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盯着古国二字,心里泛起波澜:如果传说属实,那片能抵御寒降末日的土地,不正是他们一直寻找的生存之地吗?
只是那片“无生灵、有恶鬼热风”的无人区,又该如何渡过?他握紧了手里的火把,眼神里多了几分期待,又掺着一丝顾虑,这石碑,或许是他们走出沙漠的希望,也可能是一场未知的凶险。
徐明的目光始终停留在石碑中上部的翻译文字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碑身粗糙的纹路,满脑子都是“古国”“地下水”“抵御严寒”这些字眼,完全没留意到石碑底部被碎石和厚尘盖住的角落。
若此时他弯腰清理掉那些碎石,便会看到另一行更细小的古老文字,下方同样配有现代文翻译跟注解。
只是字迹已经有些模糊:“据碑体古文字记载,早在无人区尚未如今日可怖之时,曾有僧侣、商旅循迹西行,抵达古国旧址,却发现因不明异动引发山脉隆起,原有的水源被彻底截断,植被枯死,古国已化为一片废墟,不复存在。”
文字下方,还有科考队用更小的字体留下的备注:“近五十年间,曾有数支科考队循迹前往古国,一入无人区核心地带便遭遇仪器失灵、磁场紊乱,其中两支队伍彻底失联,仅余一支队伍的幸存者侥幸折返,却因过度惊吓,无法清晰描述途中遭遇。”
这些关键信息,就藏在石碑最不起眼的底部,被岁月和尘埃掩埋。
徐明对此毫无察觉,他看了眼渐渐变短的火把,转身朝着洞口走去,心里已经盘算好了:等雪沙尘暴停歇,就带着灰影和傻鹿,备好充足的水和盐,朝着西北方向的无人区出发。
他坚信,自己一定能找到那座传说中能抵御末日的古国,却不知前方等待他的,只有一片早已沉寂的废墟,和无人区深处未知的凶险。
徐明熄灭了火把,招呼灰影跟上,决定趁着雪沙尘暴还没停,把这片废弃营地的屋子都搜一遍,能多找到点可用的物资,接下来穿越无人区就多一分底气。
傻鹿乖乖待在洞穴里,趴在拖车旁,偶尔抬头看一眼洞口的风雪,没跟着凑热闹。
他先从所在的主洞穴开始搜。洞穴内壁上还挂着几张破旧的帆布,虽然有破洞,但清洗后还能用来补拖车的遮阳棚,徐明赶紧拆下来叠好,塞进随身的鹿皮袋。
角落里堆着几个空的金属罐头,他捡起来晃了晃,虽然没食物,但罐头盒能用来煮水、装盐,也一并收了。
接着往旁边的小屋子走,这些屋子是用钢板和木板搭建的,有些屋顶已经塌陷,但框架还在。
徐明小心翼翼地迈过断裂的木梁,在一张破旧的桌子抽屉里,翻到了一把生锈的多功能军刀,刀刃虽然钝了,但还能用来切割绳索、处理猎物,他赶紧用布擦了擦,别在腰间。
另一间屋子里,散落着不少科考队留下的纸质文件,大多已经被风沙侵蚀得模糊不清,只有一张标注着简易地形的图纸还能看清部分线条,上面画着水潭的位置,还有几条模糊的鹿道,徐明赶紧把图纸折好,放进贴身的口袋里,说不定以后能用上。
最里面的一间屋子,意外发现了半箱密封完好的压缩饼干!饼干盒外面的包装已经褪色,但里面的锡箔包装没破,徐明打开一块尝了尝,虽然口感发硬,但还能吃,这可是难得的高热量食物,他小心地把饼干箱搬到拖车上,和鹿肉干放在一起。
除此之外,他还找到了几根结实的尼龙绳、一个破损但还能装东西的帆布背包,甚至在墙角摸到了半瓶没开封的打火石,这些物资加起来,让拖车厢又充实了不少。
等把所有屋子都搜了一遍,徐明才带着灰影返回主洞穴,此时洞外的风雪声似乎小了些,但天色依旧昏暗。
徐明看着堆在拖车上的物资,又想起石碑上“鬼魅热风”的描述,既然是风,那防风就是重中之重。他当即决定,利用营地残留的钢铁、钢板和木材,给拖车做一次彻底的加固改造。
他先从废弃屋子拆来几块完好的薄钢板,用多功能军刀削出合适的尺寸,沿着拖车两侧的木架钉上去,把车厢四周围起半人高的防风墙,只在侧面留了个能开关的小窗口。
接着,他用粗木杆搭成三角形的棚顶框架,铺上厚实的帆布,再盖上一层薄钢板压牢,这样既能挡风,又能避免帆布被热风刮破,形成一个严实的封闭车厢,他和灰影待在里面,就能避开大部分风沙。
改造完车厢,他没忘了傻鹿。在拖车旁,他用剩下的木材和钢板,搭了个简易的半棚,棚顶斜着架起,刚好能遮住傻鹿的身体,两侧用钢板挡住,只留前后出口方便进出。他还在半棚底部铺了层干燥的干草,让傻鹿休息时能更软和些。
灰影全程在旁边帮忙,一会儿叼来散落的铁钉,一会儿用身体顶住晃动的木杆,偶尔还会对着徐明叫两声,像是在提醒他哪里没固定好。
傻鹿也凑过来,用脑袋轻轻蹭徐明的胳膊,像是在好奇他在忙活什么,徐明拍了拍它的脖子:“这棚子是给你挡热风的,以后遇到危险,就躲进来。”
忙活了大半天,改造终于完成。加固后的拖车看着结实了不少,防风棚严丝合缝;旁边的半棚也稳稳立着,刚好容下傻鹿。徐明试着拽了拽拖车的木架,纹丝不动,又让傻鹿走进半棚里,大小正合适。