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齐王建在共地松柏林中咽下最后一口气,带着无尽的饥饿与悔恨彻底化为腐朽的消息,被快马送入咸阳宫时,它已经不再是能引起朝堂震动的新闻,而仅仅是为一场早已酝酿好的、空前盛大的庆典,献上的最后一件、也是最具象征意义的祭品。
嬴政甚至没有对这份报告多看一眼,只是挥了挥手,示意侍从将其归档。他的全部心神,早已沉浸在对即将到来的、标志着一个时代终结与另一个时代开端的盛大仪式的期待与掌控之中。
消息正式颁布:皇帝陛下将于吉日,在咸阳宫正殿前广场,举行“定鼎天下”大典,与万民同贺!
整个咸阳,这座日益庞大的黑色帝都,瞬间被点燃了!
宫廷少府、典客、奉常等所有相关官署,如同上紧了发条的精密器械,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工匠们日夜赶工,将咸阳宫内外装饰一新,黑色的旌旗如同森林般插满了宫墙、街巷,在秋风中猎猎作响,宣示着无可争议的权威。缴获自六国的礼器、珍宝——楚国的编钟、齐国的青铜巨鼎、赵国的玉璧、魏国的错金壶、燕国的犀角杯、韩国的弩机……被精心挑选出来,擦拭得熠熠生辉,陈列在通往正殿的甬道两侧,它们沉默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臣服。而原本属于六国的、颜色各异的王旗、军旗,则被堆叠在广场一角,等待着最终的命运。
咸阳城的百姓们,更是陷入了狂喜的海洋。店铺纷纷挂出庆贺的灯笼和黑色绸带,酒肆宣布酒水降价(虽然后来发现人太多反而卖得更贵),小贩们吆喝着新赶制出来的、印有“秦”字或玄鸟图案的简易饰品。人们换上自己最好的衣服(哪怕只是补丁少一些的干净衣服),扶老携幼,涌上街头,谈论着这场前所未有的盛事,脸上洋溢着作为胜利者子民的自豪与喜悦。战争结束了!持续数百年的战乱终于画上了句号!对于普通庶民而言,没有比这更值得庆祝的事情了!
甚至连那些被“邀请”前来观礼的六国降臣代表(包括一些早早投诚的原六国贵族和官员),也换上了秦制朝服,混在人群中。他们心情复杂,既有亡国的隐痛和身为降臣的尴尬,又不得不强颜欢笑,努力表现出对新朝的恭顺与拥戴,偶尔交换的眼神中,流露出物伤其类的悲凉和一丝对新命运的揣测不安。
吉日已到。
咸阳宫正殿前的巨型广场,人山人海,却秩序井然。文武百官按品级着深色朝服,肃立于御道两侧,如同黑色的礁石。精锐郎官手持长戟,盔明甲亮,组成一道道人墙,将沸腾的民众隔绝在外围,也拱卫着广场的核心。
朝阳升起,金光万丈,洒在巍峨的咸阳宫阙和广场上那无数黑色的旗帜与衣冠上,渲染出一种庄严肃穆、又带着金属般冷硬质感的辉煌。
“皇帝陛下驾到——!!”
随着谒者拖长了声音、如同裂帛般的高亢宣呼,整个广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无论是崇敬、畏惧、好奇还是复杂,都齐刷刷地投向了那座至高无上的宫殿大门。
鼓乐齐鸣,庄重而雄浑。
嬴政的身影,出现在宫殿最高处的丹陛之上。
他今日未曾穿戴征战时的那身简便戎装,而是换上了最为隆重的皇帝礼服——玄衣纁裳,上衣象征天,下裳象征地,绣着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等十二章纹,繁复而华丽,充满了神秘的威仪。头戴的旒冕,十二条白玉珠串垂落面前,微微晃动,半掩着他那深邃而锐利的目光,令人难以窥测其喜怒,更添神圣与距离感。
他在无数道目光的聚焦下,缓步前行,步伐沉稳,踏在铺着红毯的御阶上,如同踏在所有人的心尖。最终,他登上了那位于广场中轴线最高处的、专门为此次大典搭建的露天高台,转身,面向万民。
阳光在他身后勾勒出耀眼的光晕,那一刻,他仿佛真的与天平齐。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司仪官的引导下,广场上的文武百官、郎官卫士、乃至外围的无数百姓,如同被风吹过的麦浪般,齐刷刷地跪伏下去,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朝拜之声!声浪滚滚,直冲云霄,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
就连那些六国降臣代表,也不得不深深地弯下腰,将额头紧紧贴在地面冰凉的砖石上,心中五味杂陈。
嬴政站在高台之上,俯瞰着脚下这片匍匐的黑色海洋,俯瞰着远处那座他一手缔造的、正在不断扩张的宏伟都城,俯瞰着这片已然尽归于他掌中的万里江山。
十年的浴血征战!无数将士的牺牲(包括李信那二十万冤魂)!耗费了无数钱粮民力!运用了雷霆手段与绵密算计!终于,在他手中,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六王毕,四海一”!
