。
不过经过这个小插曲,大家伙都知道秦巧梅读过书还教自己男人学写字了。
时不时地都有人回头看她。
也有人不屑一顾,上过三年级就能教书写字了?别到时候给自家男人教成了一加二等于四了吧。
陈丽还真信得过她,小心到时候打脸。
但也有人起了小心思,想问问秦巧梅写的什么样的,上来套近乎。
“你家那口子是陆旷?”
“对。”秦巧梅点点头。
那人就一脸复杂的神情,四下望了一下。
这表情让秦巧梅内心有种不好的预感。
难不成是前几天陆旷在生产队干活的时候出事了没告诉他?
还是发生了一些别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