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很可惜,江祈年面色平静,就连眼神都古井无波。
“皇嫂与英国公皆言先生乃天佑大明之人,朕亦深以为然,感激不尽!”
朱由检眯了眯眼继续道。
话语虽是感激,但语气却并未完全放松,反而像是在进行某种铺垫。
“陛下言重了。”
江祈年平静回应:“魏阉倒行逆施,天厌之,我只是借了些许手段罢了。”
“手段......”
朱由检咀嚼着这个词,身体微微前倾,眼神陡然锐利起来:“先生过谦了,那血海漫空、天眼怒视、字字诛心之象,岂是寻常手段可为?皇嫂言乃上天象征,朕......更愿相信先生身怀不世奇术!”
他强调着“奇术”二字,目光灼灼。
他不相信神仙,或者说,他害怕这种不受控制、无法理解的“神仙”力量。
宫变那晚血海漫空、天眼怒视的“神迹”,让他至今思之恐惧。
这力量能助他登基,焉知不能颠覆他?
一个能操控“天象”、干预皇位传承的人,其力量远超他的掌控,本身就是对皇权最大的威胁!
感激?
有!
但这份感激,此刻被更深的猜忌、不安和一种被巨大未知力量压迫的恐惧所覆盖。
若江祈年真的能任意掌控这种力量,那他在全国各地再来这么几场,加上如今糟糕的局势,怕是短时间就能让起义之火,燃遍天下!
这种天象,远比东汉末年的张角更有煽动性。
“我知道陛下在担心什么。”
江祈年摇头轻笑道:“不过我志不在此啊......”
说真的,在他看来当皇帝绝对是坏处大于好处,自己如今如此自由,为何要给自己套上缰绳呢?
“陛下有闲心担心这个......”
江祈年声音不高,眸子幽幽的看向朱由检:“不如先看看自己。”
“先生此言何意?!”
朱由检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朕自登基以来,夙兴夜寐,勤勉政务......”
“陛下。”
江祈年抬手下压,示意朱由检稍安勿躁:“你确实殚精竭虑,是大明少有的勤政皇帝,却往往用错了地方,且事倍功半。”
他平静地直视着年轻皇帝眼中的怒火与不甘:“陛下多疑善变、用人不专、刚愎自用......”
“住口!”
朱由检再也忍不住,霍然站起,御案上的茶盏被震得叮当作响。
他胸膛剧烈起伏,额角青筋隐现,仿佛一头被激怒的幼狮。
“你究竟是谁?来自何方?来我大明又有何目的?”
听着江祈年直言不讳的话语,朱由检脸色难看。
从江祈年刚刚所表现出来的言行,朱由检敏锐的感知到眼前这人对于他、对于皇权,简直毫无敬畏之感。
他仿佛来自于一个更高的世界,以上位的视角点评一切。
“这些并不重要。”
江祈年语气依旧沉静,但字字如锤:“重要的是我敢断言若陛下不改此性,那么十七年后,便是大明王朝的末日。”
“胡言乱语!”
朱由检瞳孔骤缩,声音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简直是一派胡言,你竟敢诅咒郑,诅咒大明,不怕被夷三族吗?”
“夷三族?”
江祈年闻言轻笑:“想必陛下事后也派人调查过我的身世吧,可有什么收获?”
听到这话,朱由检心神一震:“难......难道你......”
江祈年说的没错。
作为宫变中的关键人物,谨慎多疑的崇祯又怎么没调查过江祈年呢?
可纵使他派出了一半以上的锦衣卫,也没查出江祈年一丝一毫的身世,就好像这人从石头中蹦出的一样,就这么凭空的出现了。
也因此,他才一开始就对江祈年充满怀疑与戒备。
而此时,江祈年话语中的暗示,仿佛是压垮他心中最后一根稻草:“拥有超凡的力量、可以控制天象、对皇权毫无敬畏,甚至说十七年后就是大明王朝的末日......”
这精准到十七年的数字,让朱由检心惊肉跳:“你......你究竟是谁?莫非真是天神下凡?”
听到这里,江祈年沉吟片刻,最后语意不明道:“我确实不是此界中人,而且不日便会离开此界。”
轰!
听到这话,朱由检感觉仿佛是晴空霹雳一般,将他脑海炸的嗡嗡作响。
不是此界中人?
不日便会离开此界?
“先生,江先生,你真是天神下凡?为何如此急切要走?”
朱由检眼底闪过了一丝惶恐:“可是因我先前威胁之......”
“陛下不必多想。”
江祈年摆了摆手:“只是我的任务完成了,自然不会在此世界长时间逗留下去。”
虽说群任务中的可选支线还未完成,但江祈年也不可能为了它一直继续等下去。
“任务完成?”
朱由检喃喃自语:“难道先生下凡,就是为了帮助大明铲除阉贼,拨乱反正?”
“先生......”
朱由检回过神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恳求道:“若朕......若朕愿意改,大明......可还有救?”
江祈年皱了皱眉。
就算朱由检从现在改变,就凭他一人也改变不了大明灭亡的命运。
但......
“陛下若能戒骄戒躁,用人不疑,善待忠臣,调整赋税,或可延缓国运,另外......”
说到这里,江祈年顿了顿:“若陛下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也可请教请教懿安皇后。”
懿安皇后?
皇嫂?
朱由检先是一愣,随后很快反应过来。
这位下凡的仙人第一次出现,就是将皇嫂从危险中解救出来,莫非皇嫂能沟通仙凡?
“朕......明白了。”
崇祯疲惫地揉了揉眉心,仿佛一下子被抽干了力气。
他看向江祈年,目光复杂难明,最终只是疲惫地点点头。
他挥了挥手:“先生今日之言,朕会仔细斟酌,王承恩!”
王承恩应声而入。
“代朕送先生出宫。”
崇祯的声音带着浓浓的倦意。
王承恩见状,恭敬地引着江祈年离开乾清宫。
然而,刚走出不远,另一名太监匆匆而来,对着王承恩低语了几句。
王承恩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惊讶,随即转向江祈年:“江先生,皇后娘娘有请。”
江祈年一怔。
“张嫣找我?难道是阴丽华现在也在她那里吗?”
想到这里,他点点头:“有劳公公带路。”
然而,当内侍引着他来到一座同样庄严肃穆、但少了些清冷多了几分生活气息的宫殿前,看着殿门上方悬挂的“坤宁宫”匾额时,江祈年才意识到不对。
这是当朝皇后周皇后的寝宫,并非张嫣所居的慈庆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