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到年底。
这日良辰吉日。
十里红妆,送聘礼。
浩浩荡荡的送聘礼队伍,从钱帛、丝绸、金银到首饰、土地、奴婢……无所不包!!
从蓝府门前离开,绕西门出,由东门进,围绕京城一圈,方才送入定远国公府。
这边打头的已经进了定远国公府了,那边红彤彤的队尾,才出蓝府!!首尾相衔接,规模盛大,轰动满京师!!
李泽玉跟在母亲身后,听着唱礼官念着单子,好些奇珍异宝,她两辈子都没听说过。豪奢至极!
满城艳羡,眼睛落在定远国公府上,都是挪不开:
“国公府啊,真是祖荫绵长啊,都以为不行了。谁知道大女儿嫁了太子,贵不可言,二女儿又要嫁权臣,富可敌国。太厉害了!”
“哪里来的好女儿啊,也给我两个吧!”
“呸,大白天的做梦呢!”
“我的眼睛要瞎了!好亮啊……”
风风光光的结束了送聘礼,李诚夫妇脸上光彩异常,笑得合不拢嘴!!
“二姑娘,恭喜恭喜。姑爷对你好重视啊,这么多的好东西。天啊。”赵嬷嬷带着四个大丫鬟坐在聘礼堆里,眼睛都不够看了。二三十个小丫鬟在地上忙碌,把各样东西清点、归置。忙得一脑门汗珠。
李泽玉见大家辛苦,道:“木梨,你去吩咐厨房,熬点银耳雪梨汤,放汤婆子里温着。大家抽空去喝一口,时常保持嗓子温润才好。”
木梨答应着就去了,很快领了两个人,抬了一大桶粘稠香甜的银耳雪梨汤来,笑道:“厨娘们听说是姑娘要东西,忙把才熬好的送来了。”
赵嬷嬷骇然笑道:“这么大一桶,得有十来斤,汤婆子怎么温热?冷了的话,喝进出了热汗的人肚子里去,更难受了。”
木梨道:“不妨事。厨房里提过来的二层桶有机关的。你看这个桶,外面是木头,里面是个活的铁内胆。底下放着一小盆炭火,温热着上头的内胆。一直都是温热的。”
她命人把木桶放地上,拉开底下的活门给赵嬷嬷看,只见三寸来高的小炭盆里,放着上好银丝炭,上头还有网子隔绝火星,可以随时用火筷子加减火炭控制火力。果真十分巧思。
赵嬷嬷笑道:“阿弥陀佛,我就说,怎么还要两个人来抬呢。这两个都是厨房里的打杂丫头吧?来领个赏。”
她取出两吊钱,分头给了那俩抬桶丫鬟。
丫鬟高兴得满脸红光的,吉利话说了一车,方才退下。
在里间坐着,把一切看得分明,李泽玉笑着说:“你看看,发赏钱的好活儿不叫我来。好人都叫赵嬷嬷做尽了。”
大家知道她开玩笑,都笑了。
一时计令才家的走了进来,给李泽玉道了吉祥,道:“太太来了。”
院子里顿时忙乱起来,大家收拾好了,把穆夫人迎进了屋子里。
穆夫人坐下开门见山:“这会儿人齐,正好。玉儿,婚期定了,在明年六月初六。统共只有八个月了。蓝大人是官宦人家,规矩没有东宫大,不过……他位高权重,日理万机。我想过了,你带过去的丫鬟婆子,相貌身段倒是可以放宽一些,头一等,是要选能干的,脑子活络嘴巴严的。最好,还得手头有绝活的。”
李泽玉道:“我这边四个大丫鬟,外加赵嬷嬷。是一定要带的。别的人也请母亲做主。”
穆夫人道:“这四个都是跟着你长大的,本来也应跟你去。再添八个,就好了。你明日事务,一概不用管,就跟我在颖喜堂选人。”
李泽玉默默点头,过一会儿,想起一件不好启齿的事,脸红了。“母亲,有个事情,女儿不太懂……请母亲定夺……”
她凑到穆夫人耳边,嘀咕两句。
穆夫人脸色一变,反手握住她小手,声音激动得发抖:“我的儿!难为你想到了这个!是要考虑的……蓝大人还年轻,又不如东宫那样,进多少人,是有陛下、娘娘及各方面考量的。他可是自由自在得很!与其这样,倒不如我们自己选好两个人,必要的时候用上!”
原来李泽玉提到的,是通房的问题。
早在之前,蓝十三就提过,他们家如今除了她和蓝七师姐妹,以及几个做饭洒扫老太婆之外,蓝府上上下下,全是公的,阳气猛烈得一批。
但本朝似乎也有官员纳妾的规矩……
她就想,学一学王熙凤,闭着眼睛选俩挂名的好了。
如果日后蓝徽要作怪。
哼哼,她也不怕,她就跟姨娘一样,到白象寺里,吃吃喝喝躺平看话本子吃瓜!
穆夫人皱着眉毛,嘴巴里叨咕着,一脸郑重的走了。也不知道回去有什么计较。
李泽玉把担子交了出去,也就不再管这个事,回头继续收拾自己的聘礼,归库。只是她怪病在身,不能集中精神太过,看册子的时候,分了好几次才看完。
她躺在榻上假寐,回复精神的时候,赵嬷嬷和木莲、木梨两个年岁大的,就都一些隐忧。
……
次日,李泽玉请安过后,就到了颖喜堂。
“这么多人……”她一惊。
三个耳房内,站满了女孩子,高矮胖瘦都有。她的软兜椅一过去,那些女孩子都朝着她看,带着女孩子们的人牙子更是露出讨好笑容,冲她深深行礼。
李泽玉假装没看见,直接进了屋子。
穆夫人手边两个大大的托盘,里面堆了小山般的湖绿光面素绢小荷包,“玉儿来了。来,母亲考考你,你摸一摸这个荷包,摸到了什么,告诉我。”
李泽玉依言上前摸了摸,说:“是两颗银瓜子,每颗约莫二钱重。”
她又摸了另一个,说:“这是两颗银豆子。重量一样。”
“好孩子。你是真的聪明啊。算口比你姐姐弟弟都要强多了。”穆夫人点点头,满眼赞许的,她道,“这些是一会儿赏给能进二轮见面的女孩子的。第一轮,在院子里选,见不着咱们。计令才家的,和赵嬷嬷一起主持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