一股难以言喻的、混合着巨大成就感、掌控欲和一丝孤独的豪情,在他胸中激荡、奔涌!他微微抬起了双手,仿佛要将这整个天下,都拥抱入怀。
短暂的静默后,嬴政示意众人平身。
一名嗓音洪亮的侍中官员,上前一步,展开一份用最精美帛书书写的诏令,运足中气,朗声宣读。声音通过特殊构造的传声装置(或是多名谒者接力传呼),清晰地传遍了广场的每一个角落:
“皇帝诏曰:朕承天命,扫平六合,统一宇内!自今日起,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法令归于一统,度量皆有定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为贺此亘古未有之盛事,特颁旨:大赦天下!非十恶不赦者,皆可获释归家,与亲人团聚,共享太平!”
“另,即日起,命丞相隗状、王绾,廷尉李斯,总领天下郡县,统计全国户口、土地、财富,厘定赋税,绘制舆图,以定万世之基业!”
诏书的内容,一条条宣布,如同重锤,敲打在每一个聆听者的心上。大赦令让许多因连坐或轻罪被囚的人看到了希望,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感激的欢呼。而统计户口、土地的政令,则标志着帝国对这片辽阔疆土进行精细化、制度化管理的开始,一个全新的时代真正拉开了序幕。
在这场席卷天下的狂欢中,像黑夫和惊这样的普通士兵,也真切地感受到了统一带来的“红利”。
他们所属的部队,在参与维持了临淄秩序并完成部分押送任务后,奉命返回关中驻地休整,并恰好赶上了咸阳的庆典。
更让他们惊喜的是,伴随着庆典的举行,针对有功将士的大规模封赏也开始了。虽然像王翦、王贲那样动辄请求良田美宅的“大手笔”他们不敢想,但实实在在的奖励还是落在了他们头上。
由于在灭楚、灭齐战役中累积的军功(尤其是在蕲南之战和后续清剿中的表现),黑夫和惊所在的什,几乎人人都得到了赏赐。赏格按照秦军严密的二十等军功爵位制度严格执行:
黑夫因为作战勇猛,累计斩首足够,被提升了一级爵位,从不更升为了大夫。这意味着他每年可以免除更役(轮流服役),还能获得相应的田宅赏赐——在他家乡,一份实实在在的土地和一处足以安身的宅院!这对于一个出身普通农户的士兵而言,简直是梦寐以求的改变!
惊虽然年轻,但也因冲锋陷阵,获得了一些金银布帛的直接赏赐,足够他回家置办聘礼,风风光光地娶一房媳妇了。
兄弟俩捧着象征爵位的木牍和沉甸甸的赏钱,站在咸阳喧闹的街头,看着周围欢呼的人群,恍如隔世。
“哥,咱们……咱们真的有地了?” 惊依旧有些不敢相信,反复摩挲着那块小小的、却重若千钧的木牍。
“嗯,有地了。” 黑夫重重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他想起了死在楚地的同袍,想起了那些饥寒交迫、朝不保夕的日子。此刻,所有的牺牲和艰辛,似乎都找到了意义。他们用手中的刀剑,为自己,也为这个新生的帝国,劈开了一个全新的未来。
他们,是这场统一战争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帝国的荣耀与个人的命运,在此刻紧密相连。
盛典持续了整整一天。夜晚,咸阳城灯火通明,取消了宵禁,百姓彻夜狂欢,酒香弥漫全城。
嬴政在宫中设下盛宴,款待文武百官和有功将士。觥筹交错,颂声不绝。所有人都沉浸在巨大的喜悦和成就感之中。
然而,在宴会的高潮,当众人再次高举酒爵,向皇帝敬酒,山呼“秦王万岁”之时,嬴政端着玉爵的手,却微微顿了一下。
秦王?
这个称号,伴随着他成长,伴随着他亲政,伴随着他开启并完成了这统一大业。
可是……如今,他脚下的疆域,已远远超出了昔日秦国的范畴,是囊括了七国故地的、前所未有的庞大帝国!
“王”之一字,源于周朝分封,用于诸侯。如今周室已亡,诸侯尽灭,他已是天下共主,再用“秦王”之称,是否……显得有些局促了?是否还不足以彰显他这亘古未有之功业?是否还带着旧时代的烙印?
他需要一个全新的、独一无二的、足以匹配他和他所创建的这个帝国的称号!
这个念头,如同种子,在他志得意满的心中,悄然埋下。
盛宴终将散去,狂欢终会平息。
而一个关乎帝国名分、关乎未来千年政治格局的、更加深刻的问题,已经在这位千古一帝的脑海中,开始酝酿。
次日,一道诏令从咸阳宫发出,直达丞相、御史大夫等核心重臣的案头:
“命诸卿,博采众议,考究上古,为朕拟定新的君主尊号,以彰功德,以垂万世!”
一场关乎“名”与“实”的新的讨论,即将在帝国的最高决策层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