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往南走,路边的景色渐渐变了样。过了湖南,田埂里的水稻开始泛着青,取代了山东平原上的小麦;偶尔路过村口集市,摊位上多了水灵的竹笋和裹着泥巴的生姜,和北方市集里堆得老高的白菜、萝卜截然不同。苏景妧总爱在这种小集市多停留会儿,有时买把当地的辣椒种子,有时跟卖菜的阿婆打听哪种青菜最适合腌咸菜,听着带着南方口音的家常话,手里的种子袋不知不觉就鼓了起来。
等车子驶入云南境内,云雾像是绕着山路走。在昆明嵩明县的种子市场,苏景妧一进去就被满架的种子吸引——装在竹篓里的小瓜种子、用牛皮纸袋装着的空心菜籽,还有摊主特意推荐的文山三七种子,说“种在自家院子里,煲汤最养人”。她蹲在摊位前,一颗一颗挑拣着饱满的种子,偶尔抬头和摊主聊两句当地的种植习惯,阳光透过市场的棚顶洒下来,落在装满种子的布袋上,暖融融的,苏景妧特意将一部分三七分装成小袋,标注“可入药、可煲汤”,她对001系统说:“之前囤棉花是为了保暖,现在补蔬果种子是为了饱腹,这些都是老百姓最基本的需求。国家护着民生,我做这些,也是跟着这份心走。”。
去元江收果苗那天,天气热得很。育苗基地里,沃柑苗和芒果苗一排排整齐地立着,叶子被晒得发亮。果农阿叔拿着剪子,手把手教她怎么看苗的根系:“你看这须根多的,栽下去才容易活。”苏景妧跟着学,挑苗时特意避开根系稀疏的,还顺手帮着把歪了的苗扶直。等装完最后一株菠萝蜜苗,她额头上全是汗,却笑着接过阿叔递来的酸角,咬一口,酸甜的滋味里,满是南方土地的鲜活。
夜里宿在西双版纳的小镇上,苏景妧把白天收的种子和果苗都归置进空间。看着空间里北方的苹果苗和南方的龙眼苗挨在一起,山东的大葱种子和云南的皱皮椒种子并排躺在空间仓库的“种子储藏区”,她忽然觉得,这一路的奔波都值了——从齐鲁的沃野到彩云之南,她收的不只是种子和果苗,更是不同土地里藏着的生活气息,是老百姓扎根在田里的踏实劲儿。
苏景妧站在空间种植区的田埂旁,目光扫过左侧齐整的北方果林——矮化富士苹果苗枝干挺拔,沾化冬枣苗已冒出新绿;右侧的南方蔬果区更显鲜活,西双版纳空心菜藤蔓绕着竹架爬,云南小瓜的嫩芽顶着露珠。她抬手拂过一片番茄叶,指尖触到叶片的绒毛,转头对悬浮在旁的001系统光屏说:“从山东的耐寒菠菜到云南的热带果苗,南北蔬果总算齐了,往后吃饭不愁,可光有鲜货还不够。”
系统光屏闪了闪,弹出当前物资清单:“蔬菜种子储备量120+品类,果苗定植存活率98%,仅缺粮油加工相关设备。”苏景妧点头,视线落在空间角落空置的储物区:“之前收的油菜籽、大豆、小麦,总不能一直存着。江苏的榨油机、浙江的磨粉机都有名,去那边淘几台老设备,既能自己榨油磨面,也能体验下粮油从作物到食材的过程。”
她弯腰捡起一粒落在田埂上的小麦种子,指尖轻轻捻了捻,语气里满是期待:“等设备到位,春天收了油菜籽就能榨新油,磨的面粉还能蒸馒头、做面条,到时候才算真的‘从种到吃’全接上,自给自足才踏实。”话音刚落,001系统自动标注出江苏盐城(粮油机械产业带)、浙江衢州(传统磨粉设备产地)的路线,光屏角落还跳出一个“待采购设备清单”的悬浮窗,像是在应和她的规划。
苏景妧把小麦种子轻轻放回育苗盘,指尖在光屏上点了点盐城的位置:“先去江苏,听说那边的榨油机不仅能榨油菜籽,还能调参数榨花生、芝麻,正好把空间里囤的油料作物都利用上。”她想起之前在山东收储时,农户说“新榨的菜籽油炒菜香,比买的桶装油更对味”,心里便多了份期待——倒不是缺油,是想看着金黄的菜籽慢慢压出油脂,闻着那股子带着作物本味的香气,才算把“吃”的细节填满。
收拾行李时,她特意把之前在云南买的土布布袋塞进包里,想着到时候装些新榨的油样品。车子驶出小镇时,晨光刚好漫过路边的稻田,绿油油的稻穗被风拂得轻轻晃,像极了云南育苗基地里的果苗,都是透着劲儿的鲜活。路上,001系统弹出盐城当地农机市场的信息,还标注了几家传承三代的老作坊:“宿主,这家‘李记榨油机铺’评价最高,老板会手工校准榨油机压力,能保留油料最原始的香味。”
苏景妧看着光屏上的店铺照片,木质招牌上的“李记”二字透着古朴,忍不住笑了:“就去这家,老手艺人才懂怎么把机器和作物的性子磨合好。”她想象着机器运转时的声响,想象着油桶里慢慢升起的油面,忽然觉得这一路的奔波都有了具体的模样——从北方的果树到南方的蔬果,再到江南的榨油机、磨粉机,每一样都不是凭空出现,而是一步步把“自给自足”的日子,从想法变成能摸得着、闻得到的真实。
等车子驶进盐城地界,远远就看见农机市场外的大牌子,上面写着“粮油机械专区”。苏景妧停好车,刚走到市场入口,就听见里面传来机器的轰鸣声,混着摊主们带着苏北口音的吆喝:“新到的榨油机,出油率高!”“磨粉机细得能磨糯米粉,做汤圆正好!”她顺着声音往里走,目光扫过一排排锃亮的机器,脚步却不由自主地朝着“李记榨油机铺”的方向去——她知道,再往前几步,就能把“粮油”这块拼图,稳稳拼进自己的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